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目国防部于7月19日公布的《二○○五年解放军军力报告书》第六章“解放军军事现代化与台湾海峡安全”中指出.部分解放军军事理论家认为,可在台湾上空引爆核武器,通过核爆产生的高能电磁脉冲(Electro Magnetic Pulse,简称EMP)对台产生致命性打击。其优点是国际难以将之解读为对台动武或跨越核门坎,既可威慑台湾.亦可用于对台湾领导人的斩“首”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大陆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建设自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开始军队现代化以来,经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变化,加上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体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涌现,特别是90年代期间海湾战争和科索活战争的启示,使解放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体验到应付未来战争准备的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必需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基点上,因而订定科技强军和走精兵之路的军队建设方针,观察近10年来的解放军建军的方向和规模除了法、海、空三军和二炮的传统建制军种之外,尚有所谓的“高科技部队”,兵种包括天军、网军和心理战部队。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海军实力究竟如何?外界有不同的评价,即使解放军海军内部亦有不同看法。2004年4月,东海舰队司令员赵国钧谈到一个重要概念,即军事革新的最大阻力不在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而在于人的思想观念。这句话可从这一年的一次海军协同演习中得到印证。所谓观念决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1996年3月台海危机之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当时,美国向台湾附近海域派遣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随后美国和日本又为强化美日安保条约采取行动。由此,大陆开始认为,未来美国很可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出现大陆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重大战争的可能。因此,大陆开始认真准备与美军作战的问题。在一系列的准备行动中,大陆迅速扩建可以对美实施战略核威慑与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力量。  相似文献   

5.
普京总统晟亲密的战友,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中国邀请下,于2002年5月前往北京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此事已引起国际间的普遍美注。近年中俄在军事高科技方面的合作关系极为紧密,莫斯科不断向北京出售精密先进武器,不仅对台海战略平衡,甚至对亚太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发展趋势,值得特别注意。仅就俄《独立报》、《消息报》有关报道综合摘要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90年代初期以来,解放军空军现代化建设,正由长期以来执行的“国土防空”朝“攻防兼备”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转变。所谓“国土防空”,就是空军的主要作战任务,是防御敌方空军对本土的入侵与打击,执行此项防空任务,空军的军力建设重心,是以拦截和空优为主的战斗机群部队,而对地攻击的机队建设则为次要。而“攻防兼奋”的作战理念,则必需两者秉顾与兼备,亦即不但要具备空优与拦截能力的战机,亦要同时发展对地,对海目标攻击能力,这可以说是解放军空军在作战任务上的一项重要与重大的转变。因此在空军的军力建设与配备更新上,要相应地做出积极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对空间投资的减少,美国空间军事卫星的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在美国94'AIAA会议中,通信与定位方面的论文多,而反映侦察卫星的论文很少。同时,由于国际战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所取得的战绩和经验,使得美国军事卫星的发展转向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付局部战争的军事卫星发展战略最近美国的《Bottom-UpReview》重新定义了世界战争的环境,说是已由全球冷战的威慑变成了局部的战争冲突。这种局部化的战争给新军事卫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对具有灵活机动战斗和便携式局部战争的卫星通信的…  相似文献   

8.
二次战后,美、苏参考德国XXI型潜艇各自发展潜艇。后来美国“大青花鱼”(Albacore)水滴型(tear drop)潜艇与“鹦鹉螺”(Nautilus)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促成美国设计风格的形成。俄国采用双壳体、大储备浮力、双桨推进、艇艏水平舵。美国则采用单壳体、单桨推进、周壳舵。俄国双壳体储备浮力都在30%以上,抗沉性佳,美国“洛杉矶”级只有14%。双壳体的舷间空间大,可装载很多设备。  相似文献   

9.
这项声明的内容和原先《华盛顿邮报》18日的一项独家报道略有出入。该报指出,该声明将会宣布“台海安全”是双方的“共同战略目标”。虽然华邮的报道好像较正式声明略微耸动,但是“两岸问题”的确是第一次正式纳入美日两国安保谘商声明之中。这也显示,华府与东京的确非常正视中国经济与军事的崛起,并对两岸可能因片面改变台海现状而发生战争保持高度疑虑,“希望两岸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水扁在2003年11月30日公布,解放军在中国东南沿海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数目为496枚,其中江西乐平、赣县、广东梅州各96枚、福建永安144枚、仙游64枚,引发是否泄漏国家机密的争议。同年12月22日,香港《明报》更报道,大陆因此破获台湾间谍网,使得泄密争议再起。其中讨论最热烈的部分是“是否能靠公开资和商用卫星影像,取得解放军部署导弹的详细数量?”本文将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军备采购不但“国防部”决策阶层重视,台湾最高决策单位亦时常蓑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社会势力和立法机掏亦常参与其中。然而,系统不问对于军备采购的看法就不同。“国防部”较常从军队的需求性着眼,依战场的需要服务。政治最鬲决策层有时刚着重于外交层面的考虑,而社会和立法机构时常从弊端方面或利益层面来加以关心。实际上,军购问题与军事工业间的联系很少引起注意。本文主要从制度面着手,探讨在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主管军购的军事行政当局应扮演何种角色。换吾之应将军事采购视为独立的个体予以运作,或者将其纳^整个军事工业的一环,以帮助军事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防卫计划大纲》出台2004年12月10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大纲))在周边安全环境判断上首次公开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积极谋求扩大“国际和平合作”,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极力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充分暴露了日本“防卫”走向世界的军事野心。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大陆,解放军陆军部队在凌晨开始的政权移交仪式中,最受世人(特别是各地军事/防务媒体)瞩目的,当然是士兵们身上的95式5.8毫米步枪、以及火力支援人员95式步枪上挂着的91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然而在这些驻军的卡车上还放置一种轻步兵支援武器——89式50毫米榴弹弹射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8日,美国国防部发表解放军军力报告,指出台湾可以借助攻击长江三峡大坝或者人口倜密的都会区吓阻解放军武力攻台。美国国防部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力报告》中提到,既然台湾军方无法在战场上凭借攻击力量与大陆抗衡,主张反击者显然希望借着有效的威胁手段达到吓阻大陆目的,台湾可以考虑瞄准三峡大坝作为攻击目标。由于这是美国国防部第一次提出这种说法,因此,“台湾对三峡大坝的攻击设想”一时间成为关注热点。三峡大坝一旦被摧毁,将造成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巨大的灾难。因此,三峡大坝的巨大库容被很多人看作是一柄悬在中国头顶上方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相似文献   

15.
1.解放军状况备战就绪,随时可以发动攻击。2台湾军方状况:台湾军方对战争爆发可能性清楚,但是对战争是否真的会爆发,何时会爆发没有准确把握,为防止突袭提高战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可以说是驻港解放军部队最为繁忙的一年——在4月下旬解放军最大的一次舰队访港和7月1日香港回归军营开放日后,在8月1日的解放军建军节,驻港部队安排了自香港回归大陆以来.首次在北京以外隆重举行的阅兵仪式  相似文献   

17.
驻伊美军在不到一周时间内以较小伤亡攻占了反美武装重要据点费卢杰。驻伊美军宣布,战斗中美军共有38人死亡,同时,美伊联军打死了1200多名反美武装分子,美军与反美武装阵亡人数的比例接近1:30。从这一点上看、美军确实取得了军事胜但是,表面的胜利留下了诸多悬疑和未知数。正如《时代》周刊军事分析专家托尼.卡龙所说,美军在费卢杰之战军事上的胜利其实难掩其在政治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19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动攻击。这场21世纪初爆发的战争.不但是先进军事科技展示的舞台.同时.美国国防部规划多年的网络中心作战在伊拉克战场进一步被验证,这标志着作战指挥管制的革命性改变即将来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新奇事”系列单元之一的《21世纪战争》节目,将带领观众目睹美伊战争中的高科技武器,了解武器何以或为战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美军如何运用新一代军事科技,赢得这场战事。  相似文献   

19.
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国防法第31条条文修正案”,要求“国防部”每年应编撰《大陆军力报告书》与《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与总预算书一同送交“立法院”,作为审委预算的参考,“国防法”的提案人“立法委员”林郁方曾是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对国际事务及军事战略学养深厚,本刊特别专访林郁方,请他谈谈提案缘起,以及对这份报告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在认为“朝鲜的军事动向是严重的不安定因素”的同时,明确提出应警惕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和不断“扩大海洋活动范围”的举动,“今后有必要关注中国的动向。”明确提出是日本自1976年开始制订《防卫计划大纲》以来的首次。对此,中国政府指出日本官方文件公开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希望日方多做有利于双方增进互信和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