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民航空管体改完成后,形成了民航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和空管中心(站)为一体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使民航空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空管从业人员面临由管制到服务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型,面临着空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一、管制与服务:新体制下空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空管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对空管设备保障的关联度高,空管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和国内民用航空有关资料统计情况看,因空管设备原因而导致飞行不正常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正常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民航空管系统档案管理手段也逐渐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过渡到现代化管理,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现实。这不仅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向广大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面对新形势,加强空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已成为规范基础管理,提高空管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当前空管技术保障人才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有了较大发展。但随着民航空管科技的快速发展,空管技术保障骨干人才群体出现了学历层次不高,能力素质单一,拔尖人才缺乏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空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组织运行架构由过去的层级化模式向扁平化模式转变,员工工作由职务(职责)清晰定义向职务(职责)模糊定义过渡,已经开始影响空管技术保障工作。譬如雷达信息联网在降低空管系统整体运行成本的同时,对长期以来“谁拥有谁使用谁维护”的空管设备保障体系造成冲击;传统上按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不同专业划分岗位的保障机制,逐步向维修、维护、值班三级岗位划分的演变;均鲜明地展现了员工岗位工作职务(职责)模糊定义的特点。对此全新课题,初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掀起了兴建机场的热潮,这些地方机场的建成和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运行管理(监控)中心(以下简称“运行中心”)的相继成立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民航空管运行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但在空管运行管理机构、职责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十分健全与完善,空管运行的组织、协调、监控等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促进民航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保证飞行安全与顺畅,应该抓住民航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空管改革,加强运行管理,积极推进民航空管运行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航新的体制改革的到位,航空公司集团化、机场属地化、空管各中心(站)的组建与正常运行,标志着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化、经营管理企业化,逐步在与世界民航业接轨。空管行业面对飞速发展的民航业,就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用不断创新的理念,抓住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从人力开发、科学管理、设备更新等方面推出新的举措,以构筑科学的空管安全保障体系。为此,民航西北空管局供电站在航管楼配电设施更新改造后,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在2005年初建立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关技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在提升民航西北空管供电保障能力中已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引言自从2003年SARS在全球爆发以来。考虑到人员的应急储备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需要.空管应急备份塔台的建立在民航行业内引起了新的思考。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空管应急备份塔台的建立在很多地方又都成为急待考虑的问题。随着航班流量的不断增大,管制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只配备应急地空通信设施的应急塔台车已不能完全满足长期备份使用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民航空管行业在反恐、安保、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独特,高寒降水少,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秋季晴朗,春季多风沙。在这样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开展民用航空运输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只有在优秀的文化环境和背景下,才可能有卓越的执行。一个企业的执行出现了问题,表面看似乎是制度落实等操作环节出现了漏洞,但实质上,很可能是企业已失去了有效的“文化”支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单纯的要素驱动已经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人口红利面临消失,劳动力要素资源不再廉价,中国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不足的双向挤压,利润空间不断压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人才资源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更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因素,解决当前的技能人才不足问题,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全面的人本高素质战略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空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同时,和谐空管的终极目的是使空管人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因此,这一过程也就为人才的涌现和成长创造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人如何成"材",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