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朝觐北方     
郭玲 《今日民航》2009,(11):90-97
夏至时节,我飞往漠河,探访中国最北的行政县,为了走近那条最北边的界江——黑龙江,还有那个具有中国最北地标意义的"北极村"。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有一个漠河县,该县居中俄界江黑龙江之滨,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每年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昼最长,越往北,昼越长。漠河在我国最北部,因此白昼最长,夜最短。据说,这一日,晚上11时,天仍然亮,人们甚至可以坐在白夜里看书、写字。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11):10-10
丹顶鹤在黑龙江扎龙湿地跳着优雅的芭蕾舞:“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每年的农历九月初,黑颈鹤便会从千里之外如约来到彩云之南的高原泽国栖息繁育,它们被当地山民视为“神鸟”,也是人们喜爱的"高原精灵";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目前共有各类通用机场300个左右。从地理分布上,现有通用机场中近半数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近1/3分布在辽宁、湖北、内蒙古、广东、湖南、陕西等省区;从条件上,现有通用机场中约1/3为直升机场,跑道长度不足600米的约占1/3;从发展速度上,2010年至今,我国通用机场年均增加仅3~4个。  相似文献   

5.
樊明亮  冯新路 《西南航空》2007,(10):98-98,100
8月27日,《西南航空》杂志参加了在哈尔滨正式启动的由全国37家画报社共同参与的"全国画报媒体哈大齐工业走廊大采风活动"。黑龙江土地辽阔肥沃,工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现在的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计划,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环境、产业基础、人才科技等比较优势,着眼于体制创新,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先行区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9):16-16
刚刚过去的八月.赤日炎炎。焚风似火.这是一个火辣辣的夏天.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在热浪中呻吟.但也有少数例外.譬如东北的三江流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赫哲人此时正享受着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这个因一曲《乌苏里船歌》而名扬天下的族群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他们依然以古老的生活方式沐浴着二十一世纪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梦在水乡     
沿着海河的流向,寻着梦境。河岸的钓鱼人梦在水里,站成亮丽的风景。水乡的晨韵彰显在烟柳小径来来往往的人中,石榴花以火炬般的热情接纳每个来客。渲染着春意的老柳树以自己的个性挻立于天地间,长长的柳槾,挂满儿时的记忆,挥手,挥手,你的笑,我的欢。太阳破雾而出,挂在心空,温暖日子。油菜花辉煌在前方,感招着我们,敞开心扉,放声而歌。你搀扶着我,我拥着你,去找我们的光点。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不论语言、肤色、民族,富人与穷人总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富人与穷人的心态往往不同,正是他们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似乎亘古未变。小时候爱读"笔记小说"(这不是今天所说的"小说",两者概念不同)。记得有一则:某穷汉,手中拿了一只鸡蛋。他想,蛋能生鸡,鸡又生蛋,无数的鸡,生无数的蛋,我就成了鸡场主人了。他兴奋起来,手舞足蹈,不料鸡蛋滑落,一切皆成泡影。后来,我读到老托尔斯泰的《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的一篇短篇小说。一位富翁  相似文献   

9.
边城之美     
任冠南 《西南航空》2012,(12):65-65
边城之美,是放缓了节拍的深山流水。一汩一汩,淌过石板桥,淌过观望的人心。不错,边城的一切,是活动着的,也是静止着的。时间的脚步与门槛上方水手的烟圈构成了鲜明却不刺目的对比。没有人有长久的愁云,老人孩子脸上的表情乐呵呵的。日子在太阳底下暖暖地流淌着。历史,终究是比碧溪岨的水来得快,也比青浪滩的浪来得猛些。温厚坚实的大山终于抵挡不过风雨的淫威。  相似文献   

10.
穆桦 《今日民航》2013,(7):60-61
2000年3月,结束了在南非的展览会后,途经埃及回国。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到北非埃及的首都开罗,从南半球飞到北半球,一南一北跨越了赤道和整个的非洲大陆,飞行时间得用七八个小时。飞机沿着东经30度线一直向北飞去。从飞机的舷窗往下望去,晴朗的天空下,是非洲北部一望无际、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5000年前,尼罗河盆地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文明,这就是古埃及的文明。在当时,这种鼎盛的文明持续了3000多年。在公元前后即将交替的时候,终于被强大的罗马帝国征服。从开罗的机场出来后,早就有豪华的奔驰大轿车在那里等着我们了。在装行李的时候,大家有些忙乱,这时候,有个陌生、浑厚的男中音在我们身后说:"别着急,慢慢来"。回头一看,说  相似文献   

11.
岁月静好     
无极 《今日民航》2013,(6):104-105
淡泊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涵养。嬉笑怒骂即是生活,花开花落便是人生。人无常势,水无常形,繁华过后皆云烟。山一程,水一程,走过的都是春秋,看过的都是浮云,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永恒。何不如,张开双臂,尽情拥抱每一幕花开的幸福,悄然领悟每一片落叶的安息。  相似文献   

12.
不住于相     
何雯婷 《西南航空》2010,150(8):74-74
坐在窗前写字,正是夏末秋初的好天气,清爽宜人,明净得像高原的天空。窗外的平台上,来了几只小小的麻雀,一跳一跳的,在花盆间。平台上的花和树都种得不成体系,也不大讲究。两盆铁树长得太快,花盆撑破了,也还没有换。还有株高高的薄荷草,盛夏里,父亲每天爱摘两叶,泡水喝,说"清热解暑。"  相似文献   

13.
往日时光     
张谦 《今日民航》2012,(1):117-117
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海拉尔多雪的冬天,传来三套车的歌唱。伊敏河旁温柔的夏夜,红梅花儿在开放。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你的眼睛就会发亮人生中最美的珍藏,还是那些往日时光。  相似文献   

14.
它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山。它所在的北纬30度上,不仅有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南美玛雅文化。还有神秘的三星堆、神龙架、百慕大。它是女娲补天的残缺之美,它有大禹治水的无名之碑。于自然。它是风景绝佳处:于文化,它是人类心灵故园。它是一种叫“茶”的神奇植物的故乡。两千多年了。茶已经遍布世界,而最早人工种植的那七株茶树,却依然在它的莲花五峰间不生不灭,静看时世沧桑变迁!吴理真的辛苦,它见证;皇茶历史的荣光。它淡然。它也是一个佛教的圣山。深山古寺。茶含禅机。禅入茶道。千年以降,禅惠大师的”禅茶一味”,都溶解在罡风劲健的”龙行十八式”里了;永兴寺的施食仪规,也已经传遍世界的佛寺禅院。曾经,它是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一代代的背夫,衣衫褴褛。他们硬是用脚板走出了一条几千公里的路,用小小的茶叶连接了汉藏的千年友谊。曾经,它是800名知青的梦想之地,如今,青春的激情和梦想虽已远去,那段记忆却化作了这漫山遍野的青葱茶园。千秋蒙顶,往事倏然。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你快乐吗?"的调查,据说,回答百姿千态,笑话连篇。人人都知道快乐,可是人人都有不快乐的时候。人人都有快乐的时候,可是身边总有一些不快乐的人。有的人快乐,是因为别人快乐;别人快乐,他也快乐。有的人不快乐,恰恰是因为别人太快乐;别人愈快乐,他就愈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快乐,而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快乐的种子。也许他身体健康,财富充足,事业兴旺,  相似文献   

16.
丹丹  孙超 《今日民航》2011,(5):82-85
其实做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认真和真诚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可能是职业需要,使得刘美兰必须是一颗发光的星星,工作和生活均需展现在外。电话中的刘美兰做事细致,认真甚至有些谨慎,眼前的刘美兰清雅含蓄,娓娓而谈,语气轻,语速缓,气质如兰,柔中带刚。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佛教仪规中,坐在正中的主法大和尚,双手捧着一柄"如意"。这个"如意",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达官贵人,都会手捧如意的。它的来源,是搔痒。到了天气炎热,背上很痒,这柄如意就解决问题了,最早就是从搔痒来的。年幼晚辈,来拜见长者,长者为了表示亲热,就用如意在后辈的头上或额前,轻轻敲叩,以示祝福。于是,如意,又成了吉祥物。这柄如意就有了四个内涵:①尊贵,只有尊者才用。②背上痒了,不求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如意吗?③可以祝福晚辈,祝福他人。④成了吉祥物,  相似文献   

18.
马耳他,是一个陆地面积很小的美丽的海岛国家,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面90公里的地中海中部。在地图上,马耳他的主岛直径大概20公里,就像一颗小米粒。那些阳光充沛的温暖的地中海小岛,一直都是欧洲人的心头所爱。北欧夏日短暂,英格兰潮湿阴雨,德国冬季又是多么的漫长。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航》2011,(11):83-83
这个秋天有点冷。好像为了应景似的,今年的北京秋季房展似乎也没有往年火爆。但是,秋展上的鸿坤地产好像是个例外。在展会上,鸿坤地产时尚、炫酷的展位设计,砸金蛋送奖金的促销场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鸿坤地产的副总曹东。曹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富有亲和力。微胖的身形,谦和的谈吐,还有一副代表知性的眼镜,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网络语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弄不明白,而且传播极快。你不传,不看,不耻,不屑,不说,或者不闻不问,都不行。比如"diao丝",什么意义?我正在纳闷,正在打算请教朋友的时候,又来了一个"真鱿鱼丝"。嗬,你就看看这一则"真鱿鱼丝"吧。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在考查同学们的知识与记忆。"沉寂了半天之后,吉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很好。"教授接着又问:"那被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