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不同时长睡眠剥夺对注意警觉功能的影响,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选取27名志愿者进行了睡眠剥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分别在清醒状态下、24 h完全睡眠剥夺后、36 h完全睡眠剥夺后完成精神运动警觉性(PVT)任务,同时采集脑电数据。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睡眠剥夺前后P2、P3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研究表明,24 h睡眠剥夺和36 h睡眠剥夺造成了个体警觉功能的下降,个体完成PVT任务时的P2波幅显著下降(P<0.05),P3波幅显著下降(P<0.05),P3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24 h睡眠剥夺后P2、P3的波幅和潜伏期与36 h睡眠剥夺后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完全睡眠剥夺会影响个体的注意警觉性,警觉注意力并非会随着剥夺时间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睡眠剥夺24 h后,个体的认知能力进入一个平台期,个体认知能力急速下降,大脑采用了代偿的活动模式以保证正常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飞机单程长距离飞行的技术难题正在解决,在长时飞行复杂变化环 境和高认知负荷情况下,睡眠剥夺对飞行员的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的影响。本文从睡眠剥夺对主体认知机能的 影响分析切入,分析睡眠剥夺对感知注意能力、执行功能的影响,结合飞行员飞行认知需求,总结相关研究的实 验方法与研究结论,并从感知、决策与执行三个方面分析睡眠剥夺对飞行员所致的影响,指出睡眠剥夺对飞行 员认知决策的研究方向,对长时飞行条件下的驾驶舱总体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过程中熔池行为,以316不锈钢粉末为对象展开激光选区熔化试验,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时不同的扫描方式对成形件内部缺陷、微观组织以及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层片分区短线扫描成形可以有效地控制成形零件内部的气孔缺陷;与无分区长线扫描相比,采用分区短线扫描后零件内部组织呈现明显的柱状且晶粒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4.
从分区扫描可以有效降低激光沉积成形大尺寸结构残余应力的工程经验出发,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可以模拟成形过程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分区扫描方式对激光沉积成形钛合金T型接头温度/应力演变过程、监测点热循环曲线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力与残余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T型接头上缘条与基板接触的4个外角点上,与分区扫描方式无关;分区扫描对T型接头外角点与短边外面中点影响较小,对于内部节点、内角点与长边外面中点的热循环曲线及热应力曲线有一定的影响;分区扫描对残余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沿指定截面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最大残余应力幅值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实时多分区操作系统两态访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不同程序的特权,嵌入式实时多分区操作系统使用系统态和用户态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介绍系统态和用户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嵌入式实时多分区操作系统中系统态和用户态互访,提出了系统调用、虚中断和共享数据区三种可行的访问方式,并针对三种访问方式给出了实现方法。这三种访问方式使用方便、灵活,能够有效地解决多分区操作系统两态互访问题。  相似文献   

6.
姜长磊  董刚  吴锦涛 《推进技术》2021,42(4):765-775
考虑基元反应条件下的爆轰波精细结构的数值模拟计算量巨大,发展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计算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Ma马赫数为7的H2/O2/N2预混气来流形成的斜爆轰波为数值模拟对象,研究了一种基于并行计算架构的用于加速化学反应计算的建表算法的计算性能,考察了不同建表策略和不同并行分区数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文采用的建表算法能够很好地再现斜爆轰结构,其计算精度不受建表策略和并行计算分区数量的影响;而算法的计算效率则取决于不同分区对应的数据表之间操作的同步性,其中,数据表中节点数据的取回率和数据表设定的尺寸上限都会影响数据表操作的同步性。本文采用的TP和PLP两种建表策略的计算结果表明,TP策略数据表中节点取回率高于PLP策略,故计算效率更高;而计算分区数量越少,则分区对应的数据表尺寸上限越大,数据表的同步性就越好,计算效率也越高。上述研究为发展适于气相斜爆轰波数值模拟的高保真和高效率的计算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翼无尾布局飞机开展了基础翼型研究.归纳了飞翼布局翼型的设计特点和研究进展,提炼了飞翼无尾布局复杂的气动设计需求,总结了其展向气动分布特点,根据不同分区提出了翼型气动设计要求,并建立了分区翼型设计模型,形成了飞翼布局分区翼型系列.由于传统翼型设计模型未能考虑横流效应,导致翼型设计结果应用到三维布局上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提出了"全局+局部"的翼型多学科设计方法,根据飞翼布局分区翼型气动设计要求,建立了基于分区翼型设计模型的高效代理模型全局优化设计与三维布局环境下多剖面翼型局部优化设计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这种"全局+局部"的设计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满足飞翼布局分区多剖面、多种性能要求的翼型设计,有效提高了设计翼型的性能与设计效率.最后以类X47-B布局为例,进行了翼型系列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普通单目监控视频无法得到视频中目标深度信息的问题,以及人体目标在视频画面中因大小变化而不能被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双目视觉测距进行视频中人体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的算法。算法可以根据人体目标在视频画面中的大小,按全部人体、人体的肩部以上区域、人脸的顺序进行检测,并显示被检测出的区域相对于摄像机的距离。完成在视频画面中标记检测区域,并显示检测区域和摄像机之间距离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高度综合化、模块化的要求,在高安全实时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分区(Partition)的概念。分区是运行于一个处理机模块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或子系统),这些应用程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隔离,互不影响。分区操作系统根据预先定义的主时间框架内的时间窗口调度相应的分区,在分区的时间窗口内,每个分区按照分区内自己的调度策略调度分区内的进程。分区内的进程有周期进程和非周期进程两种类型,每个进程具有截止期属性,周期进程除了截止期还存在周期属性,当进程发生截止期超时或周期超时,操作系统需进行相应的超时处理。本文着重讨论符合ARINC653要求的时间分区的一种设计及实现方法,包括分区时间调度,进程截止期管理,周期进程调度,以及时间事件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温度要求,需要在返回舱外壁喷涂S781热控涂层.若采用分区喷涂的方式,在搭接区域会出现色差.本文对S781热控涂层搭接色差进行了特性分析,并进行了不同温度、间隔时间和基材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色差是由于分区喷涂间隔时间大于涂层的表干时间引起的.分区间隔时间为1 min时没有色差,间隔时间越长,色差越明显;温度较高时,表干时间变短,色差更明显,且会出现大颗粒现象.将喷涂温度控制在20℃左右,分区间隔时间小于2 min,可以有效的减弱或控制色差.提出了一种返回舱热控涂层喷涂改进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弱色差.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IMA的网络分区方法及其实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晓杰  何锋  熊华钢  刘成 《航空学报》2013,34(1):112-120
 针对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体系结构,在时间、空间分区以及带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分区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模型、消息模型、流量模型及调度模型。利用网络演算方法,推导了航空电子混合消息集在网络分区下端到端(ETE)延迟的计算公式;搭建典型网络,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网络分区与带宽分区的实时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网络分区下两条硬实时数据流的延迟较带宽分区分别降低了33.5%和74.2%;而弱硬实时与软实时数据流的延迟增加约30%。最后通过OPNET仿真对理论分析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网络分区方法符合分布式IMA的分布式架构要求,并满足了系统混合关键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特征趋势分区Gauss伪谱法解再入轨迹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呼卫军  卢青  常晶  周军 《航空学报》2015,36(10):3338-3348
针对强约束下的滑翔再入轨迹规划问题,采用基于特征趋势分区的Gauss伪谱法将连续最优问题转换为多个并行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对其进行求解。针对传统拟谱方法在处理状态受限时,非平滑最优控制解难以收敛的问题,引入Sobolev空间证明了分区并行的收敛性和一致性。基于Letts准则提出了非连续特征趋势提取方法,通过分析离散点配置导数进行了可变分区的迭代设定,并结合导数变化趋势给出了各分区的动态配点数。利用不同阶次的多项式进行精度逼近,保证了在考虑多项强约束条件下弹道规划的可行解获取。结合状态分区的策略进行离线状态的分解,提高了计算效率。最终针对典型的再入应用进行了轨迹规划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应对多种约束条件,能够根据飞行器的气动能力规划出可行的轨迹,过程条件满足约束,且可适应气动力20%的拉偏范围。  相似文献   

13.
何锋  张立  于思凡  周璇 《航空学报》2023,(2):286-295
ARINC653-2规范定义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实时操作系统采用分区和任务两层调度方案,在该框架下的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是保证航空电子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关键。目前的可调度性分析无法计算多窗口分区下任务最大响应时间(WCRT)。为此,基于网络演算模型对服务能力的封装,定义处理平台服务曲线为平台所能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函数,定义分区任务到达曲线为分区任务对平台计算资源的需求函数。分析处理平台的服务曲线和分区任务的到达曲线,计算得到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继而进行可调度性判断,由此从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角度诠释分区系统任务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的物理意义。设计了主时间框架下分区包含多个激活窗口的验证案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得到与传统WCRT分析同等的精度,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分区包含多激活窗口条件下的任务最大响应时间,实现了网络演算视角下分区系统可调度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先进分布式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确定性有严格要求。研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TTE)的同步服务、提出了在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操作系统下,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同步方法,建立分区同步测试平台,并对分区同步精度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同步的精度和抖动均可达到μs级,可满足先进分布式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的网络时间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一代分布式IVMS及高可靠航电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确定性通信要求,分析了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间通信原理,研究TTE端系统缓冲方案,设计了分区间TTE通信映射配置,实现了分区间TTE通信驱动,建立了分区间TTE通信测试平台,通过实际测试表明,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通信方案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人体对模拟着陆冲击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飞船返回着陆时不同强度不同姿态冲击下人体动态响应特性,5名健康男青年,以仰卧20°承受4~10g,50~80ms;仰卧30°~60°,10g,50ms,半正弦脉冲的着陆冲击。分别记录冲击塔平台,座椅及人体头、肩、胸和髂处的Z和X向加速度及被试者心电图。经分析计算,给出了人体动态响应与冲击强度以及它与仰卧角的关系式。为进一步研究人体冲击损伤的防护和人体冲击动态响应的建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应用分区的开发与综合是IMA系统开发的核心工作之一,而如何控制和调试基于分区间通信的分布式协作行为是关键所在。引入”通信事件”对分区间通信活动进行抽象,提出通信事件调试方法,对分区间通信的源分区和目的分区进行同步控制和对通信活动进行协同调试。进而提出一种将通信事件调试和代码调试有机结合的混合调试方法,论述了方法的调试过程以及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冷环境中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冷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特点, 建立了冷环境中准三维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采用数值方法对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计算了不同冷环境条件下人体温度分布及动态响应,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冠疫情下座舱内乘客因气流组织分布而产生交叉感染问题,以宽体客机座舱为对象,研究了座舱内COVID-19病毒的传播特性,并提出了人体微环境控制方法来抑制病毒在座舱内的传播。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了座舱旅客呼出带病毒飞沫,揭示了座舱内病毒传播轨迹和分布特性,分析了不同送风方式、送风速度以及人体微环境控制技术对座舱内病毒颗粒传播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相对暴露值量化不同位置乘客被病毒飞沫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送风速度对座舱内病毒飞沫传播的影响相对较小,顶/侧送风的组合送风方式可有效降低病毒飞沫的扩散范围;在座舱上方增加气幕带送风式的人体微环境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舱内病毒飞沫浓度,减小了人员交叉感染风险,相邻位置乘客感染的相对暴露值降低了65%,其他位置乘客相对暴露值降低约90%。  相似文献   

20.
网格分区技术是提高并行计算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图的分区技术(如Metis等)已经可以完全做到负载平衡,但是随着计算机集群系统的发展,节点间的通讯成为并行计算中的重要时间消耗部分。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结构网格的新分区策略(MC Partition method),减少了节点间的通讯规模,结果表明,这种分区方法可以较大的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