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5月24日。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播出了《对抗美国制裁,俄罗斯“三箭反击”》节目。主持人说:“最近,俄罗斯针对美国的新一轮制裁实施了‘三箭反击’,即对涉及‘国际空间站’、火箭发动机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几个方面对美国进行反制,那么美俄的太空‘新冷战’是否正在拉开序幕?美国是否会惧怕俄罗斯的太空制裁?在两国你来我往的制裁之下,谁又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1月2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新闻处宣布,五年后将用无毒燃料的安加拉号火箭完全取代有毒燃料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听起来是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然而实际上,与2018年的消息相比,"质子"火箭退役计划推迟了5年。但是不管怎么说,服役了50多年的"质子"终归是要淡出江湖的。一种火箭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它的研制者们是完全可以引以为傲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质子"火箭的诞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总设计师切洛梅不但克服了无数的技术困难,而且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斗",踏错一步就不会有什么"质子"火箭了。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5日,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飞船在朝霞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德尔它"4重型火箭携带升空,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猎户座"飞船是继航天飞机后的美国新一代载人航天工具扛鼎之作,肩负载人小行星探测和登上火星等深空探测重大使命。在发射现场的美国航宇局局长查尔斯·博尔顿表示:"‘猎户座’飞船是今天的明星。这是火星时代的第一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11,(6):18-19
4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网站公布了最新的重型运载火箭计划,指出了"猎鹰重型"火箭与"猎鹰"9火箭的不同。"猎鹰重型"火箭将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大"的火箭,有能力将53吨以上的卫星或行星际飞船送入低地球轨道。该火箭能运送的有效载荷是航天飞机的2倍、"德尔它"4重型火箭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1996年2月15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灯与夜的交织中,更显高峻挺拔。这是我们的"梦之箭",是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集大成者"。有了它,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跃上5吨大关,外可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内可为我国空间事业拓宽高轨舞台。发射工位附近的控制室,火箭雄姿展现在大屏幕上,兼任火箭"两总"  相似文献   

6.
近日,驻浙江省平湖市黄姑镇执行海训任务的南京军区某装甲团组织官兵参观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赠送给黄姑中学的长征二号F火箭模型,大家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学习中国‘两弹一星’功臣的爱国、拼搏、吃苦、奉献精神,刻苦钻研军事高科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7.
心榕 《太空探索》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  相似文献   

8.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是专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圆轨道(MEO轨道)双星发射任务研制的新构型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金牌家族"中的"新面孔"。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首次"披挂上阵",就执行如此重大的中圆轨道双星发射任务,这个"新面孔"究竟有何过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上期介绍了"质子"火箭诞生的经过和它的基本情况,这一期着重介绍"质子"火箭对空间站建设的贡献。——编者空间站的建设者从1971年开始,苏联陆续发射了从"礼炮"1号到"礼炮"7号的多个空间站。而这些空间站都是由质子系列火箭发射的。从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的竞争中落败,到发射卫星的屡屡失败,质子系列火箭的发展在1971年之前始终蒙着阴影,而从"礼炮"计划启动后,"质子"火箭终于找到了它的舞台。就像鱼类离开了海洋就要开启一个由新一代的物种主宰地球陆地表面的时代一样,加加林在太空中飞行的108分钟早已点燃了人类向太空进发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8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3。箭上还搭载了5颗微小卫星,其中一颗还将会部署104颗极微小的芯片卫星。飞船于4月20曰抵达空间站’由站上航天员操纵机械臂捕获’随后停泊到"和谐"号节点舱上。这是太空探索公司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合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6):10-13
太空探索公司拟研制重型火箭4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要研制一种重型火箭。称为"重型猎鹰"的该型火箭高69.2米,重约1400吨,由标准"猎鹰"9火箭捆绑两个"猎鹰"9第一级构成。它将成为迄今造出的最强大的商业火箭,运载能力远高于该公司现有的火箭。新火箭能把约53吨货物送入轨道,约为美航天飞机有效载荷能力的2倍,是运载能  相似文献   

12.
田野 《飞碟探索》2012,(3):13-13
华盛顿美国航空航天局总部的"新地平线"号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说:"‘新地平线’号和木星的相遇其成功超乎我们想象,这不仅证明了我们的飞船(具有良好性能),也将飞船推向2015年抵达冥王星的轨道。这不仅使我们有机会将精密仪器发往其他航天器不能到达的木星系统,也能够反馈回重要数据,大大加深我们对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及其卫星,光  相似文献   

13.
巨尤 《太空探索》2001,(8):26-29
黑洞吞食包括光线在内的一切物质,如此可怕的怪物,人们避让惟恐不及,谁还敢接近它去开发和利用呢? 法国多才多艺的科学家约翰皮尔·卢米涅在《黑洞》一书中说:“黑洞是一种奇怪的死亡恒星的残骸,一旦形成,就不再是‘死’的,而是注定有一个满是‘大吵大闹’的新生命。”确实,黑洞不是一堆令人毛骨悚然的毫  相似文献   

14.
火星在召唤     
去年11月27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作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第四次浪潮’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到来,届时,人类将考虑移民到太空中去,繁衍生息。太空将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在地球上无法解决的难题。甚至,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蘸井匀一一曹简扩炭ha茗一蔽一丁一-一不薪一一-一一一一蕊一“一’‘’法国阿里安火箭 18次发射,成功率78%。1987年前为筹备阶段,截至1990年已与37家客户签订合同。3次发射,成功率为6了%。承办代理发射业务,已与美国签订发射两颗商业卫星的合同。质 从19了。年至今的盯次发射中,成功率为洲%。承办代理发射业务,目前无西方主顾。H一2火箭 正在研制中,计划于1992年首次发射。较小的H一1型火箭已于8月13日试验成功。平。的用箭使火户种客三业这商 ,供中能射不发前次年美 宇宙神(通用动力公司)天力神1马丁·马丽塔埃公司)德尔它(空间运载器公…  相似文献   

16.
正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涡轮泵则是发动机的心脏。它通过高速转动给来自贮箱的液氢和液氧增压,继而将燃料供应到推力室,使之混合燃烧,产生巨大推力托起火箭飞行。2018年4月16日,国家国防科工局发布消息称,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失利故障原因基本查明,故障出自火箭的液氢液氧(YF-77)发动机,长征五号工程研制团队正在全面落实故障改进措施。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王维彬曾把YF-77发动机的故障归零工作视为"在黑暗中探索"。谁也没想到,黑夜会如此漫长……  相似文献   

17.
正40多年前,美国发射了两个探索外太阳系的探测器——"先驱者"号,后来都出现了意外的减速现象,被称为"‘先驱者’号异常"。维克多·托思是一位软件工程师,斯拉瓦·图里谢夫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目前都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为了解开"‘先驱者’号异常"之谜,他们花费了数年时间。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因。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  相似文献   

18.
6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零窗口把作为追踪飞行器的神舟九号飞船精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30千米、轨道倾角为42°的运行轨道,与天宫一号的距离为10000千米左右。"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长征二F火箭已经成功发射9发,一次比一次精度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是她第10次在载人航天中执行发射任务,完成了‘十全十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8月份,X-37B将由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火箭再次发射升空。这将是该公司首次送X-37B上天,也可能是该公司迄今获得的最大一项国家安全发射任务。X-37B的前4次任务都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采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负责管理X-37B项目的空军官员表示:能用多个平台来发射‘轨道试验飞行器'将确保稳建的发射能力。我们对通过这一新的伙伴关系来形成灵活和快速反应的发射选项感到激动,坚信太空探  相似文献   

20.
司马 《国际太空》2013,(2):42-47
2012年,欧洲航天活动进展的很顺利,成功进行了8次发射,居世界第四,并有几个第一问世,例如,成功发射了首枚"织女星"(Vega)小型火箭,它与阿里安-5(Ariane-5)大型火箭和欧版"联盟"中型火箭形成互补,填补了欧洲小型运载火箭的空白;法国首颗第4代"斯波特"(SPOT)资源卫星—斯波特-6入轨,它具有质量轻、寿命长和分辨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