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磊 《太空探索》2012,(10):22-23
8月25日,世界首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刚刚度完82岁生日后的第20天告别地球,我想他的灵魂一定是重返了月球。阿姆斯特朗长着一付天生的笑脸,他的笑总是令人感动。调皮和勇敢的笑先开飞机后开汽车的小狂人1930年8月5日,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西部沃帕科内塔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你想过什么时候人类能够像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那么轻而易举地到遥远的星球去旅行?你信也罢不信也罢,科学家现在很严肃地看待虫洞、时空扭曲和太空引擎这些概念。但要把这些幻想转化成现实就需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力、速度和能量。尽管我们还不知道是否能够实现这些突破,但我们至少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1969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而另一位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也紧随其后,踏上了"华丽而苍凉"的月球表面。与性格稍显内向的阿姆斯特朗相比,另一位航天员奥尔德林则显得较为外向,属于霸气外漏的类型。没错,奥尔德林确有一大笔骄傲的资本: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太空航空学博士学位;他所研发的技术,比如航天器的对接技巧,是美国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24日,美国国务院抗议俄罗斯一些公司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将一些敏感的军事器材卖给伊拉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莫斯科一家公司出售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设备。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研制压制不同无线电系统的干扰器,其作用对象包括战斗机和炸弹上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美国政府更指控,俄罗斯的技师正在巴格达协助建立干扰GPS的系统。由于这套系统很复杂,俄罗斯技师还协助伊拉克操作。  相似文献   

5.
月球饭店的开张 早在60年代后期,美国宇航局顺利地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曾一度唤起了人们到月球旅行的梦想。特别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踏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对阿姆斯特朗来说,这只是微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一成功使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实业家们受到了极大鼓舞。提出了到月球去开创事业的宏伟设想。经营大规模饭店的希尔顿饭店总经理帕隆·希尔顿在美国宇宙学会的讲演中大胆地提出了准备将来在月球建造希尔顿饭店的设想。 遗憾的是.进入70年代后,美国宇航局突然中止了月球的开发计划而转向航天飞机的研制。直到  相似文献   

6.
<正>格里格·维勒最近是卫星通信界的名人,他不但启动了O3B这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中圆轨道通信星座,还在努力打造One Web(下称"一网")全球低轨道通信星座。这两个星座都着眼于全球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全覆盖。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这样想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动手去做的人,不过却可能是第一个成功的人。从计算机零件起家维勒是标准的美国人,他出生在波士顿,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保险诉讼律师,母亲则对他百般宠爱。维勒在  相似文献   

7.
蒋迅 《太空探索》2014,(8):46-51
<正>航天员,一个大学生的梦1962年,马希米诺出生于纽约市东的佛兰克林广场的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他的祖父母在20世纪初移民到了纽约。小马希米诺就在纽约长大。当他七岁那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航天,阅读与航天员有关的故事。那年的万圣节,他穿了一身航天服高高兴兴地出去要糖  相似文献   

8.
人们纷纷议论的外星人(飞碟乘员、小绿人、大头人等)到底到过地球没有?他们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大约在80年代初,时波先生就从北京给法国的飞碟研究学家让·西迪去过信,询问鱼木星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鱼木星是否真的存在?让·西迪先生给他的回信...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天文学家,她为了理想远赴他乡,她开创性地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为人类解开了恒星成分的真面目。她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她,就是塞莉西亚·佩恩·加波施金。到哈佛去塞莉西亚·佩恩1900年出生于英国白金汉郡文多尔,是艾玛·艾伦那和爱德华·佩恩3个孩子中的一个。爱德华是一位律师和历史学者,1904年莫名溺死于一条沟渠中,那年塞莉西亚只有4岁。母亲艾玛来自  相似文献   

10.
夜听哭泣声我绝忘不了我们搬进这座房子的第一天。那是我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离婚后,被迫离开我美丽的家,且必须出去工作才能养活我和儿子。现在儿子奥斯汀与我相依为命在一起,因为阿兰在法庭里赢了一切。他的律师证明了是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切,他甚至还怀疑奥斯汀不是阿兰的儿子。我是心碎离开法庭的,我与儿子奥斯汀不得不搬到了一座老房子里去住。当我和儿子奥斯汀来到那老房子前时,他放下车子什么话也没说,站在那里长时间地看着那房子,然后向前门廊走去,我知道他受到了伤害。我们进去开始收拾房子,直到午间我们才收拾好,奥斯汀…  相似文献   

11.
蒋迅 《太空探索》2013,(5):42-43
今天,我想讲一个从职业美式足球运动员到美国航天员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他的背后体现了美国航宇局的一种文化。他的名字是利兰·D·梅尔文。梅尔文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一名航天员。虽然他小的时候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记得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但他没有觉得自己要走上那条路。甚至在已经进入航宇局工作之后他也没有想到过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可以说他走上这条路是他对自己兴趣的发现更新与一连串的机遇的结合。应该说,梅尔文在童年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一步步走下登月舱的扶梯,终于踏上月球的泥土,实现了人类登陆月球的梦想。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完成这项登陆月球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1955年,大连工学院的王希季副教授如往常一样把头发梳成三七开,换上一身新式中山装,准备和妻子聂秀芳一起去上海工作。不久后,他主持了新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1955年,梁思礼博士去越南援建"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这是他到邮电部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从越南回来不久,梁思礼随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一起,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阿波罗登月计划,人们至今不会忘记阿波罗11号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虽然它远在38万公里之外,却如同就在眼前一样清晰;也会清楚记得他那句"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名言,虽然事隔近半个世纪,却依然那么振奋人心。至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许多人可能就说不上什么了。其实,航天员踏上月球仅是一个开场,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  相似文献   

15.
阿里安航天公司和国际发射服务公司这两大商业发射服务商的老板近日均表示,他们相信其所用俄罗斯火箭会通过质量保证措施来防范过去5年里围绕俄几项航天计划的工艺质量缺陷。这两家公司2011年都不得不去应对俄政府发射任务失败的影响。这些失败涉及到阿里安公司经销的联盟号火箭和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经营的质子号火箭。  相似文献   

16.
小熊座     
《飞碟探索》2012,(4):59
星座资料拉丁名:UrsaMinor所有格:Urase Minoris缩写:UMi赤经:14.7800H赤纬:74.3600°面积:256平方度大小:第56最佳观测月份:5月—6月星座故事传说小熊是大熊卡利斯托的儿子阿卡斯的化身。卡利斯托被天后赫拉所害变成一只大熊。阿卡斯长大后成为一名猎手。这天,卡利斯托在森林中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她忘记了自己已经是熊身,准备张开双臂去拥抱自己的儿子。但阿卡斯不知道这只大熊是自己的母亲,正想用长矛去刺。恰好天神宙斯看见了,怕他伤害自己的母亲,就将阿卡斯也化为一只小熊。阿卡斯一变为小熊,就认出了在他面前的妈妈,母子俩幸福地抱着、笑着。于是宙斯就把母子俩都升到天上,化为大熊座和小熊座。但赫拉却非常恼怒,命令海王不让他俩到海里去沐浴休息,还派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又将有三名贡献卓越的航天员加入到美国航天员名人堂,他们分别是:曾参与展开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查尔斯·博尔登,参加过第四及最后一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测试飞行的亨利·赫斯菲特以及指挥第一次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布鲁斯特·肖。美国航天员名人堂于1990年成立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蒂图斯维尔,隶属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它多年来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了人类太空飞行的历史并且展示了大量的航天员的私人珍藏。自名人堂成立至今,已有80多位航天员相继加入,这其中包括: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第一位登上太空的美国女航天员萨丽·赖德,她同时也是第一位被收入美国航天员名人堂的女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6月28日下午,罗贝特骑着摩托车去了"木质头颅"现场。当他走入首先形成的"凯尔特十字"圈时,他再次注意到一种"能量"的存在;于是他到后面形成的"思想泡沫"圈中,并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到"凯尔特十字"圈里,并在圈中心发现了更多的白色粉末。罗贝特很清楚当他下午第一次到这个圈时并没有看到这些白色粉末,而且在他发现这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宇航局为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选定了9家公司。这些公司未来将有资格拿到向月面运送有效载荷的合同。美宇航局将购买这些厂家商业月球着陆器上的空间,用于运送科学仪器和其它有效载荷。本次入围的公司既有洛·马这家航空航天业巨头,也有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生物全息论与圣经黄尔拱我国著名学者张颖清教授创立的生物全息理论认为:生物体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譬如小指的一块骨头,都具有整体生物的全部信息。隔不几年国外科学家从培养的一小块棉花叶片中竟长出棉花纤维来。另一位科学家发现生物不断地向他管辖的部分发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