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和许多民族中 ,都有一些类似天外来客降临地球的神话传说。有些传说与遗迹是由人深入挖掘发现的 ,也有一些传说是空穴来风。在中国 ,类似天外来客降临的神话与传说并不多。其中 ,瑞士学者冯·丹尼肯曾几次提到了远古发生在中国巴颜喀拉山地区的一次有关天外来客的传说 ;1981年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众神之车》一书提到了这件事 ;1998年翻译出版的《回归群星》和《外星文明和宇宙》两本书中也有记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呢?冯·丹尼肯说 ,在1938年 ,当时中国的考古学家齐普台(音译 ,也被叫做迟扑泰) ,在巴颜喀…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本文原作者是瑞士学者埃利希·冯·丹尼肯,他关于人类历史的种种奇思妙想曾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本文是他在南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考察期间所做,那里的发现对他日后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他更进一步完善了“地球文明来自于外星人”这一理论。一个摸不清底...  相似文献   

3.
关于外星来客的传闻日见增多。很多科幻电影和电视都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很多人相信人类并不是孤单的,因为还有外星人存在。看到 UFO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种迹象,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无论如何瑞士的著名作家埃里希·冯·丹尼肯完全相信这一点。 在他的一本发行量将近 600万册的书中说,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有外星人来访。他将这个被称为“史前宇航”的论点,第一次和意大利的瓦卡蒙尼卡的壁画联系了起来,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在超过 10万幅的壁画中,有两幅就展现了“史前宇航”的情景,从而也就支持…  相似文献   

4.
洞悉古代秘密的手段(下)●黄柱宇捷克学者也很早就十分重视实验的潜力。扬·埃拉齐姆·沃策尔是第一部捷克远古史概论的作者,他早在1847年就支持对古代青铜制品作化学分析的方法。被称作摩拉维亚考古学之父的范克尔曾邀请布朗斯科市冶炼厂的专家仿铸公元前5世纪加...  相似文献   

5.
从总体上来讲,地球人在宇宙中是感到孤寂无奈的。正像瑞士的一位学者兼作家埃利希·冯·丹尼肯所说的那样,“对外星人的幻想始终存在着,也许这种幻想就根植在我们的基因之中。”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的后半叶,这一幻想被具体、形象化了,人们在对地外文明进行研...  相似文献   

6.
首次传出关于神秘的地下未知居民的传说还是在1946年。这一事件发生在作家、记者兼学者理查德·塞维尔向美国《历险故事》杂志讲述他同居住在地下的外星人的种种奇遇之后。据塞维尔讲,他在一次探险考察时,偶然闯入一个突变人种的地下世界,并在那里呆了几个星期时间。这些突变人种长得很像世界各民族的古代传说中所描写的魔鬼的样子。另外,在这些古代神话传说中还讲述了一个令科学家震撼的故事:早在地球上还未出现人类之前,就有一个远古时代的神秘人种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这些曾久居地球的神秘人种都是些聪明绝顶的天才生物,他们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十分发达,他们不想同我们现代人找到任何共同语言,更不愿同我们接触。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极地着陆器激光雷达实验首席研究员佩尔辛博士声称,他发现火星表面存在着与远古生命体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色素。这是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在美国太空船上进行实验。  此项发现对于外空生物学研究来说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火星上可能至今仍然存在有机生命体,而且,这些物质可能与24年前吉尔伯特·列芬和帕特里夏·安·斯图拉特博士通过“海盗”号太空船在火星表面发现的是同一物质。假如火星上一度存在海洋、湖泊和河流,当时的太阳辐射则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类似地球蓝藻细菌的生命体的存在,而蓝藻…  相似文献   

8.
与赫歇尔同时代,德国有一位英年早逝的传奇人物——约瑟夫·冯·夫琅和费(1787年~1826年),他在研制望远镜特别是分光镜方面也做出了永载史册的杰出贡献。对太阳光谱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光谱中的暗线叫做夫琅和费线,因为那是夫琅和费首先发现的。然而,夫琅和费研制望远镜的事迹,恐怕就未必人人皆知了  相似文献   

9.
丹·尼·肯·如·是·说董时新编者按因《众神之车》一书闻名与世的瑞士学者埃里希·冯·丹肯尼早已为我们所熟悉,无论我们对他的观点赞同与否,必须承认,他使我们对外星文明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是他给《人类——外星人的子孙》一书所做的序,摘录如下,仅供参...  相似文献   

10.
宇宙三禁律     
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曾经提出一个极为深刻的问题:物理学定律容许无限发达的文明做些什么?又严禁他们做什么?卡尔·萨根推测,在遥远的将来,无限发达的文明将可能实现一些今天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奇迹(甚至实现像“暴胀论”创始人艾伦·古斯提出的用9千克物质再造一个宇宙的这类疯狂梦想)。但仍有些事情,人们一直梦寐以求,不断有人绞尽脑汁论证它的可行性,但却永远是一个神话。用物理学家的话说:“宇宙禁止这种事情发生”。时间机器、空间捷径以及超光速运动可能就是这种事情,我称之为宇宙三禁律。时间机器:美梦…  相似文献   

11.
北京8月18日下午,“轮椅上的爱因斯坦”——史蒂芬·霍金教授,通过吐字清晰的语音合成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向2000多位首都听众做了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众演讲,用他孱弱的3根手指为听众“描绘出”他大脑中美妙的多维宇宙,引导人们进行一次高维时空旅行。 “果壳中的宇宙”? 霍金认为,整修宇宙是一个4维  相似文献   

12.
猫人与机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沃尔特·马里诺·里齐是一位飞机修理工兼意大利和法国空军的口译者。后来他担任意大利博尔扎诺地区一家汽车公司的销售代表,他的活动范围包括南蒂罗尔州的白云石山区。1968年7月的一个午夜,里齐在与他的一位荷兰女朋友在圣卡先诺度过了黄昏后,驾车出发经由加德纳和塞拉大道打算到坎皮塔洛去,在那儿,他的姑母经营着一家体育运动宾馆。他打算在那儿过夜。“天气并不好,我几乎看到天空里有一颗星,”里齐在他于1980年送给卢·津斯塔格的英文译本的报告中这样开头写道,“那儿经常有浓雾,我已…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月8日,在法国特朗·恩·普罗旺斯地区,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留有物理证据的UFO案例。该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事件中,有人看到一只UFO降落,并在它离开后的很短时间内找到了物理痕迹。法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分析了样品,并公布了不寻常的结果。事件的过程很简单,但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位52岁的技术人员——伦纳特·尼古莱在下午大约17时,正在外面他的坡地的高处干活,这时他听到东边一声呼啸。他转过身来,看到一个物体,像“用两个盘子在边缘用胶互相粘住的有点凸出的碟形物,带有一个约20厘米宽的中心环”。这只飞碟飞过靠近尼…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春天的上午,考古学家佩森·希茨和汤姆·塞弗坐在他们在哥斯达黎加的帐篷里,仔细查看一组从空中拍摄的周围地区的照片.他们在一张照片上发现一条深红色的细线,看起来似乎是从一个古代墓地婉蜒延伸出来,穿过一条小溪,绕过一座小山,迤逦通向一个古代村庄的废墟.塞弗和他的小组连忙赶到照片上显示的地点,开始挖掘.不久他们就获得重大发现:大约2500年前住在那里的人们所走的一条羊肠小道的遗迹.希茨和塞弗的这些照片是从装有传感器的飞机上拍摄的,这种传感器能“看到”地面散发的热能的光.拍摄这些照片是考古学出现革命的一部分,这次革命使这门用铲子和铁锹的古老学科获得一系列新的发现.今年春天,美国航天局将发射一架装有成像雷达的航天飞机,以寻找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遗迹,这是一条古代陆上商贸路线,当年马可·波罗等人曾沿这条路线来往于欧洲和远东之间.去年,一个考古小组借助于卫星拍摄的照片,找到了久已湮没无闻的5000年前的中东贸易中心乌巴尔.高技术考古学也有助于确定古代城市特洛伊周围一组新发现的城墙,有助于发现美国西南部有1000年历史的道路,并且有助于在现代的撒哈拉干热的沙漠下面发现一条和尼罗河一样浩瀚的久已湮没的大河.有一次,由于采用远程遥感技术,考古学家能够找到伟大的蒙  相似文献   

15.
直立人是极为成功的流动群体,事实上,他们的旅行十分顺利,人们最初发现的直立人化石距离他们原来的非洲家园有好几千公里.在19世纪90年代,尤基尼·多布尔斯,一位富于冒险精神的荷兰物理学家,他加入了荷兰军队以此为藉口到达了荷兰属的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多布尔斯同意查理·达尔文的理论,认为早期人类与大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东印度群岛上有猩猩存在,所以多布尔斯认为这里可能拥有“丢失链”的化石.  相似文献   

16.
宇宙考古     
宇·宙·考·古吴再丰宇宙考古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门考古学的新领域,是与天文考古学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宇宙考古学的基本命题称“地球人类及其文明实际上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是由于远古的某一时期来自地外文明生物的若干接触、干涉乃至援助的结果而出现。”宇宙考古学...  相似文献   

17.
不明飞行物和地外入侵者的传闻引起人们长期沸沸扬扬的争论,一些书,包括一些畅销书坚持说,UFO一直在与人类密切接触;怀疑论者们却说,这些书不过是老货新包装。在《共享》一书中,作者惠特利·斯特里帕讲述了他受到地外生物访问的经历。他们迅速而神秘地带走了他,在他的右耳后插入一根小针。他经历的某些片断被地外入侵者“屏蔽掉了”,事后只有借助催眠才能回忆得更完整一些。另一本书,巴德·霍普金斯写的《入侵者》,详细描述了科普利伍兹的“卡蒂·戴维斯事件”:印第安纳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个闷热的晚上有过与斯特里帕相似的经…  相似文献   

18.
飞天之梦     
古代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为生存而与动物进行搏斗时,不禁会想到,如果人能像雄鹰展翅飞翔,该有多好啊!蓝天上飘流的白云,秋风中飞舞的落叶,花丛里飞翔的蜂蝶,也会使人兴起飞行的遐想。古代神话的诞生,都离不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劳动和自然进行的斗争。在文化发展较早的文明古国,如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和阿拉伯地区,有关飞行的神话丰富多彩、流行甚广。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神话浩如烟海,从天地宇宙,到河流山川;从图腾信仰,到生活百科;从飞禽走兽,到精怪鬼神,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我们在阅读这些神话时,如果仅仅只把它们当成神话作为饭后茶余的消遣,那么这些神话的价值也就不是很大了。如果我们做些深层次的思考,就会发现那些神话中隐藏着许多秘密。如果再把这些秘密加以解析,就能得出令人惊讶的结论:有些也许并不是神话。笔者就发现一些古籍记载与飞碟有着某些联系。现摘其数则,供对飞碟感兴趣的读者参考。是神话还是UFO晋张华《博物志·外国》中…  相似文献   

20.
自17世纪中叶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人们看到了反射望远镜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并且消除了色差等几大优点后,自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反射望远镜上了。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威廉·赫歇尔是天文学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他好像从来不知道疲倦,几乎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反射望远镜的研制工作,亲手磨制的镜面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