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春子  吕振铎 《航天控制》1998,16(3):1-7,16
根据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的原理,进行了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数学仿真研究。尝试将单变量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推广到多变量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在多变量系统中取得了满意的去耦控制效果。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给出了满足工程要求的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数学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回路调参与气动的关系;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某导弹动力系数和传递系数的变化情况,表明某导弹控制回路调参效果不佳并非气动问题所致;讨论了某导弹与定型弹气动特性的主要差别,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航天遥测传输设备存在内在干扰源。这些干扰可通过多种渠道互相干扰。减少干扰的有效办法是采用屏蔽技术,电容去耦等多种方法。文中对设备的内部布线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尤其考虑布线和结构件的天线效应。频率越高,天线作用愈明显。电路地则采用混合方式,采用树干形接地可减少回路耦合,电源线则采用负载分离接法……采用这些方法,可有效地达到电磁兼容,减少干扰,改善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4.
胡昌华  董博  郑建飞  扈晓翔 《宇航学报》2009,30(5):1919-1924
为提高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射前标定精度,增强方案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非全姿态惯性
平台射前四位置标定方法,用单片机系统构造了平台转角控制与测漂回路,并通过离散变结
构控制算法,使系统对于参数不确定性和平台稳定回路误差有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台快
速准确地锁定在预设位置,最终标定出九项陀螺仪漂移系数和三个陀螺力矩器系数。仿真结
果表明该方法使平台姿态角稳定时间缩短为原来的36%,漂移系数标定相对误差不超过2.
4%。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自动驾驶仪系统在研制生产中,由于有些元件的传递系数温度漂移较大,而造成系统处于极限环境温度时传递系数超差的问题,根据现有元件的实际水平,通过元件在常温、低温、高温试验时所测量的传递系数数据,从系统分析角度出发,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回路传递系数温度漂移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并对系统误差进行必要的补偿来提高系统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陀螺平台三个伺服回路之间通过飞行器姿态角存在着耦合,本文分析了这种耦合对陀螺平台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稳定性与滚动角R和伺服回路阻尼系数ξ的关系,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只要|R|相似文献   

7.
刘欣  梁新刚 《宇航学报》2019,40(2):231-238
为了优化多辐射器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布局,提高流体回路的散热效率,降低流体回路温度,本文基于(火积)理论,分别对多个辐射器串联和并联的流体回路布局的散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排散相同热量时,流体回路的流体与管路壁面之间的温差均匀性越好,流体回路散热过程(火积)耗散越小,系统散热过程越优。进一步,对于2个辐射器的情况,分别对辐射器设置了不同的空间辐射加热热流,对辐射器的流体回路布局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辐射器与流体回路串联时,系统散热性能要优于两者并联,系统的流体温度水平最低,结果与(火积)理论分析的预测完全一致。研究结论对多辐射器的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器的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载人航天器的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它由独立的中低温内外回路系统组成,可改善低温内回路由于控温点温度较低而对辐射器散热能力带来的影响,还可在某个外回路辐射器故障时进行系统重构,维持回路功能。建立了控温回路系统非稳态仿真分析模型,对正常工作模式下和某外回路故障工作模式下各舱回路控温点温度、设备温度、流量分配和载人航天器热负荷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外回路系统比单外回路系统散热能力高27%。当双外回路中某回路故障时,通过系统重构,外回路系统可维持1850W散热能力,能保障载人航天器平台安全,表明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捷联惯导系统中使用的陀螺伺服回路及两种不同形式的伺服回路原理框图,简要工作原理,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认为要想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除提高部件,线咱指标外,主要精力应放在建立系统及部件的误差模型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研究流体回路系统可采用的3种方法,介绍了单相流体回路热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分析计算过程,并以一个流体双回路系统为例,进行了MATLAB编程计算与SINDA/FLUINT建模计算,通过对两种计算结果的比较,初步验证了利用SINDA/FLUINT软件对流体回路系统进行热性能和流动性能集成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刘欣  梁新刚 《宇航学报》2021,42(3):390-396
为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对轨道调整的适应能力,本文研究了与流体回路耦合的可展开式辐射器热控方案在不同轨道高度下的热控性能,分析了不同轨道高度时辐射器面临的热环境的影响,在不同轨道高度下比较了固定辐射器与可展开辐射器的热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器展开角度的变化,辐射器吸收的空间热流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热控系统的散热能力带来直接影响,调节辐射器的角度可以扩大其对外散热能力。在工程应用中,基于热控流体回路,通过调节可展开式辐射器的展开角度,可以有效提高航天器的轨道热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余祖铸 《上海航天》1995,12(5):11-18
根据防空导弹飞行控制系统的特点,通过线性二次型的系统设计,推导出了具有最佳反馈的回路结构。按照实际系统的测量状态,构成了复合反馈的飞行控制系统,并对具有复合反馈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回路的设计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讨论用于静不稳定弹体的自动驾驶仪的设计原理和控制特性.适当选择阻尼回路的参数能使静不稳定弹体可稳定并可控制.使用静不稳定弹体能显著提高导弹的过载能力,过载能力随弹体不稳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放宽静不稳定度有一定的限度.静不稳定弹体自动驾驶仪要求其阻尼回路的传递系数足够大,时间常数比较小,并且还要求舵机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特征结构配置适用于中程空空技术(EMRAAT)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设计。通过选择一些在模型去耦基础上的理想特征矢量,来计算特征结构配置的反馈增益,并用Andry等人建议的正交投影解法来计算特征矢量。将这种解法与Bossi和Langehough提出的线性二次调节设计方法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5.
回路热管性能的地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红星  林贵平  曹剑峰  侯增祺 《宇航学报》2003,24(5):468-472,483
一倍重力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地面实验研究了回路热管的运行机理、温度控制及其传热特性。给出了回路热管温度分布及其随传热功率的变化曲线图。对回路热管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描述了工作温度随传热功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回路热管热导随传热功率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有两个因素影响系统总热导变化——冷凝器有效冷凝面积(积极因素)和过热度(消极因素)。讨论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方位对系统运行、温度控制特性的影响。得出反重力工作对回路热管的工作温度、温度控制性能、系统热导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单相流体回路系统是航天器主动热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概述了流体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基础,总结了单相流体回路的设计思路,结合某卫星型号,设计了两种流体回路方案,在SINDA/FLUINT中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应用性能。结果显示,将单相流体回路系统应用于卫星,可取得较好的控温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通过DDC接,将VAX机与YH-F1并行实时计算,它既发挥YH-F1的快速性,又利用VAX机高精度优势,从而使复杂的战术导弹闭合回路实时仿真精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小角度射前自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全装弹状态下的射前自标定,提高导弹射击精度,提出了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在小角度状态下射前自标定方法。通过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平台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平台误差模型中产生漂移最主要的六项误差系数,设计了使平台转动到预设角度并自动锁定的控制电路,控制平台在初始和小角度倾斜两位置处锁定,使六项误差系数受到重力加速度的有效激励,最后利用构建的闭环力矩反馈回路进行测漂,分离出各误差系数。精度分析表明,标定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案利用小角度倾斜状态实现三轴同时测漂,仅需平台在两个位置间转动一次,其自标定时间缩短为借助转台多位置标定时间的25%。  相似文献   

19.
温差发电器工作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温差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及电流的珀耳帖效应,与传热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温差发电器的一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耦合工作过程。分析了温差发电器的热环境、回路中负载电阻值等参数及温差电单体对的连接方式对发电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差发电器热端的加热热流或增加冷端的换热系数均能提高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及热电转换效率,但两者的影响趋势不同;供电回路的负载电阻对发电器温差电元件的温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并可导致发电器最大输出功率的状态点发生漂移;温差电单体对不同连接方式对发电器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丽娇 《航天控制》2011,29(5):15-21
针对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参数人为调试带来的不便,提出一种基于对角回归神经网络的参数自整定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对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整定.同时,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模型参数间接辨识方法,采用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回归层输出组成的非线性函数构造对象的特征参量,更有效地对特征模型的时变参数进行自学习和调整.对闭环回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