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已经意识到,增加机组的情况了解是提高航空安全性的主要途径。平显的出现解决了驾驶员在进近着陆中目视飞行和仪表的结合问题,而增强视景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则在增强低能见度着陆能力、提高 Ⅰ/Ⅱ类机场的起降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场灯光系统是夜间和复杂气象进场着陆的目视助航设备,是无线电进场着陆系统的重要辅助设备。它从单纯地为飞机夜间进场着陆提供目视指示和引导信号,发展到与无线电进场着陆系统结合使用,保障飞机在昼夜间低能见度条件下进场着陆。机场灯光系统的特性由4个主要的因素组成,这4个因素可称为4个“C”,即构形、颜色、光强和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3.
王烁 《民航学报》2023,(5):56-60
非全跑道运行模式是解决机场起飞航空器对五边进近落地航空器ILS盲降系统下滑信号遮挡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繁忙机场使用非全跑道起飞的做法也已经成为惯例。对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与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模式优化研究,意在提高机场跑道利用率和机场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机场和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机场运行现状分析、查摆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及具体解决方案、设计新建垂直联络道工程、提高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程序安全裕度等方面做出具体分析,最终实现机场常态化非全跑道运行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57-57
11月27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采用微波着陆系统(MLS)进行三类b盲降.从而使机场可以允许飞机在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精确着陆,决策高度低于15米。这是商用飞机首次获得此类批准。微波着陆系统是一种新型精确进近和着陆系统。采用微波着陆系统可以增加机场起降密度,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在美国俄勒冈州达拉斯机场飞行演示了一种先进灵活的仪表着陆系统,它比装在机场的常规ILS可靠性高,价格低。 FAA局长戴维R.欣森专门到现场试飞了这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先进着陆系统(ALS)。与正在研制中的星基系统不同,ALS采用现有的机载ILS设备。 ALS的主要市场将是那些小型、低容量且受地形限制的机场。这是该系统的制造厂商先进导航与定位公司的总裁约翰·斯托尔特兹的观点,同时,公司透露,系统取证约在今年4月进行。  相似文献   

6.
钟宏波 《机场建设》2009,(2):32-40,48
一、介绍 在机场受天气和能见度的影响,跑道起降飞机的容量会产生改变,使得航班延误经常发生,在枢纽机场,这种延误直接导致旅客错过了转机或影响到其他航班的飞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17~2021年华中地区主要枢纽机场(长沙机场、郑州机场、武汉机场)的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例行和特殊天气报告,采用基于持续时长的强度分级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年3个主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前期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分析了3个主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极端性和两两机场同日低能见度过程情况,给出了RVR低于运行标准的逐小时概率,并为流量方案制订提供科学建议;发现了前期气象要素在不同持续时长低能见度个例中的差异,根据持续时间的低能见度强度分级可应用于机场前期气象要素精细化阈值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民用航空研发的“合成视景系统”正在向军事领域发展,这种系统可以提高低能见度下的飞行安全性,能帮助直升机飞行员在旋翼卷起的扬尘和其他低能见度环境下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利用机场观测报告(METAR)、常规探测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资料,从大气环流,温湿层结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13年1月3日发生在昆明长水机场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中尺度模式WRF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出相应结论。大雾引起的低能见度,对航空器的起飞和着陆有很大的影响,是引起航班延误的罪魁祸首之一。在国内外的多起飞行事故中,低能见度为首要原因。因此,加强雾的发生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完善雾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是航空气象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许彤  田丰 《民航科技》2008,(1):39-41
本文通过分析桃仙机场1990-2006年低能见度的资料得到以下结论:(1)机场及周围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对机场的能见度有一定影响。(2)人类活动产生的烟对机场能见度的影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3)民风民俗对机场能见度有短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对动态航班着陆次序进行适当调整,使机场和空域的可用容量达到最有效利用,减少航班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一种新颖的动态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DIPSO),重点针对待着陆航班的动态变化,结合滑动时间窗,多方面考虑现实约束,在确保航班延误成本最小的同时,兼顾航班着陆的公平性和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仿真结果表明,在处理动态航班着陆问题上与先来先服务相比有效降低了延误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机场仪表着陆系统(ILS)Ⅱ类(CATⅡ)运行是指决断高度低于60米但不低于30米,跑道视程(RVR)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从以塔台管制室为中心的Ⅱ类运行通报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助航灯光是Ⅱ类运行的重要一环。由于助航灯光在低能见度下具有的直接提供地面可视目标的进近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高速增长造成的进近冲突,合理安排飞机着陆次序,充分利用跑道容量,减少航班延误,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航班着陆调度算法,算法结合了MPS约束、优化深度限制和时间窗限制约束和其他多项约束,并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方法来减少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满足现实复杂空管条件下的各种限制约束,可应用于实时的ATC自动化系统,并能输出合理可行的排序结果,明显减少航班队列的延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民用航空业的崛起,航空公司对机场的运行等级要求越来越高,近阶段国内各大机场也纷纷开通低能见度运行。在机场开放低能见度运行时,助航灯光较I类运行除了在灯具种类和灯具间隔有更高要求外,其中部分助航灯光电源系统允许的最长切换时间也从原先的15s缩短为不超过1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减少等待时间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多跑道机场飞机着陆调度模型,并采用Memetic算法对飞机着陆次序和时间进行了仿真优化,最后以浦东国际机场终端区内的实际数据为原型,验证了算法在解决飞机着陆调度优化问题中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从而为管制部门运行决策和跑道容量评估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视景增强系统(EVS)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航空公司,特别是美国航空公司的极大重视。因为这种系统能够直接为航空公司节省费用,提高营运的灵活性。它可直接在平显上(或下显上)显示红外、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及地形数据库所提供的数字式图像,引导驾驶员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安全进近与着陆。从理论上讲,如果EVS能向驾驶员提供足够可靠的视景感知,机场就可不装备昂贵的Ⅲ B  相似文献   

17.
孙羡 《民航学报》2023,(1):81-83
利用2018~2020年12~2月自贡机场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数据及人工整点观测能见度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低能见度的年、月日数,时次频率及持续时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低能见度日数年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特征,月变化基本为递减趋势;各时次低能见度出现频率中,08~16时出现频率持续减小,16时~次日08时持续增大,在08~19时的日常飞行时段内,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约为33.2%~37.3%;低能见度与持续时间呈现线性关系,表现为能见度越低其持续时间越长,平均持续时间在2~5 h,低能见度在不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均相对集中在1~2 h和2~4 h。  相似文献   

18.
低能见度是我国南方影响机场春季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气象要素,因而,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低能见度的生成、变化及消失的预报,已成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78年~82年五年2、3、4三个月的气象资料,对白云机场的低能见度日变化及生消做了具体的分析,找出了变化的规律。同时利用天气型、低空天气系统的分布特征,以及风场、湿度场的变化,找出了具体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产生、变化及消失的依据,为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首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作为我国南方机场春季飞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场助航灯光的作用是在夜间和能见度受限制的情况下为飞机驾驶员提供跑道位置、方向和对正引导,以便驾驶员在目视可达的情况下安全着陆。跑道灯光通常由两种方式供电。一是并联供电,即将工频市电直接敷设于跑道两旁或中间,将灯直接连接在两根电线上。这种方式费用低、增减负荷方便,在50年代得到广泛使用。第二类供电方式是串联供电,也就是将跑道灯首尾相连串在一条线路上。为了保证某个灯泡损坏不使线路开路,增加了旁路器件,普遍使用的是隔离变压器。为了给串联回路供电,且保证线路上电流在不同级别上恒流,必须增加交流恒流源即…  相似文献   

20.
朱潇 《民航学报》2023,(1):43-47
近年来,支线机场航班运行数量逐步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支线机场航班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险天气下的安全运行风险。本文通过对机场历史数据的挖掘,研究了支线机场常见的大雾导致低能见以及大风等危险天气,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中心极限定理计算大雾天气下的数据分布情况,找到其内在规律,将机场能见度的范围划分到不同的置信区间,通过对各个置信区间的假设检验计算,从而得到不同能见度范围下后续能见度的发展,对后续能见度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相邻支线机场之间大风天气下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机场序列的相关性,进而得到风场传播的趋势方向,从而有效提高支线机场的大风天气预估的准确性,达到避开危险天气,提高航班运行安全性的目的。通过预估这两类危险天气,增加对危险天气预警的准确性,提升支线机场航班运行的安全裕度,对今后支线机场的安全运行工作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