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利用透明窗发动机——高速摄影装置研究氧化剂粒度对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影响的方法。对基本配方相同,只是氧化剂粒度不同的三种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测试、分析和计算,得出了不同氧化剂粒度推进剂的侵蚀效应对气流速度和压力的关系式,进而得出了氧化剂粒度的大小对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效应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瑄  赵东民  余贞勇 《宇航学报》2008,29(6):1932-1935
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侵蚀燃烧的程度取决于药 型设计的通气参数。设计了一种侵蚀燃烧试验发动机,并在不同通气参数情况下,进行 了多发某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得到了该低燃速推进剂 侵蚀燃烧的临界流速、侵蚀常数与燃通比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试验验证,为类似推进 剂药柱通气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配方中铝含量不同、催化剂含量和种类不同、燃烧表面粗糙度不同,以及无侵蚀的燃速不同时,丁羟推进剂的侵蚀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凡是能使推进剂无侵蚀的燃速提高的措施,均可减轻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如果无侵蚀燃速相同,燃面粗糙度越大,侵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燃烧抑制剂对RDX—CMDB浇注推进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五种物质组成的七种单一或复合不稳定燃烧抑制剂在RDX-CMDB(黑索今-复合改性双基)浇注推进剂中应用了研究,发现其中白刚玉(Al2O3)和SiC对不稳定燃烧的抑制效果较佳。其加入方式和加入量地共不稳定燃烧抑制作用有较大的影响。当白刚 粒度与推进剂中燃烧催化剂的粒度相当时,其粒度变化对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较明显。且与其在螺压、粒铸推进剂中规律相似,即粒度减小,推进剂燃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对固体推进剂的动态燃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推进剂动态燃烧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了推进剂动态燃速公式.实验研究中发现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压强变化率对其燃速有显著影响,且压强变化率越大,影响也越明显;动态燃速要比静态燃速最多可高出40.2%(MDB)和17.7%(复合推进剂).  相似文献   

6.
基于BDP多火焰模型的简化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细观异质结构的含能材料,其细观结构形态非常复杂,研究其燃烧火焰结构,首先需针对复合推进剂特点,建立简化的细观几何模型与合适的燃烧模型。文中引入异质"推进剂胞元"的思想,对复合推进剂细观结构进行简化,并应用基于BDP理论燃烧模型的多步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建立AP/HTPB三明治推进剂2-D细观燃烧数值模型。计算分析考察了不同环境压强与推进剂计量数(HTPB宽度)对火焰结构、燃面几何型面及燃烧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三明治推进剂模型燃烧数值模拟可捕捉到推进剂燃烧火焰细观结构,并提供相关燃烧场详细信息,其结果可用于检验或改进各种理论燃烧模型,并为从细观层面预示异质推进剂宏观燃烧性能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数值模型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PU/AP和HTPB/AP复合固体推进剂在不同压力下中止燃烧的燃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试结果,对燃面上氧化剂AP颗粒表面受熔化粘合剂复盖的面积分数进行了半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在燃烧压力大于1.96MPa时,两种推进剂燃面上的粘合剂复盖分数,随压力上升而增加。这一结果将有助于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的深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含铝推进剂燃烧时,气相中燃烧铝滴的直径大小与分布,讨论了配方中氧化剂粒度和铝粉粒度对铝的凝聚程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由粗氧化剂组成的推进剂其燃烧时铝的凝聚是很明显的;并且,对应于相同的粗氧化剂,细铝粉比粗铝粉更易凝聚。实验结果支持复合推进剂中铝凝聚的“口袋模型”。本文还用显微密度分析方法对铝的凝聚燃烧机理进行探讨,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光密度分布曲线,文中称之为液滴型,微滴型和液—汽过渡型,它们分別对应于铝的一种聚集状态。此外,还有一种在底片上无铝亮条出现的称之为气相型,它们的燃烧效率是依次升高的。  相似文献   

9.
固体推进剂燃烧波温度分布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固体火箭技术》2005,28(3):228-231
采用相对光强度法测定了双基推进剂、复合推进剂及NEPE(氧化剂为HNIW或HMX)推进剂的燃烧火焰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用相对光强度法测得推进剂的最高燃烧火焰温度比热电偶法更接近推进剂的理论燃烧温度,测试压强越高,最高燃烧火焰温度与理论燃烧火焰温度的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10.
AP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综合燃烧模型和相应的数学处理方法。该模型对凝聚相反应作了更细微的分析,特别重视和强调了各种热量传递对燃烧所起的作用,并以推进剂中处于连续相的粘合剂线性分解速度表示推进剂的线性燃速。根据此模型编制程序并进行了大量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对AP/HTPB多级配推进剂的计算结果中,相对误差小于10%的占80%,对Ae/AP/HTPB推进剂则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弹径的无缝单孔棒状推进剂的侵蚀燃烧效应,对其内弹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为研究其侵蚀燃烧现象,提出了一种着重强调湍流与燃烧相互作用的易行模型。实验台上用的是一种设计成大肉厚的(约1.0cm)、中孔圆筒形药柱。药柱燃面的瞬时位置,用实时X射线照相术来测定。X射线照片表明,在强横向流作用下,实测的NOSOL—363棒状推进剂的瞬时燃速,明显地高于它的线燃速(4—32倍)。证明了这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激光全息光学诊断方法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的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得出了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曲线和图像,并对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燃速推进剂是一种采用小球粘结、无溶剂挤成型的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20℃、6.86MPa下用靶线法实测静态燃速为46.25mm/s。为研究这种新型高燃速推进剂在发动机内的燃烧特性,在不同燃通比和燃喉面积比的装药条件下,进行了发动机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压强-时间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推进剂在火箭发动机内不同压强下可出现3种完全不同的燃烧类型,即类似于双基推进剂的平行层燃烧、类似于超高燃速推进剂的对流燃烧和有限对流燃烧,并给出了3种燃烧类型的判断条件。  相似文献   

14.
将透明燃烧仪进行改装增加了光强检测和记录仪,能够对推进剂燃烧进行动态检测和记录,以便研究推进剂点火、加速燃烧、稳定燃烧和熄火各阶段的变化。用这种装置进行了模拟推进剂燃烧的研究,并尝试筛选了一种RDX/HTPB/A1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白刚玉对微烟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烟推进剂不能含有铝粉,故必须加入其他燃烧稳定剂来抑制不稳定燃烧。本文提出了燃烧稳定剂选择的关键性指标——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可控性,认为磨料微粉白刚玉(Al_2O_3)是微烟推进剂比较合适的燃烧稳定剂新品种,进而研究了白刚玉粒度、含量对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和燃烧稳定性影响的规律性,探讨了燃烧前后白刚玉粒度变化的趋势,并由实测火焰结构证实,该推进剂与双基推进剂火焰结构相似,从而为该类推进剂选择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中主氧化剂地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在燃烧性能方面存在主氧化剂的概念,并利用建立的燃烧模型,从氧化剂燃烧单元对燃面能量的贡献,扩散距离的不同求解方法对燃速和压力指数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硝胺含量与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确定主氧化剂的方法。经过分析,得知主氧化剂对推进剂燃烧性能起着重要影响,因此,调节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方法与调节只含主氧化剂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各种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茂铁化合物—1,1—双(三甲基硅氧乙基)二茂铁,并研究了这种化合物对AP/HTPB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化合物具有改善推进剂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与组分热分解特性的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压和高压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对推进剂组分热分解的影响,测定了催化剂共晶和混合加入时相应推进剂的燃速,分析了热分析与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异同点,引入高氯酸铵(AP)高温分解起始温度(T_(L-H))的概念并以T_(L-H)衡量了催化剂共晶加入时对丁羟推进剂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AP高温分解过程对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影响较大;热分析与燃速相关性和催化剂加入方式有关;共晶催化剂作用下的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与氧化剂高温分解有密切关系;压强是影响推进剂燃速和热分解相关性的重要因素,高压下AP高温分解过程和变化能更大程度地反映到推进剂燃速中去。本文同时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膏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药浆稳态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固体推进剂BDP燃烧模型基础上,引入膏体推进剂燃烧效应这一新参数将模型推广于膏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药浆燃烧研究,模型考虑了氧化剂粒度分布,组分配比,催化剂性有和膏体推进剂燃烧热效应等对燃速的影响,以及药浆固化有前后燃速差别,还有靶线法测量了某批次复合推进剂药浆固化前后燃速变化,论文结果可用于膏体推进剂的配方和性能预测,以及利用药浆燃速预示固化后推进剂燃速,监控固体推进剂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20.
Kubot.  N  戴仙雅 《上海航天》1989,(2):31-35
为了解高能叠氮聚合物的燃烧速率机理,对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推进剂的燃烧和分解过程作了研究.GAP推进剂的特点是在分子结构中附有-N_3官能团,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单位质量GAP推进剂所含的能量相对较低,GAP推进剂的燃速也较高;而且其燃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温度和GAP推进剂中的混合浓度.AGP推进剂的燃速随着单位质量的GAP推进剂中-N_3官能团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GAP燃烧火焰结构的热分布试验和热化学试验中可发现,燃烧表面放出的热量比由热气流反馈到燃烧表面的热量大得多,GAP的初始分解是由-GH_2-N=N_2分子结构中键断裂生成-C≡N N_2引起的.该分解反应具有高达685kJ/mol的放出热,由此可得,所观察到的高燃速是由燃烧表面的热分解反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