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隐身材料是发展现代隐身技术的关键,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外隐身技术发展现状,材料隐身机理、隐身材料分类以及手性隐身材料、纳米隐身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导电高聚物材料和智能型隐身材料等几种新型隐身材料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旨在推动和强化我国在新型隐身材料领域研究的展开与深入。  相似文献   

2.
含超材料的新型蜂窝夹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含超材料的新型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宽频吸波性能,分析吸波蜂窝高度和蜂窝介电性能对含超材料新型蜂窝夹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吸波蜂窝高度增加有利于提升超材料结构单元的吸收效果;超材料吸波结构与吸波蜂窝的匹配效果随着吸波蜂窝介电性能的提升,先提高后降低,当吸波蜂窝介电常数实部介于1.59~1.84、介电常数虚部介于1.31~1.75时,匹配效果最好;引入超材料结构单元后,含超材料新型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低频1~2 GHz频率范围的平均吸波性能显著提升,同时材料重量得到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蜂窝材料及孔格结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芳纶/酚醛型高模量、高强度的Korex蜂窝芯材.并对不同孔格-密度的Korex蜂窝芯材进行了力学性能和典型使用性能的对比,给出了几种新型的蜂窝结构.新型蜂窝材料和新型蜂窝孔格结构的研究,将有效地提高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显著地降低结构重量,提高使用可靠性,有利于扩大蜂窝结构在航空航天及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空间材料加工是空间工业中的新型技术领域之一,本文从空间微重力环境对材料加工过程的影响、空间材料试验及加工制造技术等几方面介绍了各国空间材料加工试验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新型含能材料及其推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俊 《推进技术》2001,22(4):269-275
根据2000年第31届ICT国际年会的报告及交流内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报道,对新型含能材料及其在推进剂中应用的研究,按照高能氧化剂、含能粘合剂、高能燃料等分别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述评。  相似文献   

6.
三向立体织物是三个方向纱线成直交编织成的一种新型的立体织物结构。三个方向的纱线可以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各向同性的产品,也可以采用几种材料制成各向异性的产品。用碳纤维增强碳毡也可以制得立体织物。这两种立体织物经碳/碳复合后成为一种耐高温高压、高的烧蚀性能、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同时这种织物结构克服了层压及缠绕方法制成的产品层间剪切强度低和分层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当今炭素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地分析了当今炭素材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出了炭素科学的研究热点,认为多孔碳材料、纳米碳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是当今炭素材料的研究热点,而由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所引出的新型应用领域则代表了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这些炭素材料的应用则构成了当今炭素材料应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炭素材料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着炭素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展开。  相似文献   

8.
钎焊技术作为特种连接技术的一种,在制造复杂精密结构和新型耐温材料的连接方面上具有独特优势,开展陶瓷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以及新型高温合金等材料及构件的钎焊技术研究将是航空领域钎焊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M:几十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新型高性能模具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我国模具材料国产化、发展我国新型钢种做出了重大贡献.您在工作中的最大体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廉伟  姚卫星 《航空学报》2009,30(8):1440-1446
在材料承载应力不可能超过其自身强度的原则上,假设复合材料遵循弹性-塑性等效就位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弹性有限元分析的含中心孔层压板渐进失效和强度预测的仿真方法;在仿真中对单元材料属性进行随机赋值以模拟真实材料状态,采用Hashin准则对材料失效进行判定并对失效材料按照其失效模式进行弹性常数退化;通过试验测试了5种不同铺层的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带孔层压板的强度,在不单独考虑分层的条件下,含孔层压板的预测强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传统有限元预测方法相比,本方法不需要人为地确定失效材料的退化因子。  相似文献   

11.
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含能工质化学能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固体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过程中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能工质自身化学能在激光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火箭推进方式相比,固体含能材料激光烧蚀推进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国外固体推进剂含能粘合剂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磊  姜志荣 《推进技术》1994,15(4):67-76
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含能粘合剂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新的含能粘合剂主要有叠氮粘合剂和硝酸酯粘合剂两大类。其中GAP叠氮粘合剂及其推进剂是目前各国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氟聚物基含能反应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氟聚物基含能反应材料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反应材料的组分、结构特点以及制备关键技术,并对反应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综述,对氟聚物基反应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飞机疲劳载荷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战斗机谱载作用下的30CrMnSiNi2A和LY12CZ试件的裂纹形成寿命试验,以及在运输机谱载作用下的30CrMnSiA和LY12CZ试件的裂纹扩展寿命试验。对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参数,如高载截取、低载截除、载荷顺序以及不同载荷谱型对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对凝聚态工质激光推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液体和固体等凝聚态物质以其自身独有的特性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工质的冲量耦合系数较高,固体工质的比冲较高,但是能量转化效率都比较低。对照化学火箭发动机的理想热力循环过程,在对激光推进工作过程合理简化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激光推进的理想热力循环过程,对激光推进的能量转化效率和化学火箭发动机的热效率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能量转化效率方面激光推进并没有优势。分析了掺杂材料、含能工质以及液膜对激光推进理想热力循环过程的影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含能工质对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作用最明显,掺杂材料和含能工质对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Strazzulla  G.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9,90(1-2):269-274
For about 20 years laboratory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s induced by energetic ions on materials (ices, silicates, carbons) of cometary relevance. Here I present some recent results and outline the relevance such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might ha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cometary material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高能固体推进剂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增国  侯竹林  谭惠民 《推进技术》1992,13(6):66-74,31
根据最小自由能方法,计算分析了叠氮基含能预聚物和高能高密度氧化剂对AP/R-DX/Al/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GAP、AMMO和BAMO的氮平衡值优于HTP-B,含有叠氮基含能预聚物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其标准理论比冲(I°ss)出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RDX含量相应地升高。无论是HTPB,还是GAP、AMMO和BAMO,标准理论比冲和燃温(T_c)在Al含量为18%时都有极大值出现,燃气平均分子量(M(则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GAP配方中的AP含量,代之以硝酸酯增塑剂,可显著提高I°ss,与RDX相比,采用高能高密度氧化剂HMX,HHTD和ONC的复合推进剂的最大优势是密度的提高,从而显著地改善了密度比冲。与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相比,GAP推进剂在相同的粘合剂体积分数下,标准理论比冲可提高24.5~34.3N·s/kg。而在相同能量特性的情况下,推进剂的粘合剂的体积分数可提高50~65%。因此,叠氮基含能预聚物和高能高密度氧化剂的使用,将代替下一代高能固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e propagation of energetic electron flux in the solar corona is investigated with due regard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utralizing cold electron flux and the kinematic escape effect of the electrons with different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19.
黄再兴 《航空学报》2000,21(2):124-127
许多工程材料当变形超过某一极限时由于损伤都会出现应变软化行为。首先从非局部理论出发,推导了应变梯度损伤本构方程;然后利用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特征理论,在一维弹性损伤情况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本构模型,即 Kachanov损伤本构方程与应变梯度损伤本构方程,对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基本方程适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损伤发展时,与 Kachanov损伤本构模型相关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基本方程是不适定的;而与应变梯度损伤本构模型相关的,则无论损伤是否发展,其基本方程始终是适定的。这说明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本构方程中必须考虑材料内部微结构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