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计算机控制的飞机气动附件试验台主要用于飞机气动附件性能的检测.试验台可分为测试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实现对飞机气动附件空气流量、压力、电流、电压、时间、角度、位移和负载电阻等常见项目的自动测量,测试数据由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其结果由计算机输出打印并自动保存在数据库中。该试验台采用计算机控制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测试软件采用模块化、递进式结构设计,以组态王软件做为平台开发。通过分析总结CMM手册(飞机气动附件维修手册),将附件测试流程程序化。利用数据库技术,把测试流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参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在测试飞机气动附件时.从数据库中调出给定附件的相关测试参数,并赋给测试软件中的变量,计算机就可自动完成对飞机气动附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液压附件试验台是用于多种液压元件性能测试的多功能设备,为了实现其电气控制:针对多功能液压附件试验台控制要求,设计了以液压数字比例阀为核心元件、以富士PLC为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的配套电控系统,并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建立起电气控制系统,得到了可靠方便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3.
民航飞机上许多液压、气压附件及电机等,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在维修后,还必须用一些专用试验台和测试设备严格地测试其各项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这类专用试验台及测试设备,轮廓尺寸大,自动化程度高,制造装配精度要求高,有的还是国外设计,加工制造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构建了基于阻燃磷酸酯基液压油的多功能液压部件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泵源部分、测试台架、测试控制系统等,可对飞机发动机驱动泵、电动泵、能源转换装置、伺服阀、液压作动筒等多种部件进行测试,装置与阻燃磷酸酯基液压油相容,实现了机电系统集成及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5.
某型飞机需要进行大迎角试飞,以验证防偏离尾旋功能,须考虑进入、改出尾旋的意外情况。进入尾旋后,如果飞机双发停车,应急液压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压力、流量及工作时间满足飞控系统各操纵面偏转需求,顺利改出尾旋并安全着陆。本文利用西门子公司的LMS Imagine.Lab AMESim(简称AMESim)软件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液压部件和飞机进入、改出尾旋的状态进行建模仿真,计算飞行控制系统各操纵面液压部件的液压流量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6.
液压导管及连接件的弯曲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整个飞机的安全,疲劳破坏被称为飞机安全的"杀手",是航空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准确测验出飞机液压导管及连接件弯曲疲劳寿命,根据航空部有关标准,在参考目前国内外其他类型弯曲疲劳试验台的基础上,我们为某研究所设计了一套包含液压系统、振动台、力加载装置、计算机控制等在内的一套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同时对6个带内压的试件进行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并具有压力告警、采集、存储、显示及故障报警功能。提高了试验效率,为同类产品的设计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某型客机飞控舵面作为液压能源系统的用户时,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在相应的载荷作用下,对液压系统所需压力、流量以及相关液压附件参数的设置进行分析,并对舵面的仿真运动结果进行动画演示。  相似文献   

8.
陈晓晨  佟晓龙 《飞机设计》2023,(6):14-18+23
为满足飞机隐身要求,双舱门设计中采取相互压接的形式以保证阶差间隙要求,为避免具有压接关系的2个舱门在收放过程中,出现结构干涉导致结构损伤的问题,实现舱门收放时间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满足系统重量和机上安装空间的要求,开展单液压电磁阀顺序驱动双舱门控制系统的设计。经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证明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飞机使用要求,并进一步得到电磁阀、限流活门等系统核心部件的流量-压差特性,支撑了系统核心部件的参数设计。该舱门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够为后续飞机舱门收放系统设计提供较好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黎明  吴二平  唐明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443-1448
为某热风洞试验台设计了一种高温、高压蒸发型煤油燃烧加热器,根据热风洞试验台对加热器的性能要求,设计了加热器的主要部件,采用流阻法和一元流法,对加热器的空气流量分配及流程参数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加热器在结构方案、主要部件和总体性能方面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勇 《飞机设计》2006,(1):69-73
飞机所有的操纵舵面和运动部件几乎全由液压系统来操纵。随着飞机液压系统中液压舵机和伺服阀等高精度附件的大量应用,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延长附件寿命,降低全寿命费用,必须大幅度提高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液压系统清洗装置是用于对被污染的飞机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对液压管路单独进行脉动清洗的设备。因此,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工艺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介绍了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零部件加工、重要成品、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安装过程,并从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多角度进行了研究,为飞机液压系统提供了高质量的清洗装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测试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组件的性能状态,对其性能试验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基于燃油计量组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试验要求设计液压控制系统,采用由伺服电机、丝杠和光栅传感器组成的位移伺服控制系统实现计量组件阀芯位移的精确控制,提出“泵阀复合控制+进、出口压力协调控制”的控制策略,以实现计量组件出口压力和进、出口压差的精确控制。结果表明:该燃油计量组件阀芯位移控制精度可达到±0.001 mm,计量组件后压力及前后压差的控制精度均可达到±0.002 MPa,该燃油计量组件性能试验控制系统可以满足性能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飞机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是能够满足全飞行剖面场景下的负载流量需求。介绍了一种用于飞机液压系统负载流量需求分析的数字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开发数学模型构建了液压能源子系统和液压用户的负载子系统模型,进而仿真分析典型飞行剖面下液压系统的负载流量需求,模拟了飞机液压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能够反映飞机液压系统与液压用户负载之间的耦合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这套模型满足液压系统分析需求,可用于液压系统的设计支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飞机液压系统流量压力负载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辉军  安玉娇  袁朝辉 《航空学报》2011,32(7):1357-1370
流量压力负载模拟是模拟飞机各个液压功能子系统工作时所需要流量和压力的半物理仿真.阐述了飞机流量压力负载模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难点,推导了流量压力控制阀的数学模型以及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做了合理的线性化,采用智能模糊PI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在MATLAB中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  相似文献   

14.
超薄翼型上液压系统布置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薄翼型飞机后梁空间狭小,无法为液压管路系统提供足够的空间。分别从液压系统泄漏、液压油介质的腐蚀性、穿燃油箱的密封性、对燃油箱温度的影响以及对液压能源系统本身的影响等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将部分液压管路布置在燃油箱内的方案。试验证明此设计方案能满足系统要求和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全模拟试验台中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其在液压系统地面全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机载液压系统产品在整个飞行包线内会经历低温环境的考验,为了充分验证飞机用液压系统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性能的可靠性,本文针对液压系统开展低温试验的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三种低温试验方案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适应的试验类型,最后通过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长时间、低功耗、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低温试验的全新方案。该方案通过实测满足了试验要求,并达到了预期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世界著名的液压元件公司—WANDFULH(瑞士)的液压比例阀在流量和压力控制方面的几种不同应用,并介绍了相应的Amplifier/oontmller card sd1伺服放大控制板的电路连接和软件应用,以及液压实验台的参数、功能要求和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民机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持续大流量输出导致安全阀开启后瞬时向回油管路泄压这种回油管路压力较高的典型场景,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安全阀下游回油管路动态压力分析模型,对一些可能影响安全阀下游回油管路动态压力的液压系统元件及参数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液压系统中元件的液容和液阻效应可以降低回油管路动态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19.
液压泵特性试验对测试响应时间要求很高,因此建立一种合理的测试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泵的特性测试着手,重点阐述了泵特性试验中主要测量参数压力、流量的测试方法并建立了一种以DP440动态信号分析仪为核心的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20.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及用户系统的性能.为了形成设计指导,根据民用飞机的设计思路,从需求入手,总结民用飞机研制各阶段液压管路系统设计输入、输出信息的捕获、设计方法及应达到的设计目标.通过实例,验证了所采用的压降曲线谱快速分配、调整压降及管径方法简单有效,本文所总结的设计流程与方法能够指导民用飞机液压管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