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联空间的真实费用30年来是严加保密的,从不披露。但在1988年8月,苏联《消息报》首次报道了苏联空间计划最高负责人国家委员会主席K.开利莫夫将军的部分空间活动真相声明,透露了苏联火箭、宇宙飞船等的飞行费用。这是第一次由苏联官方公开其空间活动费用。开利莫夫宣称:“发射卫星、自动化或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苏联推进系统专家维克托尔·格洛切科、Y.塞米奥诺夫以及L.高尔切夫院士联名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乘4~6名宇航员的火星载人宇宙飞船新方案。这是苏联第一次公开这样的计划。苏联火星宇宙飞船包括三部分:地球-火星和回返飞行推进舱、宇航员居住舱、火星降落与返回舱。  相似文献   

3.
最近赴日本的苏联原航天员A.塞雷布诺夫透露,和平号空间站的装置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故障,不过将装载新的防震装置以便改善实验环境。据苏联有关航天人士分析,今后在向西方公开各种经验的同时,苏联力图促进和平号空间站的商业化。据塞雷布诺夫披露,和平号空间站的故障一开始发生在紫外线望远镜开口部位,后来保存航天员食品冷冻库的部分装置也出了毛病。最近  相似文献   

4.
科罗廖夫逝世以后,世界上有很多报道。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苏联的所有报道都隐瞒了科罗廖夫早期被苏联政府流放的历史。但西方报道有些地方又好像有些夸大。本文是根据苏联“军事评论”、美国“空间世界”、英国“空间飞行”和流亡到西方的部分苏联学者所撰写的专著中提供的素材加以分析编写的,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实验物品送回地球的问题,工程设计人员对不载人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了改动。改动后的货运飞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助降落伞系统可以实现软着陆的返回舱,另一部分则是再入大气层坠毁的货运飞船。 1990年9月27日,苏联按照惯例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了进步-M5飞船。两天之后,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对接,照例为空间站送去了补给燃料、实验设备等物资。11月28日,进步-M5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分离,然后通过自身的助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行轨道下降,在预定高度,返回舱与货运飞船分离。返回舱成功地降落在苏联载人飞船回收区域。这是一次试验性飞行,返回舱将和平  相似文献   

6.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6-26
一家由美国战略防御办公室牵头组成的集团,计划购买苏联的“托帕斯2”型空间核电源系统,这一行动将为苏联先进空间技术在美国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美国能源部、宇航局和空军的官员都希望通过吸收消化苏联的部分先进技术来促进美国空间核电源计划的发展。苏联原子能研究院的一位科学家说,苏联出售这类高技术产品的一个原因就是换取美元硬通货,以缓解目前的经济困境。苏联有可能向美国大量出售类似“托帕斯”的空间核电源,这类电源可用于商业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核电源也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例如用于军事侦察、军备控制监视等。如果没有核电源,  相似文献   

7.
前哨 《太空探索》2007,(12):49-53
从1958年到2005年,全世界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06个,其中美国44个、苏联59个、日本2个、欧空局1个。在这106次发射中,完全成功的有46个,完全失败的有52个,其他为部分成功和部分失败。因此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完全成功率,美国为64%、苏联为54%,平均为49%。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防部一位高级情报官员在1986年3月24日披露,过去几年来苏联定向能武器已发展到具有可使美国卫星失效的“有限实用能力”水平。苏联还正致力于“隐形”(Stealth)技术的研究,借以干扰美巡航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雷达部分,使之失效。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时代,苏联国防部一直在秘密进行一项超人计划,一个科学家团队希望通过该计划与外星文明取得联系。最近,这个绝密项目的负责人首次对外公布了这项秘密计划的部分细节。  相似文献   

10.
攻击型核潜艇(以下简称核攻击潜艇)是冷战后有争议的海军装备之一。部分原因是其设计、建造、保障和部署的费用较高,另外,冷战后核攻击潜艇的任务性质有待人们充分认识;冷战时期,核攻击潜艇在北约和苏联战略方面的任务很明确:苏联在战略上将它视为阻断海上交通线的有效装备而美国海军则把核攻击潜艇看作是前方部署的堡垒,它可使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龟缩在其设防区内,  相似文献   

11.
·为简讯政策方针规划计划4一54一7美国的一项长远规划美国官员谈空间军事化西德提出桑格空间飞机计划日本科技厅要求评定1986年空间计划苏联首脑人物兜售卫星发射生意苏联计划加强1987年空间活动苏联准备部署宇航机组到“和平”号 作长期空间飞行苏联出租地平线通信卫星转发器苏联1687年前能发射航天飞机吗对如何利用轨道舱的分歧意见美航宇局将造一架新航天飞机南朝鲜参加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美国部分科学家提议运载火箭作为 主要运载工具英国支持欧洲空间活动自主化日木将研制空间平台美国麦道公司准备生产德尔它火箭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后的发…  相似文献   

12.
回春 《国际太空》1991,(4):18-19,22
由于苏联经济拮据,空间预算的数额与实际得到的费用相差较大,于是暂时放弃了原计划的大型第二代和平站计划。实际上,第二代和平站是采用回收的第一代和平站的部分设备。在第二代和平站的计划中,其主站重100吨(第一代主站21吨),用能源号火箭发射,将组合成一个400吨的巨大轨道复合体。苏联想借此组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继续在空间站方面争取第一。 1990年9月,苏联空间管理局对法国记者谈话时说,和平站1能工作到1996年,甚至可到1998年。如果和平站1工作性能良好不出故障,那么苏联在1995~1996年间将拥有两个和平站在空间运行。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直到1978年初才被人们所知,当时宇宙-954发生故障,在加拿大上空再入大气层,碎片坠落到地面造成污染,引起公愤。在佩里的文章中透露出这些卫星,这里概括叙述如下: 苏联的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宇宙-198,于1967年底发射,初始轨道是249/270公里,倾角65°。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两天后,分裂为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仍留在轨道上衰变。第三部分被机动到同样的倾角、894/952公里的高轨道上。该系列的第二颗于三月份发射,  相似文献   

14.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均探索过利用人在太空执行军事任务特别是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可能性。而唯一被付诸实现的这类项目,就是苏联的“钻石”军事航天站计划。在1975~1976年期间,苏联共发射了3个“钻石”航天站,它们被公开称为“礼炮2”、“礼炮3”和“礼炮5”。有多个乘员组访问过这些航天站,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作为“钻石”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大型运输补给飞船,虽然从未与“钻石”航天站一起使用过,但却最终成为了现今国际航天站核心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往事如烟     
石磊 《太空探索》2010,(4):24-27
全世界盛赞苏联的第一颗卫星钱学森格外关注的却是火箭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开创了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为了冷战政治的需要,苏联非常精心地选择了发射卫星的时机,即苏联"十月革命"成功40周年前夕.苏联的成功使美国大为光火,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这一天可以说是美国的"国耻日".  相似文献   

16.
1957年,中国根据中苏双方此前签署的协定,中方获得了苏联56型科特林级驱逐舰的部分设计图纸资料,以及部分配套设备的图纸及实物样品,并开始以此为基础,自行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1959年2月,中国海军正式提出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设想,一机部船舶产品设计院于年底完成了“017”型驱逐舰的初期设计。1960年2月,海军科研部决定以此为基础,研制08型导弹驱逐舰。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份关于苏联航天活动的报告称,苏联之所以能成功地把人和物送入轨道,其原因是苏联采用了“通用发动机”(Gene-ral motors)的发射方案。据一篇重点介绍苏联在地球外工作方面居世界领先程度的《1986年的苏联航天》文章称,苏联采用“通用发动机”的方案,大量生产既简单又廉价的空间硬件。这样做的结果,苏联把用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活跃的空间发射大国苏联1989年仅发射74次。据西方分析,发射次数下降标志着苏联空间技术趋向成熟,并非是苏联减少空间活动的征候。苏联已经开始采用大型卫星,这种卫星具有足够的动力使之能维持数月的运行,不象前几代的卫星有效寿命甚至少到2周。在过去的20年中,苏联逐步延长了卫星的轨道时间,从运行2周达到了目前的200多天,改进并延长了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寿命。西方分析家把苏联联发射活动减少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美苏之间的军事紧张局势得到了缓和; (2)苏联暂停了核动力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的情报分析人员说,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进行了大量的载人军事空间操作以协助苏联地面、海洋和空中的军事训练。分析人员认为,苏联正在安排高水平的未来军事载人空间操作,这些操作包括直接与苏联地面部队进行联络。美国评论认为苏联宇航员在礼炮号上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军事操作:  相似文献   

20.
在86年4月15日莫斯科举行的日苏经济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上,苏联代表团团长,外贸部副部长马鲁比基发表了有关苏联空间技术基本方针的报告,并且表明苏联准备协助日本发射大型卫星。为了消除日苏贸易中苏联方面的逆差,会议还讨论了下述几项提案:即用苏联的火箭发射日本大型卫星;日本在苏空间站进行科学试验;以及基础研究和技术方面的许可证交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