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气枪式冲击校正装置是在高加速度(10~4g到10~5g)情况下对压电式加速度计进行冲击灵敏度标定和校正的实验设备。气枪式冲击校正装置的校正原理与落球式冲击机和冲击摆等装置的校正原理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冲击弹体(相当于落球、摆锤等)碰撞初速获得的方法不同。气枪式是利用压缩空气储存的能量使弹体加速而获得碰撞的初速,而不是利用落球、摆锤等本身的势能。由于压缩空气储存的能量比较大,因此在较短的距离内即可使弹体获得很大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由于分析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对点火、分离类冲击环境的模拟试验,多半按照冲击谱包络的方法,找出谱等效的半正弦、末端峰锯齿波等单脲冲波形,然后用落锤式冲击机产生这类波形用以模拟外场环境。这种试验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种单脉冲的形状和点火、分离所造成的复杂振荡式脉冲完全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井下导弹不同悬挂方式的工作特性及其性能差异,实现悬挂系统的优化设计,以俄罗斯SS-18导弹及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四种典型井下导弹悬挂系统建立了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研究爆炸地冲击载荷来袭时导弹和发射筒的动态响应,并对比四种典型悬挂方式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悬挂方式对地冲击有不同的减振效果,差别明显,其中下支承式悬挂方式有最好的减振性能,斜吊式会使加速度峰值上升,笼式悬挂方式的晃动控制效果较差,摆式悬挂方式的减振效果相对最差,且无法完全复位。该研究可为井下导弹悬挂系统的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在制定或实施产品部件冲击规范时,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部件重量(质量载荷)的变化是否要导致部件冲击环境(规范)的改变?资料[1]汇编了美国很多公司的一些产品冲击试验数据,其中有关数据表明,部件重量变化对冲击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但文中又认为部件重量变化要影响到冲击环境,因此建议对此矛盾问题作进一步专门研究。后来就出现资料[2],此文作了大量冲击试验及冲击谱计算与比较工作,最后发现部件重量变化与冲击环境之间不存在可以预示的关系,其结果仍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在导弹或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整个飞行过程中,由于各级发动机点火,关机,级间分离,天线罩抛射等动作造成仪器仓内各种设备的瞬态环境。这种环境的特点是:(1)加速度时间历程是复杂振荡型脉冲。(2)作用时间很短(以毫秒为单位)。(3)加速度幅值较大而速度和位移较小。十几年来,对这种瞬态环境的试验模拟一直是以冲击响应峰值等效为原则的。但冲击的破坏机理较复杂,冲击谱相同的脉冲并不一定引起相同的破坏。因此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瞬态环境,除了满足冲击谱的要求之外,必须使模拟波形尽量接近瞬态环境。国外对瞬态环境的模拟早期是用跌落式冲击机产生半正弦单脉冲。由于这种脉冲环境和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鸥300"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技术要求,研制了起落架落震试验测控系统。提出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可编程式逻辑控制器(PLC)技术实现了试验过程的自动化,解决了起落架落震试验机轮水平载荷、垂直载荷、机轮转速等测量技术难点。根据CCAR-23-R3要求,完成了"海鸥300"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数据采集精度高,符合"海鸥300"飞机起落架试验技术要求,可作为其飞机适航取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六种冲击管对两种尺寸的铝质试验件进行冲击冷却实验。模拟叶片前缘的试验件予先加热,然后由不同的冲击管喷出的射流在不同的流量和距离下对它进行冲击冷却。采用集总热容法来确定铝块的冷却率从而算出冲击平均换热系数,并整理成准则形式。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得出Nu数与R6数以及三种无因次几何参数的统一的准则关系式。用该式计算出来的Nu数同本文实验测得的Nu数进行了比较,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最后用该式与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梅茨格公式和辛辛那提大学的拉维利——塔巴戈夫公式同本文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认为本文整理出来的公式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快速富里叶变换技术基础上结构特性锤击激振法(简称锤击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宽频带激振试验方法。它可以通过对结构输入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处理,测出结构的动态特性,并进而进行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或故障诊断,因而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近几年来,由于力学、数学工作者的努力,计算机和专用分析仪器的发展,单点脉冲激振试验模态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活跃,锤击法在一些工业部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有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七○二所为实现冲加载,研究生产了带有力传感的激励锤作为激振源,可用于产品零构件的结构模态试验,同时也部分地向外单位供应。本文对锤击法和激励锤作一简单介绍,对正处于积极发展并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锤击激振试验技术出一点力。  相似文献   

9.
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台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台是模拟爆炸冲击环境的一种较好手段,它能够模拟拐点频率在300Hz~2000Hz,峰值过载高达几千个g值的冲击谱型。根据该装置的结构和基本原理,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等对其冲击响应谱产生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此方法能够合理有效地模拟该装置的性能曲线,对摆锤式冲击试验台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新型磨损试验机,用于研究材料在冲击滑动耦合作用下的磨损特性。试验机由电磁激振器激励悬臂梁产生法向冲击,电机带动旋转轴产生切向滑动。各试验参数(冲击力幅值、冲击力频率及滑动速度)调节方便可靠,最大冲击力、冲击频率及滑动速度分别为100Hz,200N及4.52m/s。本文使用该试验机对材料在冲击滑动耦合作用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称重法、二维轮廓测量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评估了材料磨损。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试验的重现性较好,数据重复性误差小于7%。此外,硬度高的钛合金试件比硬度低的铝青铜试件磨损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薄壁方形纸管在轴向冲击下的力学响应和能量吸收性能,利用落锤冲击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了动态冲击和准静态压缩试验。方形纸管在动态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缩试验中具有相似的渐进压溃变形模式。试验结果显示,方形纸管的比能量吸收和单位体积能量吸收能力与管件的边长和壁厚比(c/h)相关。随着管件c/h的增大,管件比能量吸收和单位体积能量吸收能力迅速减小。同时,本文分析了管件在冲击过程中的压溃力与冲击速度的关系。最后,本文建立了方形纸管轴向冲击下的能量吸收性能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该模型为薄壁纸管结构应用到冲击防护装置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凸轮式跌落冲击台的结构原理、力学性质、冲击参数与其调整方法。凸轮式跌落冲击台产生的次冲击能够影响试件的测试参数并能引起试件的疲劳损伤,说明了消除次冲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型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台是爆炸冲击环境远区模拟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摆锤式冲击台摆锤提升速度慢、负载小、响应加速度量级小,不能满足试验需求,需要研制大负载高量级的摆锤式冲击台。在新型冲击台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摆锤提升方法,实现了摆锤的快速提升和防二次冲击。经测试,新型冲击台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性能分析对后续冲击响应谱台的设计和试验调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高速铣削过程的高频冲击特性,基于附加弹性元件测力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设计并试制了电阻应变式三维动态铣削力测试平台,并基于锤击法对测试平台的固有频率进行了检验,满足了固有频率≥7kHz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承担三机部技术局下达的弹簧疲劳试验任务,我院力学教研室设计并委托57031、富阳城东农机厂试制了JJAI型机械式和机械共振式两种弹簧疲劳试验机: JJAI型机械式弹簧疲劳试验机的特点是成本低、振幅大,噪音小。试验频率2~20HZ,  相似文献   

16.
由于对产品的工艺、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振动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也随之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产品的设计者和制造者都期望通过振动试验找出产品的最佳设计方案和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方法。目前,在具有足够的能力、保证试验精度的前提下,要求设备具有多用性,在不同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现有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寿命预测方法是建立在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基础之上的,导致模型和方法不具有通用性。因此,针对含冲击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基于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无损单向板的疲劳特性,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铺层参数、不同几何尺寸以及不同冲击条件下层合板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为了在缺少冲击试验时也能实现受到冲击载荷后层合板的疲劳寿命预测,对层合板在冲击载荷及冲击后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进行全程分析,将预测得到的冲击损伤状态用于分析冲击后的疲劳寿命。同时基于全程分析的方法,开发了参数化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冲击及冲击后疲劳破坏模拟程序。与试验对比,最大误差为7.78%。  相似文献   

18.
对3种截面形状的复合材料长桁实施了2类冲击方向的损伤试验,建立了冲击能量与可见损伤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确定了3种复合材料长桁产生勉强目视可见冲击损伤(Barely visible impact damage,BVID)所需的临界冲击能量。针对含有BVID的复合材料长桁试样,进行了额外的冲击后压缩试验,测得每种复合材料长桁的剩余压缩强度。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复合材料长桁均呈现一致的规律:相对于面外冲击载荷,面内冲击载荷对应着更小的临界冲击能量以及更大的剩余强度衰减幅度。研究还表明在2种不同方向的冲击载荷影响下,I型长桁具有最高的冲击损伤可见度、且T型长桁居中、J型长桁最弱。同时,T型长桁具有最高的剩余承载能力、且J型长桁居中、I型长桁最弱。综合冲击损伤可见度及剩余承载能力2个关键指标,可认为3种截面形状中,T型复合材料长桁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各系统高度耦合的特点,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在脉冲燃烧风洞中开展一体化飞行器带动力试验。针对脉冲燃烧风洞的特点,发展了一体化飞行器风洞试验快速测力方法。对试验模型和天平组成的测力系统进行了建模,获得了测力系统结构设计准则;采用数值仿真和锤击法获得了测力系统的模态,对试验过程中模型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力系统的振动频率满足测力要求,且其振动形式与锤击法测定模态一致。在脉冲燃烧风洞中开展的飞行器带动力试验结果表明:测力系统满足脉冲燃烧风洞测力要求,能够获得大尺度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气动力载荷,且满足精度要求,证明了在脉冲燃烧风洞中开展大尺度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技术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场及综合冷却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轮叶片温度场分布受到气膜孔排布方式和内冷通道的影响,涡轮叶片结构不同导致传热特性不同.为了更准确获得有气膜冷却条件下涡轮叶片综合传热特性,设计试验方法在叶片中截面采用埋入式热电偶测温,通过热电偶测温与红外测温结合获取更准确的温度场,展开试验研究获得了流量比、温比和落压比对叶片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