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对服务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其他因素的重视,通过服务让顾客满意已成为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快车道。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民航企业开始纷纷把战略的视角迅速转向顾客服务上来,服务满意战略因而成为民航企业服务制胜的竞争利器。本文首先从分析服务利润链入手,揭示了利润增长与顾客忠诫,顾客满意,进而与员工忠诚,员工满意之间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公司内在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意义。提出了“从顾客满意-顾客惊喜-顾客保留-顾客忠诚-终身顾客”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在谋求发展、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前,企业在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人是企业中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为了使员工、企业和社会实现共赢,企业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监督机制,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在内涵和外延上涉及道德审计、伦理鉴证、社会审计、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审计等多个领域。国外学者对社会责任审计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与审计实践也形成了互动。而我国对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审计实践更是相对滞后。我国社会责任审计活动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会计制度,加快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建设,明确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社会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履行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还是妨碍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上市公司201 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表社会责任的六个变量,除了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外,其他五个变量企业对股东、消费者、债权人、政府和社区公众承担责任都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说明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一种新的企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是对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它成为一种新企业观的原因、背景、理论依据等只能从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寻找。笔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以及作为新的企业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界限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志 《成飞情报》1999,(4):44-45
经济与文化联姻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要塑鲜明的企业形象就必须拥有独特、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替代的资源,而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从员工思想教育和观念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问题,这对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创造经营优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一种新的企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是对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它成为一种新企业观的原因、背景、理论依据等只能从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寻找。笔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以及作为新的企业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界限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伦理经营的理念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科学管理研究的重视。银行伦理经营对维护银行名誉、吸引顾客和一流人才,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文章以上海花旗银行收费纠纷案所引出的中资银行欲对小额储户收费的问题,从银行伦理经营的视角,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行业性社会责任备受关注,企业必须兼顾一般社会责任和行业特色责任。电梯等特种设备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产业,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事关企业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对电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的评估,提出了未来电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研究大体上都是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上来探究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作用关系,而外部影响因素对企业行为和决策也存在重要影响。文章以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采用实证方法,深入分析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看,国有控股、具有境外上市经验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审计委员会设立、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来看,企业经营环境指数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战略管理的关键在于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强化企业竞争力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国有企业需要实行适度、相关多元化;需要根据市场状况来决定实施何种程度的纵向一体化;在国际化战略上,企业既要用国际化的视角看待竞争,又要用国际化的操作来运营企业。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购并和重组两种形式强化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诞生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开始关注“人”,其中,人事管理学派主张在管理中“善待”其雇员,但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雇主与雇员利益关系的整合。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于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学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从战略高度将人作为资财(资源、资产、资本)来运营。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新世纪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 ,应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优势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积极引导和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素质教育、创造教育的导向作用这对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阐述了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要素,以及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要素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但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运输条件、需求条件、产品结构、政府政策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煤炭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我们可以将波特理论应用于我国煤炭产业,从而寻求煤炭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使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变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论高绩效政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绩效政府是指政府在履行行政责任的过程中,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回应公众要求、追求公众满意,以相同或更少的资源实现公共产出的最大化。首先从效率、效益以及公平的角度解释了高绩效政府的概念,接着论述了高绩效政府的外在表现,随后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对高绩效政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企业社会责任演进过程进行了探讨,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致经过了端倪初显、利润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三个阶段,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有泛化的趋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及企业产品销售或服务的地域性,过分强调企业承担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对企业乃至于对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全面开放和发展,金融行业的竞筝越来越激烈,品牌已经成为金融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服务品牌资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行业自身的特点,构建金融品牌资产模型。通过从金融企业服务营销努力,到金融品牌知识建立,再到金融品牌关系形成,最后到金融品牌市场表现四个阶段来创建金融品牌资产。最后还提出了运用模型创建金融品牌资产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8.
海外留学归来人员及外籍人员来华就业日渐增多,人员的跨地区频繁流动,加之员工层次的多样性使得我国企业用人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员工多元化在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经营决策更为全面正确、创新能力更强和企业适应性提高等潜在竞争优势。企业应改变以往那种忽视员工多样性需求,一味强调遵循企业统一价值观的作法,代之以尊重并充分利用员工多元化的潜能的和谐员工多元化。员工个人对员工多元化存在从防范到融合的认知差异,而企业也存在着将员工多元化视为问题,再到将员工多元化视为与生俱来的层次上的不同。要实现和谐员工多元化,企业需要经过解冻阶段的现状反思、行动阶段的改变现状以及重塑阶段的制度整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公共危机的宏观层面入手,审视了公共危机补偿过程、现实困境、多元因素的关系及影响;阐释了当前建构公共危机补偿机制的目标和原则,运用归纳总结方法对公共危机损失作了理论性辨析。公共危机管理损失补偿体现了社会治理与善治的新视角,因此,要从根本上完善补偿机制,公平有效地完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即补偿公共危机中的物质损失;逐步淡化社会成员社会阶层意识,降低社会心理差距,强化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对于利益损失的合理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