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航天任务的发射及早期轨道段,由于有应急指令发送以及定初轨的迫切需求,能否快速、稳定、可靠地完成测量船对目标探测器的双向捕获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本文介绍了常规地球卫星任务的测量船统一测控设备双捕流程,分析了该流程不适用于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原因,并针对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器的测控需求和器上应答机特点(由S 频段发展为X 频段,由模拟应答机发展为数字应答机) ,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测量船双向捕获策略,即对模拟应答机采用多普勒预置情况下的三角波扫描法,对数字应答机采用常数多普勒预置法或拐点平滑扫描法。文中提到的策略在我国嫦娥五号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地测控对接试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将在任务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In an era of unprecedented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and ambitious space exploration goal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has become a key driver of progress. China’s kind and peaceful invitation to engage in collaborative venture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ILRS) and deep space exploration project present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to respond with constructive contribution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domains. This article aims to illuminate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becomi...  相似文献   

3.
深空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深空探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对深空探测的五个重点领域-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水星和金星探测,巨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小行星及彗星探测的进展和探测成果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根据国际上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目前深空探测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系各类天体,探讨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深空探测的重点是月球与火星,而对巨行星的卫星,小行星与彗星侧重探测水体与生命活动信息,探讨太阳系生命的起源与变化,我国深空探测近期应以月球探测为主导,取得突破性进展,筹备火星探测的预研究,选准科学目标,水星与金星、巨行星的卫星和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不是深空探测的主潮流,可适当参加国际合作,以期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空间机构将月球和深空探测作为未来空间探测的重点。未来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其面临的动力学环境也更加复杂。文章分析了月球和深空探测过程中所面临的动力学问题,介绍了现有月球和深空探测中主要动力学环境试验的情况,最后提出了未来月球和深空探测所面临的动力学环境模拟挑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深空探测是人类对月球及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的探测活动。它通过对月球、太阳、太阳系内地球以外行星及其卫星、小天体和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等的探测,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太阳及小天体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灾害性影响.太阳系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二、国外月球以远深空探测的最新计划 进入21世纪,各航天国家和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月球以远深空探测长远发展计划,深空探测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到目前嫦娥二号已经安全运行了200多天,圆满完成了探月使命。6月9日17点10分,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轨道,飞向第2拉格朗日点继续进行探测。它的新任务是什么?记者请有关专家给予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47-47
2007年10月30日,NASA副局长里克·吉尔布雷希称,美国正在为“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设计下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以及配套的战神-Ⅰ运载火箭,目前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下一阶段,NASA将重点开发登陆器系统,负责把宇航员及货物投放到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9.
简要描述深空探测的发展态势(月球探测、火星探测);21世纪初空间科学和空间探测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开展空间探测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月球基地建设,载人火星飞行;并提出2020年前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0.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天医学工程问题关系到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人员生存及健康。文章从人员长期生存的生命保障、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人员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人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后续深入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参考。最后,以载人月球基地任务为案例,提出了生命保障、变重力防护、辐射及月尘防护、生理及心理健康监测及维护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伟 《中国航天》2023,(6):23-27
<正>当前,中、美、俄等航天先进国家均在积极推进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这种积极性不仅表现在各国月球探测工程任务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并不断向前推进,也表现在任务各层级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和扩展。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影响逐步扩散到全球其他地区,特别是像西亚等航天新兴国家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6,(5):98-104
介绍了美国以《战略规划》和《科学计划》为主线的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管理体制,并综合NASA 2011—2017财年的预算申请文件,分析了NASA 2011—2021财年的预算发展情况和未来走向。介绍了NASA的各类深空探测活动和研究计划,包括"发现计划"、"新疆域计划"、"月球探索计划"、"火星探测计划"、"外行星计划"和"行星科学研究"等。研究了NASA深空探测活动的投资重点和投资策略,指出在深空探测领域,美国不仅制定了长期、连续且稳定的深空探测战略规划,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预算管理机制,保证了研制经费的持续投入,不断支持未来探测任务所需先进技术的概念研究和预研攻关,全面发展深空探测能力,确保了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文章提出启示和建议,可为我国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制定和预算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套用于深空探测的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在综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研究进展、讨论这套体制中的关键特征技术的同时,文章利用飞行在地月平动点L3/L4/L5的晕轨道上的中继通信和跟踪卫星,建议了一种超长距离干涉测量(ELBI)技术.探讨了ELBI技术对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进行增强的可能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拟于2019年4月在中国北京市举行"月球和深空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深化交流合作,携手促进月球和深空探测发展",会议旨在交流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最新成果与前沿发展,打造国内外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月球和深空探测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深空探测任务中广泛采用的测距体制为宽带转发模式,这种体制在转发有用测距信号的同时将上行信道噪声也转发下来,导致星上功率利用率降低。若采用再生伪码测距体制,则避免了转发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星上的功率利用效率,因而代表了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测距体制的发展方向。CCSDS于2009年3月发布了伪码测距的蓝皮建议书,提供了伪码测距的国际标准。介绍CCSDS建议的伪码测距体制,研究其捕获和跟踪性能,并讨论其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深空探测技术作为人类保护地球、进入宇宙、寻找新的生活家园的唯一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深空探测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我国在近年的深空探测活动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后续还将实施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太阳边际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深空探测任务中因为探测器距离地球遥远,通信时延长且测定轨难度大,因此使得地面飞行控制异常复杂且困难重重。地面飞控中心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必须要在地面进行充分的验证,而在验证过程中,使用飞控模拟器是常见且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  相似文献   

19.
深空探测是指“对大于等于地月距离的天体开展的探测活动”。一般不包括地球轨道的空间探测。而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空间探测发展规划和计划中.则统一简称为“空间探测”。  相似文献   

20.
庞丹 《中国航天》2020,(8):10-13
<正>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正式实施。由此,中国深空探测迈出崭新的一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发射升空后将经历7个月左右的长途跋涉,突破极其遥远的距离,到达火星,并开展环绕和巡视探测。人类为什么要向火星进军?探索火星将会带来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天问"一号担负着什么历史使命?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带着一系列问题与思考,走近"天问"一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