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震  许化龙  张斌 《航天控制》2007,25(6):70-74
为了改善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PC/104接口板模拟工业控制现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CPLD合并为PC/104总线接口,用总线接口卡从ISA总线上得到数据;通过光收发一体模块发送数据帧到另一端的总线接口板卡上,同时读取另一段总线接口板卡的发送数据;重点给出了基于CPLD的光纤自愈接口电路的实现方法。该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了抗震和抗电子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PC—Based Motion Control产品。采用该产品能够方便地开发出各种各样通用及非标设备CNC系统。其针式结构的总线连接大大提高了系统在工业现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西门子PROFIBUS-DP现场总线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尾桨试验台拖动系统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采用S7 30 0PLC作为中央控制器 ,PⅡ工控机作为监控计算机 ,SIMOVERTMD工程型变频器作为DP从站 ,构成了一个基于PROFIBUS DP现场总线的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4.
差分GPS中的GPS流动站处于偏远地区时,使用铱星通信作为数据链路以解决常规无线通信方式无法实施的问题。文中测试了应用铱星MODEM传输数据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一个数据报的传输为例,建立并分析发送方、接收方的数据传输Petri网模型,最后在PC104工控机和普通PC机上实现。实践证明,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方法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办公自动化用的IBM-PC及国产0520系列16位微机强化为工业过程控制主机的设计途径。着重叙述了这个设计过程的核心问题“简易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OS)的设计。”其中在容错能力、系统进程监视、联网信道接口等方面都有一些创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以高性能嵌入系统PC104为核心,通过单片机进行总线通讯,设计语音通报和报警单元,实现了大容量语音的通报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陶志刚  李晴 《航天器工程》2011,20(3):103-107
数据总线是小卫星上各模块之间的主要数据传输通道,充分利用现场总线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总线标准,改善数据总线应用的标准设计,提高可靠性,将工业、商业总线技术引入航天领域是小卫星数据总线未来的发展方向.小卫星星上控制局域网(CAN)总线网络组成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文章分析了小卫星星上网络的应用层协议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8.
AMBA总线技术在片上系统(SOC)集成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OC设计中,AMBA总线得到广泛的应用。AMBA总线由高速总线AHB/ASB(Advanced H igh-performance Bus)和低速总线APB(Advance Peripher-al Bus)2种总线机制组成,实现R ISC处理器、IP核和外设集成。本文介绍了AMBA总线在SOC设计中的集成设计,并通过16C550串口通讯IP核集成设计例子,展示如何利用AMBA总线的APB总线接口集成IP核,搭建一个SOC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小卫星CAN总线通信能力无法满足大规模星载软件在轨重构需求,文章在剖析高传输速率灵活可变数据率控制局域网络(CAN FD)总线技术特点后,提出了适用于小卫星软件在轨重构的新一代CAN FD总线技术应用方法,设计了卫星数据模型(SDM)、总线动态数据实时管理协议,进行了小卫星CAN FD总线架构设计,以及基于小卫星即插即用技术、静动态信息融合的CAN FD总线时序设计,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协议无法适用于小卫星即插即用、高传输速率下总线通信时间占用率过高的瓶颈问题;通过设计CAN FD总线节点,对星载星务主机与下位机之间CAN FD总线通信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CAN FD总线通信协议很好地支持节点的即插即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 Mbit/s,满足小卫星星载软件的重构需求,可为后续小卫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TD总线工业控制微机的优点,对其在设备改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按照STD总线标准设计了多种通用模板和专用模板,并介绍了脉冲调宽式细分电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工作在工业控制场合的智能仪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上位机之间传输数据或者接受指令的工作原理,在对CAN总线协议特点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以智能节点之间数据传输为例,验证了采用现场总线的方式,即CAN总线的传输模式,可以改变传输速率,突破原来点对点的传送格式,实现一点对多点的CAN总线双向通讯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图像快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利用PLX 9054控制器和X ilinx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基于PC机的卫星数据高速地面采集及图像数据快速显视系统,在介绍了PCI总线和PLX9054控制器后,重点阐述了数据采集及图像数据快速显示的软硬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以IBM-PC机为主机所构成的环境试验室微机测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该系统可检测32路模拟量信号和8路开关量信号。闭环控制信号有三路。讨论了用IBM-PC机进行数据采集的硬件接口和数据采集程序框图。并给出了微机测控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整个系统软件采用8088汇编语言和C语言进行编程。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 ISA总线接口 ,并从硬件设计和逻辑设计方面详细阐述一种基于 CPLD芯片 isp L SI5 5 12 VA的 ISA总线接口通信协议的和 A/ D采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伺服阀叠合量气动测量方法。采用PC机为主控机,IBMPCXT/AT总线兼容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板作为控制量的输入和输出通道,构成了自动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控制资源,使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监控能力、可操作性等方面较以前系统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三、QUAD7系统的硬件如前所述,QUAD7系统的硬件包括建立/控制、采集、处理、模拟、存储I/O和时间处理/合并六个部分。建立/控制部分包括SCM模块(系统控制模块)、DAT模块(数据库管理/报警门限模块、VIA模块(VME信息适配器或VI总线适配器模块和可经以太网连至系统的各X终端和彩色图形工作站。  相似文献   

17.
可配制成各种小规模的工业控制机。作低档开关量可编程序控制器(PC)的模拟量扩展口智能仪器、仪表控制等。目前应用于高炉上料电子秤,并配有配料电子秤应用软件。技术指标和功能: 基本检测控制模板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8.
一些通信卫星通过自适应1553B总线通讯,因此总线控制端在上电前对终端设备的内部遥测参数容量、存储位置是未知的,而是在系统上电后及运行期间动态地维护当前所有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由总线控制端通过对终端设备的轮询确定终端设备的总线接入状态,并动态获取终端设备的自描述信息,从而解决综合电子总线自适应性能单一、普适性差、数据动态交互机制弱的缺陷。针对某通信卫星自适应1553B总线通信功能,提出一种精准快捷的通信卫星1553B总线测试系统,通过1553B总线终端监视与处理设备,分别对1553B总线的自描述信息动态轮询获取功能和A/B总线自适应轮询功能进行测试,实现对自适应1553B总线实时监视与分析功能。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有效验证了卫星1553B总线自适应通信功能,为总线通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航天电子系统背板内总线因采用自定义专用设计,继承性较差、内总线信号难以监控测试等弊端,对基于电信计算构架(TCA)的航天电子串行背板总线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TCA总线中先进电信构架(ATCA)和微型电信构架(MTCA)的类型、分区和用途。讨论了基于TCA总线的背板总线设计:按信号分为分级数据管理总线、数据更新接口、电源分配区、时钟分配与触发、自定义信号和测试6个功能区,通过背板资源的分区规范化管理、内总线测试接口设计和基于交换策略的冗余设计,分别采用交换结构和串行背板技术设计功能区。给出了一个基于TCA设计的开放式、可扩展、可测试、适应不同码率需求的通用型可靠背板内总线构架,具可靠性高、带宽大等优点。研究表明TCA可作为航天电子背板总线设计的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插拔和模块化测量仪器标准总线,PX I总线已经日益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工业实时控制以及国防工业中。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PLX Technology公司的PCI总线协议接口芯片PCI9030和DDC公司的1553B协议芯片BU-61580实现基于PX I的1553B总线通讯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关键电路的设计要点、PCB板设计和软件编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通过该模块设计为航天领域测控系统开发其他PX I模块和搭建PX I测控平台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