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阿静 《国际太空》1994,(10):12-14
不久以后,乌克兰将在空间通信、重型火箭、遥感和军转民等方面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乌克兰从原苏联继承的军事工业基础比较先进。目前,乌克兰正在将这个工业基础。变为富有活力的民用航天和运载火箭工业。这个工业基础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兴趣,促使有关国家向乌克兰投资。乌克兰打算在开拓新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法国加强合作。美国的地球观测卫星公司表示对乌克兰的一系列海洋雷达项目感兴趣。美国波音公司和法国航空航天公司都表示对开发火箭感兴趣。尽管乌克兰在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技术比较先进,但是经济改革的进展迟…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7月3日报道,俄罗斯有意重新启动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遭搁置的空中发射项目——使用重型运输机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再由火箭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俄打算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利用俄生产的重型运输机和印尼的地面基础设施来实施这一计划。直至目前,只有美国掌握了这种空中发射技术。今年6月,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就利用大型运输机实施了一次空中发射。  相似文献   

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本刊特约航天信息资深专家,全面回顾和解读2009年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发现和进展,预测航天未来走势,欢迎广大读者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4.
田丰 《太空探索》2023,(1):60-67
<正>2022年11月2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美国太空军多颗军用卫星送入轨道,并成功回收两枚助推器。这是“猎鹰重型”的第4次发射,但距离上次发射已有3年多。同时,这也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022年的第50次发射。报道称,美国太空军对这次发射设置代号为USSF-44,具体任务内容保密。这次发射进一步验证了该火箭27发并联构型的可靠性,同时为后续多个深空发射任务积累了经验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牵头国内相关单位,采用整体锻造法成功研制出重型火箭贮箱过渡环,突破了超大直径整体锻造关键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尚属首例。这标志着重型火箭突破了目前最大瓶颈难题,为后续重型火箭研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重型火箭采用超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位于连接贮箱的筒段、前后底与火箭的箱间段之间的过渡环直径很大,是传力的关键部位,受力较集中。以往型号产品  相似文献   

6.
《国际太空》2011,(8):9-14
2011年4月5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马斯科(Elon Musk)宣布正在研制一种自人类登月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即“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并公布了火箭的相关设计细节和性能。根据介绍,“猎鹰重型”火箭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和低廉、经济的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7.
正重型运载火箭代表了一个国家更大、更远、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相继开展了第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包括美国土星-5(Saturn-5)和苏联/俄罗斯N-1火箭,80年代两国又相继研制了航天飞机和能源号(Energia)火箭,将人类的足迹从近地轨道扩展到了月球。2011年,随着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世界上已经没有在役的重型运载火箭。而为了满足载人重返月球、载人登陆火星以及地球以远深空探索需求,  相似文献   

8.
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美国的军工产品得以傲视群雄,然而在英国的单兵反装甲武器采购竞标会上,以色列“长钉”轻而易举地取代了美国“标枪”新一代步兵反装甲武器的霸主地位,美国公司以为自己推出的“标枪”在反坦克导弹技术上领先,中标只是走个过程罢了。然而,结果却出其意想之外,英国MDA公司还获准生产“长钉”,从而与以方合作向国际市场推介,那么,“标枪”和“长钉”各是什么样的反坦克导弹?“长钉”的优势又是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表面安装技术被誉为自半导体器件发明以来,世界电子工业的最大突破,所谓表面安装,是指将某些零件装配在线路板上的一种工艺,是采用微小的零件贴附在线路板的表面上,这样零件的密度将会大大地增高,产品的体积相应在地大大缩小,使用表面安装技术,可以提高制造电路板的应用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使电路板的性能更稳定,更可靠,同时也可以改进工厂中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0.
欧洲空间局始终把空间科学与探测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它在空间探测领域拥有的技术和取得的成果,与美国、俄罗斯同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韬 《国际太空》2014,(8):46-52
2013年12月5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官网报道了其旨在开发新型衍射光学成像技术的“莫尔纹”(MOIRE)项目最新进展。并公布了利用该技术的静止轨道巨型间谍卫星概念演示动画。这一事件为众多媒体高度关注。经过4年的发展,美国天机衍射成像系统的技术成熟度逐渐提高,美国鲍尔航空航天技术公司2014年5月完成了天机衍射成像系统5m口径地面样机部分衍射薄膜子镜及其支撑结构与展开连接结构的真空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2.
博引 《太空探索》2011,(10):37-39
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作技术准备,美国研制和发射了"双子星座"系列两舱式飞船,用于突破和掌握太空行走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1966年3月,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由"阿金纳"火箭末级改装的目标航天器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交会对接。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指令舱与登月舱实现了首次月球轨道人控交会对接。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陆军的FCS计划由于经费无限膨胀,以及相关的53项技术有52项并未成熟,因此整个计划可能面临取消的危机,说实在的,笔者接到这消息时也楞了一下,虽然曾经听过FCS,Futuie Combat System计划,但不太常看到相关资料,依稀记得是美国下一世代装甲战斗车辆计划,与Stiykei装甲车为基础的多用途战斗车辆族系有密切关系;而且Stiykei装甲车已经投入伊拉克进行战场测试,相关技术已经开始验证,怎么又有一堆技术成熟要取消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打算设计并制造一种新的重型ICBM。这种ICBM具备躲避美国导弹拦截器的能力。俄罗斯战略导弹力量负责人称,俄罗斯已经决定建造液体燃料的井基ICBM,以获得“更强的突破假设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2月6日-2019年6月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先后实现了3次成功飞行,为商业用户和美国空军运送卫星载荷,可靠性不断提升,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验证。"猎鹰重型"火箭的连续成功发射,对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格局、重复使用技术乃至运载火箭发展路线,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洲部分     
美国 由于技术问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半飞机和直升机都将停飞,包括198架贝尔公司生产的AH-1W“超级眼镜蛇”式攻击直升机、165架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CH-53E“超种马”式重型直升机和11架贝尔/波音公司生产的新型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在接受检查之前将停止飞行。此外,从2000年7月开始,  相似文献   

17.
苏联为了赶超美国相对占优势的空间技术,目前正在努力把载人与不载人的重型助推器研制工作同大型空间站的研制工作结合起来。它目前正在从事一项空间建造计划,其组成部分是:①土星-5级运载火箭,可把136~181吨(30~40万磅)有效载荷置入轨道;②研制重型载人航天飞机,其大小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轨道器;③研制重型空间站,到1994年末,要把同一设施上的12名字航员送入轨道;④研制轻型航天飞机,可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防部小组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报告,美国军界应该制造更好更大的火箭。但国防科学委员会认为,美国不需要制造超级火箭,到2000年也应依靠50年代的一次使用火箭技术。科学委员会是负责向国防部部长提供咨询建议的部门。委员会看到目前苏联仍保持重型发射能力。如能源火箭,它能把99.79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报告中提及1987年里根签署国家安全需要的空间为基地的星球大战导弹防御计划的重型运载火  相似文献   

19.
《通讯产品世界》是国家信息研究中心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合作,为适应我国通讯事业大发展形势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创办的大型月刊。该刊以产品、技术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与通讯行业有关的决策者、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行销和采购人员,提供最新、最深入的国内外通讯技术、产品、市场信息、行业动态、采购指南和经营韬略。其主要栏目有:内外要闻、政策规划、热门话题、视点技术、采购指南、最新商情、贸易机会、市场纵览、产品之窗……等等。该刊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可读性;质地优良,定价低廉,每期…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卫星厂商竞相开发电推进技术□□为了试验新型电推进技术,商用卫星制造商们都涌向美国航宇局,这将为大大提高航天器的机动性、延长工作寿命和增大有效载荷容量创造条件。近两年内,来自商业用户蜂拥而至的需求,加重了美航宇局刘易斯研究中心的卫星推进试验设施的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