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修复某型号发动机外防热涂层局部损伤的难题,研制了一种能够室温快速固化的修复材料,测试了其相关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8.0 MPa,热导率为0.337~0.368 W/(m·K),线烧蚀率为0.12~0.27 mm/s,质量烧蚀率为0.070~0.091 g/s,室温条件(15~30℃)下12 h即可固化,通过了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考核,环境适应性良好,能够有效修复外防热层的损伤,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燃烧室药条法、密闭容器法和密闭弹燃烧法收集NEPE推进剂凝相燃烧产物(CCP),研究了收集方法对CCP粒度分布、表面形态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收集方法所得CCP的D43、D50和W≥100μm大小关系:燃烧室药条法密闭弹燃烧法密闭容器法。密闭容器法收集的产物颗粒表面粗糙,含C元素和其他杂质元素多,可能与其颗粒冷却方式有关;燃烧室药条法和密闭弹燃烧法得到的产物颗粒表面光滑,含C元素和其他杂质元素少。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内部热源分布日益复杂,传统热管无法有效解决小空间内多热源的均温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有分支的槽道热管,通过分支的连接建立多热源间的传热通道,从而实现温度均匀(简称“均温”)。均温试验结果表明:当对功率为4 W,8 W,12 W,16 W的4个热源进行均温时,分支槽道热管的最大温差为0.9℃。传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热功率为16 W时,分支与连接段、分支与分支间的热阻分别为0.15 K/W和0.17 K/W。分支槽道热管的均温和传热性能良好,可为多热源均温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速钢W9M03Cr4V的工艺性及用以制造的立铣刀、锪钻、错齿三面刃铣刀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说明了切削用量与效果。和W6Mo5Cr4V2一样,可代替W18Cr4V,缓解了钨元素供应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现为全球第三大卫星运营商,在全球市场上占有13%~ 14%的份额,欧洲市场份额为33%.它是欧洲最大的电视与数据业务卫星运营商,也是全球三大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之一.包括近年来发射的"热鸟"9、W2M、 "热鸟"10、W2A、W7、"Ka星"、 "大西洋鸟"7、W3C、W6A、W5A和"欧洲通信卫星"3D以及新买下的GE-23,公司目前经营的卫星容量涉及31颗卫星,其中28颗为完全自有的卫星.这些卫星分布于西经15度到东经172度之间的20个轨位,覆盖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15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遥感相机CCD器件精密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高分辨率空间遥感相机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体积小、功耗大但温度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相机发送指令控制补偿加热回路通、断电对CCD器件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并利用IDEAS-TMG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给出了无补偿功率、补偿功率为10W、12.5W、15W与17.5W这5种情况下CCD器件的温度变化曲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功率为12.5W时CCD器件的温度波动最小,热设计结果满足各项温度指标。为了验证热设计的可靠性,焦面组件参加了整机的热平衡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设计方法对各类空间遥感相机高温度稳定性要求的CCD器件的热设计和热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W波段FMCW体制ISAR系统成像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毫米波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小型化、轻型化等特点,是现代雷达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W波段元器件的突破,W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W波段ISAR图像分辨率高,目标散射细节更丰富,可提高目标分类、识别精度,在军民领域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介绍了一种W波段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ISAR系统,探讨了该体制ISAR系统性能并介绍了W波段FMCW ISAR成像处理算法。该系统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94 GHz,带宽为5 GHz。利用该系统开展了ISAR转台试验,并利用RD算法得到了ISAR系统初步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典型毫米波频段Ka和W频段下,毫米波主动导引头的抗主瓣杂波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主瓣杂波功率、信杂比和信杂噪比弹道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Ka和W频段的信杂比和信杂噪比进行了不同弹道条件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天线口面下,W频段利用天线波束窄、角分辨率高,从而减小杂波分辨单元(条带)的优点,获得比Ka频段小的主瓣杂波能量。由于W频段受到接收机噪声较大的限制,W频段的抗主瓣杂波性能相比Ka频段的性能优势随目标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弱,在攻击低空目标时,W频段的抗主瓣杂波性能比Ka频段强;在攻击高空目标时,Ka频段抗主瓣杂波性能比W频段更强。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种耐350℃双组分绝缘有机硅密封胶,可以粘接金属(不锈钢、铝、钛合金、铜等)、陶瓷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硅橡胶制品,粘接表面不需要底胶进行处理,且对金属表面不会产生腐蚀。密封胶的体积电阻率和电击穿强度分别超过1×1015?·cm、10kV/mm,电绝缘性能好;经过350℃×50h热空气老化后,密封胶的拉伸强度≥3.0MPa,扯断伸长率≥50%;经过400℃×15min热空气老化后,密封胶的拉伸强度≥2.0MPa,扯断伸长率≥80%。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2,(1):16-19
质子号将发射W3D卫星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号火箭将在2013年发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W3D通信卫星。这颗卫星是在W3B卫星在发射后不久因燃料严重泄漏而报废后于2010年底订购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具有接地介质板结构和波导结构的相控阵扫描盲点产生的物理机制,阐述了盲点产生满足的条件.对如何预测扫描盲点位置进行了详述.现有的扫描盲点抑制技术有:(1)子阵技术、(2)背腔技术、(3)DGS技术(Defected Grounded Structure)、(4) EBG技术(Electromagnetic Band-Gap)、(5)电磁超材料技术.文章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星间链路中天线扫描及初始位置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星间链路中天线的扫描捕获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通过对几种扫描方法进行分析,设计了恒线速度的螺旋扫描策略,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线初始角度在螺旋扫描中的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中的基片集成波导(SIW)带通滤波器。结合近几年国内外SIW带通滤波器的研究成果,从SIW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滤波性能等方面阐述了SIW带通滤波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航天微系统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微系统技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片上系统(So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混合集成电路(HIC)等微电子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文章介绍了这几种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在航天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ASIC与SoC技术可显著提高电子系统的集成度和性能,已在航天中得到广泛应用。MMIC技术可用于航天器通信载荷和平台的射频通信部件,已在欧美航天器中大量应用,目前正朝高频段发展。HIC主要包括厚膜HIC和薄膜HIC,特别适于功率器件和微波器件的集成,目前国外已有大量产品用于航天,如"国际空间站"(ISS)。MEMS技术可用于航天器导航、热控、推进、光学遥感与通信等系统,甚至可对航天器设计方法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以上技术领域,我国虽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针对航天微系统技术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式等提出了建议,可为我国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声音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经历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该组织自1988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其中MPEG-1、MPEG-2已为人们所熟知。从1999年开始,他们陆续制定了新的MPEG标准:MPEG-4、MPEG-7和MPEG-21,对音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声音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经历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该组织自1988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其中MPEG-1、MPEG-2已为人们所熟知。从1999年开始,他们...  相似文献   

17.
3D-printing technologies are receiving an always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architecture, due to their potential use for direct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other complex structures, also of considerable dimensions, with virtually any shape. Some of these technologies rely on an agglomeration process of inert materials, e.g. sand, through a special binding liquid and this capability is of interest for the space community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space exploration. In fact, it opens the possibility for exploiting in-situ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in harsh spatial environment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concept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habitats on the Moon using lunar soil, also called regolith. A particular patented 3D-printing technology – D-shape – has been applied, which is, among the existing rapid prototyping systems, the closest to achieving full scal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nar regolith and terrestrial regolith simulants have been asse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such technology. A novel lunar regolith simulant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which almost exactly rep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SC-1A simulant produced in the US. Moreover, tests in air and in vacuum have been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occurrence of the reticulation reaction with the regolith simulant. The vacuum tests also showed that evaporation or freezing of the binding liquid can be prevented through a proper injection method.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a Moon outpost have been specified, and a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habitat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such design, a section of the outpost wall has been selected and manufactured at full scale using the D-shape printer and regolith simulant. Test pieces have also been manufactured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assessed.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航天器是未来航天器发展的重要方向,模块航天器之间的能量传输是实现模块化功能应用的关键技术。文章针对模块化航天器系统能量分配需求,对无线激光能量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无线激光能量传输系统的功能组成,建立了系统框架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各组成模块进行了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激光传能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获得了理想的光电转换效率。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模块航天器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K频段微波星间测距系统(KBR)采用双路微波测距技术,测量精度可达到1μm/s,是地球重力场测量卫星的三大有效载荷之一。作为整个系统时间基准的超稳定振荡器(USO),是实现KBR微米级测量精度的关键。文章在研究KBR测距技术的基础上,对USO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研制成功的USO的短期频率稳定度达到了5×10^-13/s(Allan方差),达到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首先研究一种周期电控脉冲起动单刀四掷微波开关,该开关又逐次起动可瞄准定向天线的每一元和它们的公共收发系统。因而该系统既能全向搜索空中目标,又能分区截取回波信号,由此获得引信天线电控扫瞄形式的可瞄准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