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联的航天运载器除了一种于1977年发射后停止使用外,其余6种可用不同上面级的基本型号目前仍在继续服役。这些运载火箭为苏联的科研、民用和军用航天发射提供了极为可观的发射能力。它们每年向低地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重量超过了450吨,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20次飞行的总运输量。这些火箭的可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2019年5月3日发布"国安航天发射"(NSSL)计划第二阶段"发射服务采购"(LSP)项目的正式招标文件,将在2020年向两家本国发射服务商签发合同。相关厂家需在8月1日前提交投标方案。NSSL计划最近刚由原"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更名而来,由空军和国家侦察办公室主管。更名后的该计划不仅可选用一次性使用火箭,也可选用可重复使用火箭。除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了韩国航天运载器-1(KSLV-1),又名罗老号运载火箭。继前两次发射失败后,此次发射对韩国尤为重要。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罗老号运载火箭因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而得名。该型火箭为两级轻型运载火箭,于2002年开始研制,研发成本约4.71亿美元。火箭总重约140t,总长约33mm,箭体直径2.9m。火箭第一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单台RD151发动机,推力为1 670kN,比冲338s。第二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KSR-1发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2月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的"猎鹰"重型火箭,这是30年来全球研制并发射的最强大的航天运载工具,运载能力是我国现役"长征"5号火箭的2倍多。我们并不否认中美航天实力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源自两国航天发展脉络与发展环境的迥异性,但绝不会为此动摇传承和发扬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积聚"八大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提升、建设航天强国的初心。  相似文献   

6.
《火箭推进》2004,30(2)
NASA已开始多项研究以决定是否将需要一种新型大推力上面级火箭,作为新的月球及火星飞船的推进系统。这是布什总统提出的新的美国航天政策的一部分。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在今年底决定运载火箭的大小及运载能力。这种火箭必须能够适用于布什提出的新的航天计划下的有效载荷的发射。这项决定与NASA 在1962年所面临的选择相似,当时曾提议研制新的火箭发射阿波罗飞船及其组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6,(5):47-48
航天国际服务公司(SIS,俄乌合资公司)和海射公司已宣布赢得用“陆射”系统为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发射“阿莫斯”3通信卫星的合同。发射定于明年第四季度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陆射”系统是海射公司和航天国际服务公司的合作项目.使用由海射型天顶3SL三级火箭改进而来的天顶2SLB二级火箭(低轨运载能力13吨)及天顶3SLB三级火箭(静地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3.6吨)。天顶3SLB已在去年得到了“泛美卫星”(PAS)11和“地平线”2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发射时间均在明年。“阿莫斯”3由以飞机工业公司建造,载有15台Ku波段和Ka波段转发器。具有固定和可控波束.将定点在西经4度轨位。用于向欧洲、中东和美国东海岸提供通信服务。寿命12年。  相似文献   

8.
简讯     
印度努力发展航天产业 印度正在广泛利用国内工业界的力量,努力开发国内航天产业。例如,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将从印度工业界购买换能器,这佯能使航天技术变成商品。过去10年间,ISRO向工业界转让它开发的技术有180多项。印度航天研究组织的卫星中心制造的Insat 2A通信卫星在6月份用阿里安火箭发射,Insat 2B和印度遥感卫星也在这个中心制造。最近,印度建成了极轨卫星运载器的发射服务塔,预定在1993年初进行首次发射服务。极轨运载器将在90年代中期把印度的遥感卫星送入极轨道。5月20日印度用它自己的一种加大型运载器(ASLV)把一颗小型科学卫星送入轨道,以测量伽马射线爆发情况。印度还有设备完善的发射场和试验台以及一个大型固体推进剂生产厂。这样,印度已拥有卫星制造厂、发动机试验台和发射场等各种配套航天设施。(谢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2):25-2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运载火箭2010年12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斯里哈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升空.执行“静地星”5P卫星发射任务。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偏离飞行路线.后被实施自毁。画面显示.火箭残骸落入发射场附近的孟加拉湾。此次失败是GSLV火箭年内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给了印度航天计划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1,(8):18-21
印寻求用国外火箭发卫星近日,印度航天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故障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并确定了火箭设计所需的修改。GSLV火箭2010年接连两次发射失败。故障调查委员会在其最终报告中说,他们未发现GSLV火箭的基本设计有任何缺陷,  相似文献   

11.
子力 《中国航天》2000,(9):12-13
质子号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之一。去年7月和10月,该火简明因发动机制造质量不过关而两次发射失败,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也使有关方面更加担心已推迟很久的国际空间站恒星号服务舱能否尽早由这种火箭送入轨道。今年2月,经过3个多月的故障调查和技术改进,质子号火箭终于恢复了发射,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频频施射 到7月 12日恒星号舱升空,质子号火箭在恢复发射后的5个月内已连续发射8次,其中在从6月24日到7月 12日的短短18天内就发射了4次,证明了这种火箭及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强大的航天发射实…  相似文献   

12.
日本正在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心新建的设备中进行先进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火箭系统将使日本在21世纪具备发射大型新卫星的能力。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分别管理角田地区的两个研究中心的各项火箭试验活动。H-1和H-2火箭用的氢氧发动机是这两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日本航天飞机所需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和21世纪的重型运载火箭用的空气冲压—火箭发动机的各种新技术也正在  相似文献   

13.
雷击飞行器事件与美国航天活动的发射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雷击飞行器事件 雷电是造成航天活动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人类自从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相继发生了数次雷击飞行器的重大事故,已公开报道的有: 1969年11月1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号发射台发射土星5号火箭。当火箭及其运载的阿波罗12号飞船穿过无闪电的带电云层时,意外地相继遭到两次雷击,造成电子系统失效。  相似文献   

14.
正在去年5月首飞未能实现入轨之后,美国和新西兰小运载厂家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低成本小型运载火箭1月21日在位于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欧尼努伊站的1号发射设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试射,并为两家用户部署了3颗立方星。这是从新西兰进行的首次成功的航天发射。此前一天的发射尝试因有船只误入禁区和天气转差等原因而取消。  相似文献   

15.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1):147-148
正长征五号、七号火箭将在2016年首飞据《中国航天报》2016年1月20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近日表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将于2016年首飞。目前,长征五号正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进行合练,长征七号正在生产中。据了解,长征五号是中国目前研制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高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t,地球同步转  相似文献   

16.
韩国教育科技部7月23日称,由于由俄方提供的助推火箭和其它关键部件运抵时间推后,该国首次运载火箭发射可能推迟到2009年。该部计划在8月份同俄有关部门磋商具体发射时间。正在由一家当地公司建造的发射台建设工作也出现了延误。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1的该型火箭采用由俄方提供的第一级。首次发射用的该级火箭原定7月份运到韩国,现已推迟。俄联邦航天局已提议将发射时间推迟到2009年一季度过后。根据韩俄双方2004年签订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18.
法国已拟定阿里安火箭的改型计划。除了计划在1983年中期投入使用的Ⅱ型、Ⅲ型外,目前还在加紧进行Ⅳ型和Ⅴ型的方案论证。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阿里安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发射费用,提高适应性,扩大应用范围。目的是增强阿里安火箭同航天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将公布新的航天发射政策美国政府不久将公布其新的航天发射政策,规定由国防部对美国的一次性火箭进行改进,同时由美国航宇局开发包括单级入轨飞行器在内的新的运载技术。国会、国防部和航宇局官员对美国即将就加速其停滞不前的航天运载现代化工作作出决定表示了欢迎...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0,(8):27-29
<正>韩国于当地时间6月10日17时01分(北京时间16时01分)在罗老宇宙中心进行了"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1的第二次发射,但火箭于起飞137秒后即与地面控制部门失去了联系。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随即表示,火箭失去联系前已在起飞55秒时突破了音障,故障原因正在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