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某型机载设备支架零件为例,研究一种提升航空薄壁类零件加工质量的措施方法。通过受力分析,结合零件的特点,提出采用粘接装夹代替传统机械装夹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加工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提升航空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提供了一种方法或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小薄板类零件装夹定位困难、毛刺去除难度大的工艺特点,提出"压板压装坯料+微型夹具固定零件"的微型组合装夹方法,设计三件套微型组合夹具,并提出一种毛刺转移方法,有效解决了微小薄板类零件的装夹及去毛刺难题,提高了微小薄板类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支架零件立卧加工的改进研究,对传统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选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轴承孔及安装槽,保证了轴承孔及安装槽的一致性;增加工艺定位孔,采用双圆柱销定位,解决支架的装夹定位问题.此方法改进可大幅缩短支架加工时间,提高零件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型机板件在数控加工中的研制生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实现各种长板件类结构零件装夹定位、刀具及其参数、加工方案及程编策略.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加工长板类零件装夹和定位时出现的零件变形、让刀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钛合金蒙皮和蜂窝类零件数控加工特点并结合切削试验,对上述两类零件加工中的刀具选择、装夹定位和编程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新型钛合金薄壁结构件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机蒙皮零件的柔性装夹及数控铣切技术,主要是一种蒙皮类零件数控加工轮廓的铣切方法研究。飞机蒙皮类零件数控加工铣切轮廓时的典型特点为零件薄、曲率大、易振颤。解决振颤的措施主要有防振颤装置和特殊的数控铣切方法。最后,对飞机蒙皮零件的镜像铣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薄壁盘与薄壁筒类零件是车工生产中典型的两类薄壁零件,由于壁薄刚性差,加工中容易出现变形、振刀现象,加工质量难以保证。本文通过以薄壁盘类零件某壳体盖和薄壁筒类零件某壳体为例,分析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探讨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加工人员通常根据工艺规程完成零件的加工装夹,缺乏专门的加工装夹过程指导性文件,易导致装夹信息表达不直观,产生工件和夹具错装、漏装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cnomatix和3D PDF技术的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3D PDF开发了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模板,并基于Tecnomatix开发了零件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然后将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产生的XML文档和Tecnomatix生成的装夹过程动画导入到可视化模板中,最终生成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可实现二维信息与三维装夹动画的实时交互响应,提高零件加工装夹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起落架轮轴表面喷涂碳化钨涂层后可提高轮轴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是受超声速火焰喷涂工艺方法的限制,喷涂碳化钨的轮轴必须通过磨削工艺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然而轮轴的弱加工刚性和涂层的高耐磨性导致磨削过程中易产生让刀、颤刀等现象,造成零件磨削质量不合格。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四种精磨工艺参数对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然后研究装夹工具和磨削策略对于零件圆柱度的影响;最后加工并收集15 件轮轴的各段外圆尺寸并计算其过程能力指数。结果表明:选择高砂轮线速度、小切深以及适中的砂轮轴向进给速度与工件线速度可以获得粗糙度为0.4 μm 的零件表面,增加装夹工具的夹持长度和刚性并采用“粗磨—精磨—光磨”策略可保证零件外圆的圆柱度不大于0.01 mm。轮轴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不小于1.33,验证了整个磨削工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薄壁隔框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加工变形大、表面质量差、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薄壁隔框类零件的材料、结构分析,合理选用数控机床、刀具、装夹方式,结合数控加工特点,运用高速切削技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空接头类薄壁件,采用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提出以加工过程中零件平均应力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工件装夹优化模型。该方法优化后所得平均应力与实验所得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这是一种有效的夹具装夹优化方法,对改善加工变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喷嘴类零件精密磨削的工艺难点,分别对喷嘴类零件的材料特点、加工精度、表面及特殊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零件结构优化磨削工艺次序及切削方式,合理选择工艺基准及顶紧力,研制专用装夹工装及修整砂轮外形。结果表明这些磨削工艺方法能够满足喷嘴类零件精密磨削的加工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铝合金薄壁通壳体零件为例,对工件的定位、装夹、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薄壁通壳体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颤振、变形、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等问题,并大幅缩短了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材料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文章介绍了以铭合金为材料的薄壁圆盘类零件的结构和加工特点等,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装夹定位、加工刀具、切削方法、稳定处理等方面减小了铝合金加工变形,解决了高精度薄壁圆盘类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加工超高强度复杂箱体类零件的过程中,研究其加工工艺,明确编制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装夹定位方案、有效利用车间资源和切削刀具、分析件热后的变形规律并加以控制、设定合理的切削用量、引入曲线插补优化刀轨是保证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并不能做到对零件装夹的信息化数据进行控制和追溯,可能在零件装夹过程已经出现问题。Delcam在机检测技术实现航空航天产品数控加工质量自动化,是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字化手段使数控加工从装夹到数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全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以大批量数控加工的航空结构件生产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干预环节集中化、数控加工过程自动化的理念,探索利用矩阵式数控加工进行多零件同时生产的应用方案。多零件集中装夹,通过系统自动读入每个零件的加工原点,自动调用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相同(或不同)零件数控加工,在充分利用机床工作台面的同时,解决了批量生产过程中零件频繁装夹、找正、换刀和频繁调用加工程序的难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复杂薄壁工件是航空发动机中的一类关键、重要零件,如何抑制因其弱刚性、材料难加工、强时变特征导致加工过程产生的变形和振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夹具的合理布局及提升装夹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加工振动。目前,夹具系统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制约智能加工技术实现的主要瓶颈。研制能够自适应薄壁零件复杂工况的夹具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从工件-夹具动力学建模,夹具布局优化、夹紧力优化以及目前自适应夹具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为今后自适应夹具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新机研制过程中设计更改频繁,导致机加夹具修改工作量大。为提高机加夹具设计对航空发动机零件设计变更的响应速度,基于产品主模型思想,提出了一种工序模型驱动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变型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的设计特点,明确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结构与机加工序模型装夹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通过设计同构零件装夹特征映射算法,将工序模型与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中的装夹特征自动关联,实现工序模型与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之间的设计参数联动;针对夹具结构中各类元件的资源特性,给出了不同类型夹具元件的变型策略,以提高夹具变型设计中各类元件资源的重用水平。最后,以铣削机匣外型面的夹具为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镜像铣工艺主要用于飞机蒙皮零件下陷区及轮廓、孔的铣切。目前国内镜像铣设备采取的装夹方式对于大尺寸弱刚性薄壁蒙皮的变形和振颤抑制能力有限,导致蒙皮的厚度加工质量不理想。文章立足于大尺寸薄壁蒙皮镜像铣加工试验,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提出辅助工艺措施并进行验证,对产品的质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为同类型产品的镜像铣加工及试验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