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进行总装式综合训练的环节.本文结合沈航自动化学院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情况,从多方面总结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工作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我校近三年来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了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组织、指导教师的安排以及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们专科进行了三届八个班的毕业设计,共计学生366人。83届毕业二个班,分别在红旗、红安、庆安、西安机器厂四个单位进行。 毕业设计是总结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完成本专业工艺技术人员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快适应工厂技术工作是很必要的。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四年的总检查,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检查。下面就我们的亲身体验,淡谈我们对如何搞好毕业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反映。本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方法,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制定毕业设计评价方案时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现实性和科学性。在评价内容上,包括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方案、毕业实习教学过程评价方案、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方案三个主要方面,共三十个评价要素,为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每一个评价指标、评价要素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相似文献   

5.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检测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乃至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其它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因此怎样组织好毕业设计?如何使得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得到较大的收获?对于专业课教员无疑是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去认真的讨论,探索和总结经验。在过去的七届毕业设计中,作为带队老师,我有自己的一点儿愚见拿出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就当前理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优化毕业设计组织 积极推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各种因素,发现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之一。几年来,郑州航院机电工程学院与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开展了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参与其中的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获得运用新学知识进行较复杂的基本工程锻炼和训练的有力手段,为学生今后去工厂从事制造、运行、维修、测试,校验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初步基础。因此毕业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以往我们自动化仪表专业在毕业设计上,由于受到条件、经费、工厂生产周期,以及时间的限制,往往是纸上谈兵和脱离实际的多,这严重地阻碍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结合教改方向,从实际出发突出专业特点,我们针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结合产品现场搞毕业设计。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是每个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简要介绍了目前高校在毕业设计环节管理的弊端和开发基于Web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工具、需求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的实现。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我院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水平,并且本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存在的8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制度”“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监控”“进行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量化考核创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推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指导网络化”和“毕业设计(论文)融入信息素质教育”6个方面的对策,简略介绍西安航空学院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改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今后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波形测量手段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对三角波信号的波峰、波谷、中值、幅度、频率、沿斜率、沿线性度、对称性等指标进行了精确评价,详细讨论了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并对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应用到三角波信号源的性能指标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鹏  裴连杰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2-523482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MESSENGER Science Operations Center (SOC) is an integrated set of subsystems and personnel whose purpose is to obtain, provide, and preserve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that fulfill the objectives of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mission. The SOC has two main functional areas. The first is to facilitate science instrument planning and operational activities, including related spacecraft guidance and control operations, and to work closely with the Mission Operations Center to implement those plans. The second functional area,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involves the receipt of science-related telemetry, reformatting and cataloging this telemetry and related ancillary information, retaining the science data for use by the MESSENGER Science Team, and preparing data archives for delivery to the Planetary Data System; and the provision of operational assistance to the instrument and science teams in executing their algorithms and generating higher-level data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二维活塞航空燃油泵容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家圆  申屠胜男  阮健 《航空学报》2020,41(4):423267-423267
提出了一种二维活塞燃油泵,该泵利用二维活塞的旋转运动将配流机构集成到活塞上,去除了传统柱塞泵独立的配流机构,简化了泵的结构、提升了泵的功率密度,而且由于主要运动机构采用了滚动轴承支撑,免除了滑动摩擦副及其产生的泄漏,提高了效率。对泵的容积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合泵的结构原理分析了造成容积损失的内泄、外泄及油液压缩性等3种主要原因;应用层流和紊流的缝隙流动基本理论推导出泄漏解析表达式,着重分析了不同配流开口形式产生的内泄漏;综合考虑油液压缩性和泄漏获得了容积效率数学模型。理论研究表明采用负开口配流形式可以有效减小内泄漏,定量分析了泄漏流量与负开口量的关系,同时利用Fluent进行配流过程中泵腔内的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减小油液倒灌。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制作二维活塞燃油泵样机,以航空煤油为介质进行台架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压力2 MPa,转速从1 000 r/min到5 000 r/min,容积效率从93.6%提升到98.1%;当转速为2 000 r/min,负载压力从1 MPa增大到5 MPa,容积效率从97.5%降低到92.3%。以现有的齿轮泵和柱塞泵相比容积效率显著提高,理论与实验的结果偏差在4%以内,表明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世界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精细化管理和空中交通运行高效化管控提出了高要求。本文聚焦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的基本概念与框架问题,是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系列之一。从国际公约、理论研究和行业规范视角界定飞行区的基本概念,分析飞行区的一般运行过程和资源调度内涵。对飞行区资源调度体系涉及的理论方法、系统工具、管理机制等要素及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旨在为机场运行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6.
裴扬  宋笔锋  石帅 《航空学报》2016,37(1):216-234
军用飞机在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常常会与武器系统遭遇,如何分析其生存能力从而进行改进设计一直是航空领域的研究难点。回顾了作战生存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敏感性计算和易损性计算两方面总结了生存力的定量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基本信号探测敏感性模型、雷达对抗下的敏感性模型、红外对抗下的敏感性模型,以及部件间弹道遮挡关系确定、部件毁伤测度与判据、重叠及高维空间易损性计算、薄弱部位确定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体系对抗与先进武器环境,提出了生存力研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包括网络与信息战下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对抗装置的效益代价与权衡设计、部件易损性毁伤机理与判据、先进武器及多因素耦合下的易损性分析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的性能降级易损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童明波  陈吉昌  李乐  肖天航  古彪  董登科  汪正中 《航空学报》2021,42(5):524530-524530
现代飞行器面临水上迫降、水上漂浮、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等复杂水载荷的结构完整性和乘员安全性分析问题日趋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飞行器设计、分析和适航取证的重要手段。以固定翼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直升机、火箭和卫星等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为对象,围绕适用于飞行器水载荷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综述,根据外流(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和内流(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的不同将综述内容分为Part I和Part II两部分。Part I的主要工作为:首先,归纳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事故和试验,总结水气两相流和流固耦合算法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随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飞行器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范畴、水载荷分析要点、适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其中,水上迫降的总结包括飞行参数、波浪水面和弹性体对迫降性能的影响研究,水上漂浮的总结涵盖了飞行器构型参数、破舱和波浪对漂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最后,指出复杂风浪情况下水上迫降和漂浮的水气固三相耦合工程应用难点和解决途径,并探讨飞行器水载荷数值分析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V形兜孔圆柱滚子轴承的高速动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斌  邓增辉  桑得雨 《航空学报》2021,42(7):424135-424135
保持架打滑和动态不稳定是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面临的难题,为此提出一种V形兜孔圆柱滚子轴承,并对其保持架打滑及稳定性展开研究。运用Hertz接触、弹流和流体润滑及牛顿-欧拉动力学理论,建立径向刚性加载下轴承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变步距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进行动力学数值仿真,探讨了V形兜孔的几何参数对保持架打滑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兜孔优化后在不同转速下保持架的打滑特性、稳定性及兜孔/滚子碰撞特性,结果表明,V形兜孔的几何参数对保持架打滑及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在30 000~60 000 r/min的转速范围内,优化轴承保持架的打滑率明显低于普通轴承,涡动半径明显小于普通轴承,滚子对兜孔局部碰撞的力幅值和频率也明显小于普通轴承。  相似文献   

19.
分层比对分开分层旋流预混火焰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泽宇  张弛  韩啸  林宇震 《航空学报》2018,39(3):121692-121692
为了充分认识分开分层旋流预混火焰的特性,实验研究了分层比(SR)对分开分层旋流预混火焰宏观结构的影响。实验以甲烷为燃料在常温常压下展开,通过改变分层比研究了用CH*化学发光信号表征的火焰宏观结构的变化,包括稳火方式、焰锋、主释热区等。观察到火焰的稳火方式以及主释热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角涡回流区、台阶回流区和中心回流区的共同作用下,随着分层比的变化,分别在中心体下游、台阶内外沿和主燃级通道出口外沿存在稳火点,并依此首次提出和以往研究中分层旋流预混火焰相比不同的6种类型分开分层旋流预混火焰模式:Y型、V型、对称D型、多褶型、窄W型和宽W型。结果表明,火焰宏观结构受分层比影响而发生变化,可以用甲烷的富燃、贫燃和可燃极限来解释分层比对火焰宏观结构以及自激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脉冲爆震燃烧室与涡轮及压气机三者相互匹配的详细机理,建立了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系统,其主要由脉冲爆震燃烧室、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发动机测控系统等组成。在该试验系统上开展了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首次实现了由脉冲爆震燃烧室驱动涡轮,涡轮带动压气机,压气机压缩空气供给爆震室的全闭环自吸气工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能在自吸气模式下持久、稳定地工作,爆震室与涡轮及压气机三者匹配良好,验证了用脉冲爆震燃烧室替代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