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消息     
印度将出资制造2颗新型卫星 2月20日,印度内阁同意出资2.83亿美元,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再研制2颗新型通信卫星——印度卫星-4A、4B(Insat-4A、4B)。 2003年我国将发射8颗卫星和1艘飞船 这是我国历史上发射航天器最多的1年。它包括“北斗”导航卫星、“双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等。 伊朗2月19日宣布,将和意大利在今后两年内共同制造和发射“明灯”卫星。 意大利计划制造4颗军民两用卫星 它们均为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预计耗资8.07亿美元,其费用将由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分担。 (小号…  相似文献   

2.
魏欣群 《国际太空》1997,(10):26-28
截至1997年7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给5家卫星公司颁发了经营全球无线电话业务的许可证。其中,“铱”(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和“奥德赛’(Odyssey)系统早在1995迁lq就获得了许可证,而移动通信控股公司(MCHI)的“伊里普索”(ElliPS。)系统和星座通信公司(CCI)的系统直到1997年7目1日才获FCC的思准。FCC汪1995fy未给这两家公司颁发许可证的理由是他们设爱足够的资金来制造和发射】星。到会耸7自,田于有额外的频率可供使用,而自美国移动p星公司撤消了真申请,故FCC放拜了夫于资盆资措的合关…  相似文献   

3.
伍勤 《国际太空》1995,(10):22-22
“铱”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主承制商摩托罗拉公司,通过有效地组织设计和制造,将使每颗“铱”卫星在生产线上的时间缩短到22天。该公司负责“铱”系统卫星制造的经理L.卡西(Carsey)说:“所有的‘铱’卫星都将采取水平方式装配,而不采用传统的垂直方式。过去,大多数卫星的装配都是在总装厂房的地板上,清理出一块地方,然后把所有的部件、组件都送到那里,进行装配。这是一种传统的‘定制式’装配。”用传统的方法生产一颗卫星需要2~3年的时间。这对于小批量生产尚可接受,而对于像由66颗卫星组成的“铱”系统的大批量生…  相似文献   

4.
苏新 《国际太空》1998,(11):13-14
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中,以Alenia宇航公司为主的意大利公司主要提供以下5种硬件,这些硬件的合同总价值达7亿美元以上。1“多用途后勤舱”按照美国航宇局(NASA)和意大利空间局(ASI)签订的双边协议,意大利将为国际空间站制造3个“多用途后勤舱”(MP...  相似文献   

5.
由16个国家合作兴建的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的第一个组件“黎明号”(Zarya),于1998年11月25日在哈萨克升空,由俄罗斯制造的质子火箭推动。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一个新的太空探险时代的开始。“黎明号”是...  相似文献   

6.
文青 《国际太空》2009,(1):34-34
2008年12月15日俄罗斯航天局新闻处公布,俄罗斯2009年首个科学计划是发射研究太阳和地球全球暖化问题的“日冕-光子”(Koronas-Foton)卫星,这次发谢计划将于1月29日进行。“日冕-光子”卫星上的零件和仪器80%由俄罗斯制造,其余20oA由乌克兰、印度及其他国家制造。  相似文献   

7.
宗河 《国际太空》2005,(6):13-13
2005年4月11日,“人牛隆”(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将试验卫星系统-11(XSS-11)发射入轨。该卫星是美国空军XSS演示验证项目的第2颗卫星,由洛马公司负责制造。  相似文献   

8.
国外在轨装配技术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 《国际太空》2016,(12):61-64
2016年,欧洲航天局(ESA)将资助研究立方星在轨自主交会对接技术,拟在此基础上发展利用多颗立方星在轨自主装配成大型航天器的技术。2015年,美国公布了多个在轨装配技术项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7月宣布开展“大型结构系统太空装配”(SALSSA)项目;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S/L)在8月被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授予用于在轨自主装配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蜻蜓”(Dragonfly)项目合同;11月,NASA在“临界点”(Tipping Point)计划规划的“航天器与空间结构的机器人太空制造与装配”主题下授出了3份合同,其中包括与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合作开展“蜻蜓”项目地面演示和飞行演示验证。在轨装配技术将成为低成本快速部署航天器的途径之一,推动大型高性能航天器(例如大型深空探测补给站和空间望远镜)的发展,是以美国为主的、多个国家大力发展的重要在轨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9.
苏新 《国际太空》1997,(6):13-14
1拖期后的发射计划“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原计划从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但因俄罗斯服务舱的制造工作拖期,整个空间站的发射计划将推迟7个月。这样,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俄罗斯制造的FGB功能货舱,将推迟到1998年6月由俄罗斯的质于号火箭发射入轨。随后,在1998年7月9日,美国将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第一个美国制造的部件——配备6个舱口的增压节点舱,它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其他舱段。为防止空间站计划推迟发射后再继续拖期,美航宇局(NASA)希望制造一种称为“临时控制舱”(InterimControlModule)的辅助推进系统,它将以一种原…  相似文献   

10.
无人飞行载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不仅具有多样性与低成本的优点,而且也无须冒损失飞行员的风险,近五年来通过在全球战事与纷争中的表现,已经使它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选武器装备。同时也由于可以执行3D任务(无聊“Dull”,肮脏“Dirty”,危险“Danger”)以及设计与制造技术门槛低,又不用通过繁琐的航空验证程序,使它也成为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的航空产业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加速组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显示出极高的商业和军事价值,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战场。特别是2020年以来,美国“星链”(Starlink)卫星呈现出高强密度部署态势,展现出极强的卫星规模化制造能力,引领了全世界卫星星座制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间的迷幻     
人们每天都在与各种不同的对象打交道,这些对象之中有同类的,有异类的,也有的是人工制造以及人们想象出来的对象。比如说“时钟”,它就是人的经验并且通过形象化而制造出来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协助台湾取得8艘柴电潜艇后,台湾各单位随印展开各项工作,包括“立法院”的“潜艇自造”决议文、“国防部军备局”、“行政院”所组成的跨部、会“潜艇自造小组”以及台湾中船公司(台湾地区最大的造船公司)的“潜龙计划”小组,都积极参与并推动潜艇自行制造的工作。目前更进行到预算编列和审查的阶段,“立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可以在太空制造空间站部件,为什么还要在地球上的工厂里制造呢?如果你可以用一台3D打印机制造这些零件,为什么还要用工厂呢?这是新公司“太空制造”向航空航天业和潜在的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太空制造”计划研制3D打印机并将其发射到太空轨道,利用它们在太空直接打印出飞船和空间站部件,然后在失重状态下把它们组装起来。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堆积金属、塑料或多种其他材料等“给料”的薄层来制造物体。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效率,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下属的航天制造与服务公司阿斯特里姆公司将裁减1000名全职雇员和1000名分包商人员,以实现每年节约4亿欧元(5.6亿美元)的目标。阿斯特里姆公司名为“敏捷”的内部转型计划正在全面落实之中,旨在使公司为“艰难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敏捷”计划是一项大范围的重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MartinCorp.)公司所在地: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财政情况:最近组建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航天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1%。1994年公司的总收入为229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制造军用飞机、导弹和电子系统。航天业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洛克希德运载火箭(LLV)、“阿特拉斯”和“大力神”运载火箭以及航天飞机的外贮箱,公司还销售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政府和商业客户生产通信、遥感、导航和科学应用卫星。公司是国际空间站的主…  相似文献   

17.
沈震 《国际太空》1998,(10):16-17
“多镜面X射线观测卫星”(XMM)是欧空局的新一代科学卫星。为欧空局研制这颗卫星的主承包商是德国的道尼尔卫星系统有限公司(DSS),参予研制和制造该卫星的还有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和欧洲其他35家公司,计划于1999年年中完成XMM的研制工作。这...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12月28日,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达努里”(Danuri)在成功抵达月球之后,拍摄了令人惊叹的“地出”(Earthrise)照片,显示出月球的坑洼表面以及位于远处的地球。自此,韩国成为全球第七个成功实施月球探测任务的国家或地区,也是第四个成功实施月球任务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后,世界上排行第四的航天大国。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Osumi)于(1970年2月11日发射,是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比中国仅仅早两个月,日本每年用在空间研究和发射卫星的经费为10亿美元(2003年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万分之四,金额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1977年2月23日,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ETS-2“萄”2号成功升空,使日本成为第三个拥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另外,日本制造的科学卫星质量亦非常高,1986年更和美国、苏联以及欧洲各国一起参与发射宇宙飞船探测著名的“哈雷”慧星。  相似文献   

20.
空间活动大事记(1993年8月)2日美国太平洋时间12时59分,美空军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用马丁公司制造的大力神-4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秘密的军事卫星(可能是“长曲棍球”型侦察卫星)。火箭升空后的第101秒钟(即在两枚固体火箭发动机将要在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