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研究历史数据信息,制定直升机质量问题数据标准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最终将信息化手段将数据标准与信息系统融合,规范问题数据描述、采集、分析和管控等手段,提升数据利用效率,解决快速识别质量管理短板弱项,辅助决策资源部署,精准实施质量改进,实现质量问题数据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军用飞机总装阶段存在质量管控与业务流程脱节、质量先期策划不足导致的管控成本较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国际航空质量组织APQP 应用指南,改进并提出适用于军用飞机总装阶段的APQP 应用指南(MAFA-APQP),包括理论模型、核心内容以及关键要素等;以航空发动机安装为对象,验证军用飞机总装APQP 在工艺流程优...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军队体制改革,对装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我国航空装备系统构成复杂、使用条件严苛、全寿周期长等特点,从项目管理、产品复杂度、研制过程、合同监管要求等方面充分分析问题,军所双方携手与时俱进,改变监管思路,充分结合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由“堵”到“疏”,借鉴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架构牵引、流程驱动、组织协同、IT承载,开展军地一体的机载装备研制监管机制转型实践。实现项目全要素开展策划全方位考虑综合质量效益,流程信息化协同推进关难问题解决,最终实现军所高效协同管控,助力重点项目高效推进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已成为质量控制理论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建立了基于正态分布的零不合格品质量控制图,弥补了传统休哈特质量控制图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针对军机总装阶段质量风险识别与产品制造过程脱节、风险管控重点不明确等问题,结合总装以装配大纲为基础制造单元的特点,通过对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定义了风险等级系数RLC的计算方法,并给出风险评价要素的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识别的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基于模型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的质量管控使平均单机不合格数下降73.12%。所提模型的装配大纲质量风险等级评价是正确并有效的,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针对当前软件质量评价中度量元不具体、数据不易采集等问题,在分析机载软件特点和项目总体单位对软件产品质量管控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完整的、工程上易实施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工程上易实施的度量元指标构建软件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逐层计算软件质量评价模型中各级指标度量结果,最终得到软件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解决了定量评价软件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2000版ISO9000过程管理模式的要求,使用工作流技术解决过程控制问题成了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需要.本课题用UML类图表达了工作流参考模型,统一了UML活动图与工作流过程模型的概念,并根据工作流的概念扩展了UML活动图.文末,利用扩展的活动图表达了质量管理中一个典型的过程--不合格品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年的附件修理实践经验,结合先进的算法和现有数据库,针对传统飞机部附件修理中存在的生产计划不科学、工作效率不高、质量管控困难、关键技术受限等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既可以与南航其他数据库互联互通,又可以为全南航机务系统提供业务对接与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平台。该平台包含数据获取、算法分析、过程监控、难点突破和数据输出五大环节,解决了企业在附件维修与管理两方面涵盖的众多难点、痛点,有力促进了附件维修与管理工作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不合格品审理的典型案例,并对其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结合科研院所的特点,对进一步提高不合格品的管理能力,更好地构建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飞机总装生产线业务系统集成度差、装配过程不透明、异常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分层透明管控的飞机总装线数字孪生系统。基于系统需求分析,提出物理层、孪生数据层、孪生模型层、应用层4层系统架构,设计并实现面向多维数据集成的孪生数据库构建、面向透明可视的总装线数字孪生建模、面向现场异常处理的融合式分层管控三大核心功能模块。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总装生产线多层次、多维度、多角色分布远程可视监控与综合分析的管控需求,可有效提升飞机总装的数字化、透明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沈飞民机公司自成立以来,按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及中航工业集团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了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009年,沈飞民机实施了SAPERP系统,经过近3年的努力,系统已达到成熟应用状态.建立公司计划体系、物流体系和成本核算体系,涵盖项目管理、采购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业务.2012年,公司建立行政办公无纸化系统,覆盖公司大部分办公流程. 但是,如何降低生产单元的成本,有效利用产能,提高生产管控的透明度,成为公司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公司决定实施车间现场管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六年三月我们到美国对有关航空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我们在考察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经整理后,着重将企业的质量概念、质量保证文件、外购器材质量控制、不合格品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术状态管理和质量成本等作一简要介绍,供各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军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合格品管理实践,提出了应进一步开展的管理要求,探索了不合格品加严审理方法、不合格品预防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Nadcap认证审核标准的特点,对比了Nadcap认证审核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差异,阐述了Nadcap认证过程中技术手段管控质量的方法及特点。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叶片渗铝作业中推进Nadcap认证为例,在特种工艺质量管控方面对Nadcap标准、方法、理念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应用Nadcap标准进行质量管控能够为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阐述机载设备制造过程按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把图样、技术文件和重要件、关键件及不合格品管理列为质量控制重点,并给出了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大型主机厂内部质量审核不符合项平均处置周期长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德菲尔法)、鱼骨图等方法分析,发现缺乏专用纠正措施制定规则,信息化平台关键信息未显性化,纠正措施执行验证进度缺乏专人跟踪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了专用措施制定操作规则编制、信息化平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与能力提升等措施,最终促进了不符合项的处置归零。  相似文献   

17.
尚文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3):400-407
建立并持续优化我国飞机实验室气候试验的质量管控流程和方案,可以满足局方要求和用户需求的 质量审查体系。在构建实验室气候试验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气候试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通过对《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相关条款内容及制造符合性检查要求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飞机实验室气 候实验的质量管控模型。经过我国第一项重点民用飞机型号实验室气候试验10个低温科目、3个湿热科目对 试验机3大系统8类结构或分系统进行气候条件下的功能、性能考核,试验项目全寿命周期未出现质量问题, 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充分性和符合性,为局方后续介入型号验证试验审查提供实践支撑,对我国气候实验室 科研技术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工序质量控制实施不合格品统计管理采用“PDCA”循环模式运转,对保证产品质量维持,促使质量改进和质量提高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向航空智能制造的DT与AI融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隋少春  许艾明  黎小华  刘顺涛  黄伟 《航空学报》2020,41(7):624173-624173
针对航空装备复杂制造场景下制造过程管控维度多尺度大、制造资源组成复杂性高、质量问题跟踪定位难度大等问题,结合数字孪生(DT)与人工智能(AI)技术特点,开展了面向航空智能制造的DT与AI融合应用研究。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应用现状,系统性地阐述了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机理,分析了支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航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的AI控制中心构建涉及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加工制造过程自适应控制、智能车间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制造过程资源调度与优化决策、产品智能质量控制等应用场景,为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在航空智能制造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民航解决订座系统2000年问题获得突破TheY2KofChina'sCRSSolved被人们喻为“千年虫”的计算机2000年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国内较早运用大型计算机系统并已实现较高信息化的民用航空业也不例外。备受人们关注的民航计算机订座系统2000年问题解决方案巳经通过用户测试。目前,中国民航的订座、离港、货运、飞行保障以及票证结算等等方面无不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民航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为飞行安全提供了保障,有力地促进了航空运输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民航计算机系统2000年问题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