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DICC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电传感器,作为焦平面器件已广泛应用于空间相机的设计和制造.本文分析了待观测目标太阳高度角及亮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光能量从待观测目标到空间相机入瞳的亮度传递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全色TDICCD空间相机信噪比快速预估计算方法.以模拟极轨卫星所携带的TDICCD相机为例进行了预估分析.结果显示,此模拟北纬20°待观测目标全年星下点太阳高度角范围为41.5°~76.7°,F数为15的TDICCD相机可以获得的最大信噪比大于40dB.本文的推导可用于TDICCD空间相机的预研和总体设计,同时达到验证卫星任务规划与轨道设计合理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信噪比是空间光学相机系统的主要设计指标之一,可用于表征相机的辐射性能。文章通过建立遥感卫星轨道模型,分析计算一年中任意时刻用太阳高度角和卫星观测角描述太阳、卫星、地面目标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将计算得到的卫星观测角和太阳高度角等参数导入大气传输软件MODTRAN,输出在相机入瞳处的地面目标光谱辐亮度,再根据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最后完成TDICCD相机动态的信噪比计算值。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任一时刻任一观测目标的信噪比,这将有利于判断在某一时刻的能量是否满足观测要求,以随时改变TDICCD的探测器级数,使得成像像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空间相机主要力学性能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空间相机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主要力学性能的分析与计算.首先,将相机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了结构的实体模型,利用PATRAN软件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为不同的零件分配了不同的单元类型,然后,运用NASTRAN程序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结构的前五阶响应频率,并且分析了随机振动动载荷对结构某些关键点的影响.上述分析结果对相机结构的改进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TDICCD相机大视场多通道遥感图像自动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DICCD大视场多通道遥感图像的拼接中, 由于存在成像平台谐振及颤振等因素的影响, 以往的经典方法抗噪性和鲁棒性不高, 很难达到图像高精度和快速拼接的要求. 为此, 提出了一种空域互相关自校正亚像素配准方法. 该方法针对TDICCD多通道图像间重叠像素的特点, 采用变搜索窗口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 采用局部检测法监视图像参数的变化, 找出图像每一部分最佳参数; 采用干扰点排除法控制图像中误匹配的点, 使参数更加可信; 在最佳点配准的基础上, 采用所提出的亚像素定位法对配准进行补偿.实际遥感图像拼接结果证明, 该算法精度优于0.1 pixel, 同时比其他方法速度快, 稳定性、抗噪性和鲁棒性都很高, 拼接图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7.
在轨服务与维护是未来航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轨服务如燃料加注、剪切与操作电线、旋拧盖子和拆装阀门等任务,具有负载轻、近距离感知及精准定位和抓取等特点.针对这些应用场景,采用轻量化机械臂Kinova及自带彩色和深度(red, green, blue and depth, RGBD)相机进行感知、定位和抓取,完成地面验证实验,为在轨服务提供理论支持.介绍了机械臂抓取系统的研究背景并描述开发平台及其特点,以及相机标定、彩色相机与深度相机配准原理.利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的坐标变换树得到彩色图像目标像素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位置.针对特定的抓取对象提出基于色调、饱和度和亮度(hue, saturation and value, HSV)颜色空间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目标检测、分割以及空间定位,实验环节机械臂根据视觉定位结果完成目标抓取过程,证明了颜色空间图像分割方法和深度图结合定位的有效性,为在轨服务提供了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星敏感器在近地空间导航应用需求,开展了短波红外恒星探测信噪比分析方法研究。基于恒星目标与天空背景辐射特性,构建了恒星探测信噪比模型,并结合光学系统及图像传感器参数完成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星等及太阳天顶角下,Ks波段下的恒星探测信噪比最大,H波段次之,J波段最小;同一太阳天顶角及波段下,星等越小,恒星探测信噪比越大;同一星等及波长下,太阳天顶角越大,即恒星与太阳之间角距越大,恒星探测信噪比越大。本文可为新一代近地空间全天时星敏感器系统的方案设计、指标论证、评估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空间相机摆扫成像立体定位的可行性,考虑成像比例尺变化、摆扫角测量精度、摆扫角稳定度和摆扫角速度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以总体设计中影响定位精度的各指标为参数的空间相机摆扫成像几何模型,推导了基于误差传播理论的定位精度计算方法,并对平面定位精度和高程精度进行了仿真,提出了摆扫成像方式条件下提高定位精度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在成像幅宽较大时,单线阵摆扫成像线阵长度较小情况下和双线阵推扫成像线阵长度较大情况下,可达到相近的定位精度,提高摆扫角测量精度、摆扫角稳定度及时间同步精度,可提高平面定位精度。摆扫成像立体定位精度仿真方法适用于大幅宽成像遥感卫星定位精度指标分配。 相似文献
10.
旋转盘片式空间相机快门的设计与研制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5,41(6):37
以空间成像观测中应用的快门装置为研究目标,介绍了目前在空间相机中应用的几种快门型式,并分析其优缺点.选取旋转盘片式快门作为研究对象,从曝光方式出发,研究快门控制策略,分析电机选型及控制规则,构建基于DSP控制器的方案,并基于该方案进行了快门曝光时间的测试,最大误差3.0%,最小误差0.1%,测试结果满足任务需求.目前该装置在国内同类快门中具有动态范围宽、曝光误差小、工程化程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星载雷达高度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星载雷达高度计的原理和特点,并且介绍了星载雷达高度计的重要意义、发展历史和背景以及它的发展状况。最后展望了星载雷达高度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郑松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8,8(6):52
本文介绍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微重力搭载试验和具体实施的办法,以及试验所获得的令人鼓舞的科学成果。同时还提出研制微重力卫星的新设想,为进一步开展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Maria Daniela Graziano Marco D’Errico Elena Razzano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2
A future system integrating data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upcoming AIS satellites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design method for global, discontinuous coverage constellations. It is shown that 8 AIS satellites suffice to guarantee global coverage and a ship location update of 50 min if the spaceborne AIS receiver has a swath of 2800 nm. Furthermore, synergic utilization of COSMO/SkyMed and Radarsat-C data would provide a mean revisit time of 7 h, with AIS information available within 25 min from SAR data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4.
Michael Vacek Ivan Prochazk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3
Spaceborne altimeters are common instruments onboard the deep space rendezvous spacecrafts. They provide range and topographic measurements critical in spacecraft navig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receiver part may be utilized for Earth-to-satellite link, one way time transfer, and precise optical radiometry. The main advantage of single photon counting approach is the ability of processing signals with very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eliminating the need of large telescopes and high power laser source. Extremely small, rugged and compact microchip lasers can be employed.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acquisition time needed to gather sufficient volume of data in repetitive measurements in order to process and evaluate the data appropriately.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is adopted to detect signals with average strength much lower than one photon per measurement. A comprehensive simulator design and range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are presented to identify a mission specific altimeter configuration. Typical mission scenarios (celestial body surface landing and topographical mapping) are simulated and evaluated. The high interest and promising single photon altimeter applications are low-orbit (∼10 km) and low-radial velocity (several m/s) topographical mapping (asteroids, Phobos and Deimos) and landing altimetry (∼10 km) where range evaluation repetition rates of ∼100 Hz and 0.1 m precision may be achieved. Moon landing and asteroid Itokawa topographical mapping scenario simulations are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相似文献
15.
星载TDICCD随机振动与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星载TDICCD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提出了TDICCD机体在进行宽带随机振动工程试验中必定面临的几个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了振动环境与结构振动特性的关系及其对TDICCD结构的影响和危害,研究了试验的实用技术和控制方式的选择要点.根据对星载TDICCD振动信号的现场采集结果,分析了振动信号的时域划分、信号采集基本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用信号分析仪进行了数据处理,获得了该机体振动的参数,这些动态特性参数为星载TDICCD的防振、隔振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为对机体进行有限元模态计算提供了修正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星载VHF系统是中法天文卫星SVOM(Space Variable Objects Monitor)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目标位置信息及重要数据提供VHF频段的准实时信息下传通道.本文介绍了SVOM卫星星载VHF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单机设计、软件设计和调制算法设计等进行了详细描述.SVOM卫星VHF系统是中国首个采用4CPFSK调制方式设计的VHF频段星载数据传输系统.测试和试验表明,星载VHF系统的工程实现满足卫星应用需求,为空间科学卫星重要数据实时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承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0,10(5):44-50
地形图包含三类信息:地物要素、平面和高程数据。根据地形图要求,分析航天摄影系统的特点、摄影测量处理的实践及其效益。分析表明航天摄影测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尤其适宜于困难地区测图的优点,并可用于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测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