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iC涂层/B4C改性炭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Si和SiO为硅化蒸气源,用CVR和CVI工艺对两种基体材料(纯石墨和B4C粒子改性石墨)进行了高温硅化处理,得到了四种复合材料:SiC涂层/石墨(SC/G),梯度SiC涂层/石墨(GSC/G),SiC涂层/B4C改性石墨(SC/BG)和梯度SiC涂层/B4C改性石墨(GSC/BG)。考察了四种复合材料在1200℃的恒温氧化行为。同时也考察了梯度SiC涂层/B4C改性石墨在1300℃及经历了10  相似文献   

2.
3.
C/SiC复合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烧蚀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杰  魏鑫  郑力铭  孙冰 《推进技术》2008,29(4):488-493
针对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空气工作环境下的烧蚀研究。分析了C/Si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研究了C/SiC材料的氧化烧蚀的影响因素。根据氧化机理,对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氧化烧蚀进行了模拟,针对SiC材料建立了相应氧化剥蚀模型,并对平板材料的氧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剥蚀情况和非剥蚀情况下的比较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C/SiC复合材料的氧化有不同的控制机理,SiO2层的剥蚀将导致SiC材料的氧化烧蚀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SiC/Si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氧化环境下的失效机理与力学性能三个方面,对SiC/SiC复合材料氧化退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总结了影响材料氧化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氧分压、水蒸汽以及界面层厚度等。详细分析了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失效机制,即氧化脆化是SiC/SiC复合材料在中温范围内的重要失效机制,材料在高温下的失效主要是由纤维强度退化、蠕变及界面氧化引起的。总结出:界面氧化消耗、纤维性能退化是引起材料力学性能退化的关键因素,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C/SiC材料的热化学平衡烧蚀模型,进行了C/SiC材料烧蚀机理的计算研究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空气环境下,C/SiC材料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B与材料中C元素、Si元素的质量分数及温度、压力有关。在同样条件下,C/SiC材料主动氧化烧蚀速率大于C/C复合材料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化硅纤维(109μm)和碳纤维(7μm)混合增强三种环氧树脂体系,制备微型混合复合材料试样,测定其力学性能,以探讨其混合机理。  相似文献   

7.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在基本保证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提出了制备兼具C/C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状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在高性能发动机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制备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碳纤维的发展;Cf/SiC复合材料的基本制备工艺及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复合材料氧化性能、界面性性质等);复合材料当前的应用等各方面的发展。最后指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C/C复合材料内部引入难熔金属化合物,制备出一种超高温抗氧化C/C复合材料。采用高频等离子体风洞对材料进行了超高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超高温抗氧化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较纯C/C复合材料有明显提高,通过其表面形貌及断口面扫描电镜分析,难熔金属化合物起到氧化阻挡层和内部涂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界面层厚度的SiC纤维为增强相,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SiCf(PyC)/SiC复合材料,并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引入SiC晶须,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碳(PyC)界面层厚度约为230 nm时,SiC纤维拔出明显,SiCf/Si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达到192.3 MPa、446.9 MPa和11.4 MPa?m1/2;在SiCf/SiC复合材料基体中引入SiC晶须后,晶须的拔出、桥连及裂纹偏转等增韧机制增加了裂纹在基体中传递时的能量消耗,使复合材料的断裂韧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2.9%和9.1%。  相似文献   

11.
12.
防止 C/C 复合材料氧化的 MoSi2/SiC 双相涂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由固相扩散-浸渗处理制备了防止碳/碳复合材料氧化的MoSi2/SiC双相涂层。通过对涂层的结构、成份以及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MoSi2/SiC双相涂层由内层为β-SiC和外层为MoSi2/SiC双相层构成,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Carbon-carboncomposites(C/C)exhibitexcellentstructuralpropertiesabove165OC,andareconsideredasthemostpromisingcandidatematerialsforthehighthrust-weightratioturbineengines.Asakeytechnologyforthehigh-temperaturestructuralapplicationsofC/C,oxidationprotectionispaidmoreandmoreattentionrecently.TheoxidationprotectionllfeofacoatedC/Cisdeterminedbyenvironmenta1temperature,becauseitnotonlydecidesthether-mochemicalconditionsofinterfacesinacoating,butalsocontrolsthedynamicprocessofoxy-gendiffusion.The…  相似文献   

14.
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高达3000℃下的氧化与烧蚀。根据XPS,SEM和XRD对烧蚀产物的微观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非平衡烧蚀模型,提出了碳氧化的微观机理,探讨了扩散控制和反应动力控制对C/C复合材料氧化与烧蚀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维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三维碳纤维预制体,采用等温CVI法制备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无热解碳界面层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密度较高时却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热解碳界面层的存在,有利于纤维的拔出,但由于其结晶程度较低,仍然存在纤维束内部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6.
连续同步复合法是一种建立在传统 CVI原理基础上的制备碳布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新工艺 ,在制备过程中碳布通过连续缠绕在旋转的石墨衬底上 ,使纤维预制体的制备与基体的热解沉积同步进行 ,从而实现增韧相与基体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同步复合。通过控制反应物气体浓度、沉积温度与碳布缠绕线速度 ,达到控制微观孔隙网络与宏观孔隙的协调致密化。采用连续同步复合法制备碳布增韧 Si C基复合材料 ,实际密度可达其理论密度的 93 % ,制备周期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7.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沉积SiC的形态和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生儒  骆蓉  杨峥 《航空学报》1994,15(11):1399-1402
在PAN碳布和沥青基体碳的C/C复合材料表面涂复了SiC。用CH4和N,为载气的SiCl4作原料,用H2为稀释气,在两种气体混合比和三种温度下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分析表明,涂层的主要元素有C,Si、Cl和微量Ca。电镜观察表明,涂层中C原子含量为62%时呈菜花状或云团状,而当C/Si比接近于1时,表面呈菠萝状。  相似文献   

18.
Static and fatigue tests under compressionload were made on impacted AS4/PEEK and T300/913C graphite/epoxy with [45/90/-45/0]5Sstacking sequence.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mage tolerance assessment for thermosetting and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shows that thermoplastics are more damage tolerant undercompression. Impact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have excellent compression-compressionfatigue behavior. The damage growth life is only a few percent of their total fatigue lifeand no regular damage growth can be found. Some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rmosettingcomposite structures may still be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