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 Iraqi Freedom)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美军在伊拉克所面对的问题却是有增无减,其中又以伊拉克反美武装所实施的攻击为甚,虽然美军、联军和伊拉克过渡政府的保安部队坐拥15万兵力,但是却无法避免伊拉克反美武装对美军接二连三攻击所造成的有生力量伤亡,截至2005年2月18日为止,美军总计有1462名官士兵阵亡(含军方雇员),10968人负伤,换言之,美军在2003年5月15日结束“自由伊拉克作战”之后,在作战行动中阵亡的官兵仅仅只有109名,但是在战后因为伊拉克伊拉克反美武装攻击而阵亡的官士兵却已经堂堂突破1000大关,足足是作战阵亡人数的10倍,更不用提上万名的负伤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美军为了剿灭伊拉克内部伊斯兰反美武装势力,确保伊拉克大选的安全,在11月9日于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阿拉维的授权下发动“幻影愤怒”作战(Operation Al Fajr),猛攻伊斯兰反美武装逊尼派的大本营——费卢杰(Fallujah),作战目的为彻底扫除藏身在费卢杰,以恐怖分子扎卡维为首的逊屁派激进分子。为了配合美军作战,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建阿拉维也宣布全伊拉克除了北部库尔德族自治区之外,全面进入紧急状态60天,实施大规模绥靖,意图借此弥平伊拉克境内层出不穷的伊斯兰反美武装激进派民兵游击队攻击事件,为2005年1月的大选铺路。  相似文献   

3.
鉴于反恐作战的需要,美国海军目前正在评估QinetiQ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浮桶侦测系统。美国海军之所以对这套系统有兴趣,主要是因为层出不穷的小型船艇攻击事件,早在1995年时,泰米尔“猛虎”组织(Tamil Tigers)武装团体就曾经用自杀蛙人破坏了大量斯里兰卡海军的船艇,而最著名的则是美国的“科尔”号(Cole)驱逐舰在2000年10月于也门遭受自杀小艇的攻击,造成17名美国海军官兵死亡,另外在充满暴力攻击的2004年,曾经在以色列和伊拉克发生过好多起小型船艇的恐怖攻击事件,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对俄罗斯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迫使其领导层对太空的军事用途再次重视起来。2003年4月5日,普京总统视察了天军总部并会见了俄罗斯天军的领导。他对天军领导提出,要更新火箭-核武器攻击的预警系统,同时要转向使用更便宜的技术和耐用的航天器。由于目前俄罗斯空间工  相似文献   

5.
在摄影镜头下忠实呈现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和人们的想像似乎有些差距。在3月20日第一天,美英联军以40枚精确制导武器进行“斩首行动”后,陆上部队便长驱直入,攻进伊拉克,每天的战况都是联军矛头推进了多远或者攻击抵达哪里。关心战况的人也许会奇怪,空军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4日,美国国务院抗议俄罗斯一些公司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将一些敏感的军事器材卖给伊拉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莫斯科一家公司出售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设备。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研制压制不同无线电系统的干扰器,其作用对象包括战斗机和炸弹上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美国政府更指控,俄罗斯的技师正在巴格达协助建立干扰GPS的系统。由于这套系统很复杂,俄罗斯技师还协助伊拉克操作。  相似文献   

7.
最近半年多来,伊朗核政策所导致的危机可说是高潮迭起,不仅是美国已暗示伊朗将是继伊拉无克之后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以色列也扬言不排除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空中攻击,重演1981年拨除伊拉克核设施的旧事。以色列空军当年攻击伊拉克核电厂,一直被视为空中突击的经典范例,慎密的计划和精准的执行,造就了这场漂亮的远程空中奔袭战例,今日的以色列空军实力如何,就能对距离更远的伊朗实施相同的攻击,相信是许多读者相当好奇的。  相似文献   

8.
在1991年针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曾发生过美国飞机误伤友军的事件,那是美国A—10飞机两名驾驶员,由于判断错误而对英军的装甲车进行攻击。 无独有偶,1994年4月14日,还是在伊拉克上空,一架美国F—15S战斗机将两架美国“黑鹰”直升机击落。以下是这一事件的始末。 4月14日早晨,两架UH—60“黑鹰”直升机载着26名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土耳其的联合国人员和  相似文献   

9.
欧洲部分     
俄罗斯 ※俄罗斯在车臣的战役近来进行得十分不顺利,车臣游击队似乎已放弃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改用小规模游击战术。6月间一连串的游击攻势,针对俄军的检查站、补给车队、或是边界据点发动连打带跑的游击攻击。最严重的是7月初对俄军特种部队大楼的汽车自杀炸弹攻击,造成俄军精锐特种部队的多人死伤。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大量使用巡航导弹对伊拉克进行空中打击以来,美军又曾多次使用巡航导弹对伊拉克、波黑、阿富汗、苏丹等国境内目标进行轰炸,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更使巡航导弹大显身手,其作战效果得到世人公认、战例更使各国意识到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巨大潜在威胁,因此防范巡航导弹的攻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中的“水雷战”和“袭击油轮战”,曾是一场噩梦,伊拉克和伊朗在波斯湾、霍尔兹海峡、红海等水域布设了上千枚各型水雷,炸伤了几十艘过往船只。伊拉克和伊朗的军用飞机与岸舰导弹还攻击了近600艘艘油轮与货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这次由英美联军独自发起的“自由伊拉克”(Operation lraqi Freedom)作战中,城镇地区作战所占比重极大。就传统军事教范观点来看,城镇地区作战向来被视为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繁重任务,因为即便是攻击方拥有绝对战略主动优势,只要守方能够稳住阵脚,利用城镇地区现成的家屋和建筑物善加战场经营,就有机会在攻击者受限于城镇地区地形无法展开和情报受限的情况下造成对手惨重伤亡。从二战时葬送整个德国第六军团的斯大林格勒到让俄罗斯装甲纵队灰头土脸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血淋淋的教训都明确验证了城镇地区作战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美、英将于何时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美军向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伊朗周边地区集结,早已触动外高加索地区的神经,并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利益,外高加索、里海地区情势未来将如何发展,值得特别注意。近年来,伊朗核问题一波三折、危机不断,除了核问题本身的敏感性以及核里的复杂性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韩国派驻军队到伊拉克参与美国规划的维安任务,由于在伊拉克各种爆炸袭击事件频传,不仅街头执勤的联军常遭武装团体放冷枪,就连营区也不安全,最惨的袭击事件是摩苏尔的美军军营在2004年12月惨遭袭击,造成美军在当地最严重死伤。有鉴于此,韩国国防部在2004年底宣布,当地韩军营区将部署“宙斯盾”机器人(AEGIS ROBOT),以保护韩国驻军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驻伊拉克美军接连闯下大祸,打死了解救意大利女记者的意大利情报人员和一名巡逻的保加利亚士兵,使得意大利和保加利亚民众群情激愤,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从伊拉克撤回本国部队。这一系列事件使得赖斯领导的美国国务院面临相当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有着庞大的核潜艇部队能而声名显赫。在众多型号中,有一型核潜艇却鲜为人知,它便是俄罗斯的“塞拉”(Sierra)级(也称S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可以说俄罗斯庞杂的核潜艇家蕨中最神秘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9日,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的爆炸曾引起渲然大波,而车臣总统卡德罗夫的不幸身亡也引发人们对国家元首安全警戒的关切。在美国,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中,便有4位总统在任内遭到了暗杀,有6位总统幸运逃过此劫。而现任总统布什从2001年第一任期就任总统以来,招致的暗杀阴谋尤甚以往,美国安全部门已经粉碎了20多起袭击事件,堪称美国之最。一些专家们认为,暗杀布什总统的阴谋如此频繁,和布什推动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关系,在“9·11”事件后,布什先后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虽然作战目标达到,但是仍没有逮到罪魁祸首——本·拉登,也未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3日和4日早晨,美国以伊拉克军队袭击伊拉克北部联合国安全区内的库尔德人为由,向伊拉克南部的雷达设施、地对空导弹基地、防空与指挥控制中心,分别发射了27和17枚巡航导弹。这些从在海湾的美国海军驱逐舰“拉塞尔”、“体伊特”号,导弹驱逐舰“拉布恩”号和潜水艇“杰裴逊城”号,以及空军B—52轰炸机上发射的导弹,据信是BGM—109c海上发射对陆常规攻击巡航导弹和AGM—86B空中发射巡航导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19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动攻击。这场21世纪初爆发的战争.不但是先进军事科技展示的舞台.同时.美国国防部规划多年的网络中心作战在伊拉克战场进一步被验证,这标志着作战指挥管制的革命性改变即将来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新奇事”系列单元之一的《21世纪战争》节目,将带领观众目睹美伊战争中的高科技武器,了解武器何以或为战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美军如何运用新一代军事科技,赢得这场战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Euler Lagrange系统在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DOS)攻击其传感通信通道时的安全控制问题.为减少采样资源消耗,本文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控制算法.针对DOS攻击活跃期和休眠期两种情况,设计了Lyapunov函数并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事件触发的算法能保证Euler Lagrange系统在DOS攻击下的稳定性.最终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