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国际飞行》1988年7月30日报道:苏联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已推迟,1992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已取消,原来打算1994年执行的取样任务已推迟到1998年。  相似文献   

2.
据《空间飞行》1990年2月报道,苏联可能在2015年执行火星载人探测任务。届时,将用能源号大型运载器把大块的部件送入轨道,由宇航员在轨道上组装成星际航天器。一旦星际航天器组装完毕,苏联航天飞机将把一个国际宇航员小组带到星际航天器上,这个航天器将在几年后到达火星。 苏联打算在1994年9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其火星94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将携带高空探测气球。苏联还打算在2001年进行火星土壤采样返回地球的飞行。  相似文献   

3.
苏联建议美国把预定于1992年发往火星轨道的火星探测器稍加改装后兼作中继卫星用,以便把苏联和法国联合研制的气球飞行器在火星低空拍摄的卫星图像送回地球。 里根政府和NASA正在认真研究苏联提出的这项建议。这项建议有可能促成美苏间的费用低而成效高的合作,即1994年苏法进行联合飞行时,使低空拍摄的火星图像的传输量增加2倍或3倍。  相似文献   

4.
<正>火星是除了月球之外,人类热情最大、探测和尝试登陆任务次数最多的外星球,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条件让人类首先登陆的行星。从最早一次失败尝试,即1960年10月10日苏联发射第一颗探测器"火星1A"号,一直到最近一次成功登陆,即2018年11月26日美国"洞察"着陆器,人类共执行过44次火星探测任务,包含56个探测器任务。其中19次任务成功,25次失败,成功率只有  相似文献   

5.
苏联将在1988年7月向火星和火卫一发射两个“火卫一”探测器,探测器将贴近火卫一飞行,并向火卫一投放两个着陆器(见图1)。 1991~1994年,苏联将发射一些“科洛姆”(Colomb) 探测器。每个探测器将要向火星大气层投放一个气球。并向火星表面投放一个机动机器人“Marsokhod”(见图2)。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公布了阿拉伯世界的首个深空探测任务方案——阿联酋火星任务方案,这是继2014年7月16日阿联酋宣布启动火星探测计划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该方案介绍了阿联酋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探测器构型、任务飞行轨迹和任务团队等内容。一、科学目标阿联酋火星任务将通过研制、发射和运行"希望号"火星轨道器探究火星大气随昼夜和季节变换而发生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器计划的官员已将火星探测器数据采集任务在时间上向前做了调整,因为火星将在1994年2月到8月间发生尘暴,探测器上的相机、激光测高计及其他一些仪器都将受到影响。另外,1993年12月20日至1994年1月3日为太阳合时期,届时通信也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11日,联合发射同盟(ULA)开始着手起竖吊装用于执行NASA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发射任务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该火箭将于2013年11月执行发射任务,发射后,MAVEN火星探测器将历经10个月的飞行时间进入绕火星轨道,以破译火星这个红色星球空气越来越稀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薛晓亮 《中国航天》1991,(7):11-11,16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星际探测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在今后10年中,将进行50多项重要的星际科学探测计划。新型的航天探测器将用来探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在50多项探测计划中,有许多项都是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航宇局计划于1993年将其火星观测器送入火星轨道,开始对火星大气层和地质进行观测。1994年,苏联将发射2个改进型的火卫一探测器。苏联的  相似文献   

10.
年初,俄罗斯Babakin中心、空间研究院官员和漫游车制造商在美国加州参观期间,同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火星着陆器计划的官员就在俄漫游车上搭载美国微型漫游车的可能性进行了磋商。 去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美时提到的在俄罗斯1994年火星任务中搭载另一个美国着陆器的计划已搁置。目前,1994年火星任务只有2个俄罗斯着陆器,其中一个将载带美国土壤氧化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1.
苏联已拨款1亿美元用于研制1994年飞往火星的两个探测器所需的试验设备。这次飞行将进入火星轨道,并使用法国制造的探测气球,把带有土壤穿透器的舱段降落在火星上。 轨道器将对火星进行遥感和大气观测。气球将提供一种地球式的气象站网络,这些气球白天在火星表面“跳动”,并利用火星温度的变化影响其跳动,晚上则停泊在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2.
<正>火星是自然环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被认为是最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和组织实施深空探测活动的重点。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3年,美国和苏联即开启了火星探测活动,并且自1962年苏联尝试首次火星着陆探测失败以来,世界航天强国共实施了18次着陆探测任务,完全成功仅7次。尽管成功率不到39%,未来各航天大国仍将火星着陆探测列入发展规划,我国也正在开展火星探测工程规划论证工作。以此为背景,研究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类社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火星探测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从1960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个无人火星探测器至今,人类已发射无人火星探测器47次,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载人火星探测在探索地外生命、星际移民、推动科技发展、提升国家地位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航天运输系统技术是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实施的基础技术,其技术水平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风险、复杂度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开展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1,(10):27-31
自人类登上月球之后,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将是火星。本文介绍了目前科学家研究出的三种载人火星飞行方案,及美国、苏联和欧空局的载人火星计划,最后提出了载人火星飞行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宇局专家10月26日宣布,该局将在今后15年内执行6次重要的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但他们拒绝推测何时会派人飞往这颗红色的星球。根据这项新制订的火星探测计划,从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送回地球的探测任务将至少推迟到2011年。天文学家原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1,(4):5-5
3月8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在这次展览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模型首次与公众见面。有关负责人透露,该探测器将于2018年奔赴火星,执行我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马丁·玛丽埃塔和国营Bechtel公司正在按一种新的快速跟踪设计和制造方案改建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大力神40号发射设施,以便执行预定在1992年9月初进行的NASA火星观测器发射任务。 这个火星观测器将用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商用大力神火箭发射,而40号发射设施原是大力神4火箭的发射台。这项耗资3亿美元的改建工程是美国空军从卡纳维拉尔角每60天发射一次大力神4的计划的一个主要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0,(12):25
美国航宇局专家10月26日宣布,该局将在今后15年内执行6次重要的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但他们拒绝推测何时会派人飞往这颗红色的星球。根据这项新制订的火星探测计划,从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送回地球的探测任务将至少推迟到2011年。天文学家原来曾希望能在2010年就得到火星的土壤样本。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根据新的计划,美国航宇局今后5年中每年可能将在火星探测方面投入4~4.5亿美元。即将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既有围绕火星运行的轨道探测器,也有在火星表面上着陆的着陆型探测器,并包括可在火星表面上远距离行驶的漫…  相似文献   

19.
张雪松 《航天员》2013,(1):34-37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提出了新的航天政策,计划在2025年开始执行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随后在2035年左右执行载人环绕火星任务。奥巴马的航天计划将使用SLS重型运载火箭发射MPCV多用途飞船,外加深空居住舱、低温推进级/电推推进级、多功能探索载具等部分。共同执行载人深空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1988年火星及火卫一的飞行计划中,苏联将首次使用新一代的模块式结构行星际航天器,这种航天器还适用于未来飞向其它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