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育林  张斌斌  王兆魁 《宇航学报》2018,39(12):1408-1418
针对空间碎片环境的长期演化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构建了碎片环境的整体演化模型和数值演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碎片环境的长期演化分布特点,分析了碎片环境的稳定性和主要影响因素。低地球轨道碎片环境在未来200年内的演化结果表明,空间目标的相互碰撞解体,是空间碎片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即使停止一切航天发射活动,空间碎片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表明低地球轨道空间碎片规模已经超越稳定临界点;进一步的发射活动会增强空间碎片环境演化的不稳定性,加剧“碰撞-目标解体-碰撞”反馈连锁碰撞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为扩大商业航天版图,实现人类太空文明的宏伟目标,埃隆·马斯克始创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正致力于研发“超重-星舰”星际运输系统。2023年4月20日,“超重-星舰”首飞,并取得了重要里程碑。本文对试飞情况进行了梳理,对该系统总体方案、研制历程、未来发射计划进行了总结,并对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围绕网络安全在航天行业中的应用需求,分析NASA与我国航天领域网络安全标准的应用情况,提炼航天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和框架,给出航天行业网络安全关键标准的标准制定建议,从宏观层面指导航天网络化、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日本JAXA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是负责日本航空航天开发的独立行政实体,主要承担日本航天器研究、开发、发射和运行等业务。JAXA拥有日本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和环境验证手段,集中了大量高水平的力学环境、真空热环境和特殊环境的试验测试设备,能够承担航天器系统级总装、专业测试和环境试验,也具备航天器原材料、元器件等的环境试验与评价能力。JAXA具有国际一流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对日本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以及对标国际一流航天先进技术的要求,文章跟踪研究了JAXA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的建设、基地布局、管理模式和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星舰的总体参数和气动布局进行反演建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星舰的气动布局特点、前后翼面操纵控制策略、典型载人登月任务推演等。结果表明:星舰再入返回采用低质阻比有翼锥柱体外形设计,与传统航天飞机的返回方式不同,再入时末端速度较低,前后翼面在小、大攻角下均能实现对舰体姿态的有效控制,采用创新性的气动翼面和发动机反推组合控制技术,充分利用气动减速,实现舰体平躺再入返回和垂直降落的回收模式。经分析可知,星舰载人登月任务需发射在轨补给星舰次数偏多;采用轨道式投送方案时,星舰具备实现全球1 h快速抵达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宇局用于试验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第一架 X-43A 试验飞行器将在7月份交付。这架飞行器长3.6米,重1吨,是美国航宇局高超 X 技术计划的核心,旨在验证可提高未来高超音速飞机(5马赫以上)和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的运载能力的吸气式发动机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以往航天技术的门槛较高,国内航天项目的客户多来自于政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开发,国内航天逐步从"航天事业"转向"航天产业"。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化推广。在军民融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牵引下,我国商业航天迅速发展,各种星座计划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运输系统是确保人类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航天器快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的保障,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载体,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航天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进出空间的能力。航天运输系统是往返于地球表面和空间轨道之间,或在不同轨道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个方面,是提升航天核心竞争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航天项目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航天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但是,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航天项目管理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一项目管理创新概念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指运用专门的方法、理论和工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嵌入式任务关键软件特点,研究基于AADL模型,实现对其结构模型、行为模型、故障模型和执行模型的多维度描述。通过构造其代码规则模板,实现从模型到源程序的自动化映射,降低编程工作量。研究将AADL模型转换为故障树模型和时间自动机模型,分析验证软件安全性与可调度性;通过构建航天领域模型库,支持大规模软件复用。最后,基于所开发的航天型号软件模型驱动开发平台,对航天飞行器GNC系统的软件开发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能有效提高航天型号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除了常说的三大理论来源以外,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还有很多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基督教和《圣经》传统、古希腊神话和西方文学作品对马克思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对他们采取了批判的借鉴的态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成为马克思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除了常说的三大理论来源以外,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还有很多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基督教和<圣经>传统、古希腊神话和西方文学作品对马克思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对他们采取了批判的借鉴的态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成为马克思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掌人心     
摘 要 从传统文化角度结合实际分析掌人心的理论和方略。利益诱导人心,教育净化人心,思想文化变换人心和高尚人格诚服人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技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国家航空般天局(NASA)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科技信息纲领的内涵、宗旨、任务、目标,实施科技信息纲领的工作程序、组织管理机构,科技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NTIS)和航空航天科技信息中心(CASI)的运作情况,论述了美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发射和在轨航天器管理任务的不断增加,为支撑各类测控需求,遥测站数量越来越多,测控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从整体降低对遥测任务及遥测装备的运维管理成本,提升运维信息的应用能力,为各类角色用户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撑,需要建立体系化的遥测装备智能运维系统。构建多级智能化运维体系,通过现代化信息感知和传输技术实现装备信息的多维度快速获取、感知和汇聚,全局性掌控战斗资源,建设运维中心及信息处理平台完成数据的智能融合处理,通过对各装备、各时段数据的比较,关联挖掘信息,深层次利用运维数据,实现资源全景展示、装备状态监视与智能维护、运行效能评估、态势分析与预测等能力,为遥测资源和战斗力部署调度提供直接全面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在新型战略地地导弹中的回收系统控制电路小型化、集成化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们面临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教育如何全面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崇高目标,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和前途的历史性课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失时机地寻找合适的途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于峰  郭珈 《遥测遥控》2022,43(1):98-104
针对靶场试验遥测数据特点,设计了一种遥测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作为靶场测试流程和飞行结果判别的重要环节,遥测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繁杂测试数据处理与发布、数据管理和数据判读与服务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靶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爽  彭玉明  陆宇平 《宇航学报》2010,31(3):621-627
以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为典型代表,系统地总结了火星E 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历史与现状,对各种已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未 来的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登陆和火星基地任务为潜在工程应用目标,对下一代高精度火星ED 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TDRSS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国际“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概况,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提出尽快建立军民两用、综合应用、中等性能的TDRSS,以尽早获得最基本的近全球的跟踪、通信与自主导航的能力,从而填补天基支撑的空白。主张综合功能一步到位,超过日本;性能上接近日本,逐步提高。在技术思路上,建议采用PCM-OQPSK 及PCM-CDMA-BPSK数据传输体制;星本体测控与用户的跟踪导航统一采用单通道单脉冲测角、伪码测距的单站定轨体制,并利用星本体测控数据提高用户的跟踪导航精度;主张在TDRSS的设计中全面贯彻CCSDS协议标准,尽早参与区域以至全球的高速信息网。最后,对下世纪初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TDRSS的技术关键与可能性,提出了看法。指出,中国的TDRSS将超越航天测控网的范畴,而成为全球战略技术信息的天基传递网,并终将成为全球高速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