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针对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输出的系统航迹在边界地区出现多重目标和跳跃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系统航迹进行二次融合的方法,建立了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跟踪算法.将系统航迹传输时延转换为空中目标的距离,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对目标的匀速航行和机动航行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系统航迹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靠空中每架飞机自动广播自身位 置报告,并接收邻近飞机的位置报告,互相了解对方处置位置和行踪驾驶员自主地承担着维护空中交通间隔的责任,不再依赖地面雷达监视和管制,这就是最近发展中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所起的作用。它将引起空中交通监视和管制上的革命,空中避撞责任将从管制员一方逐步交还给驾驶员自己承担。一、空中交通避撞责任空中交通的安全避撞责任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互相“见到后避让”,即机上自主,一般只能适用于低速小飞机按目视飞行规则的飞行,在好天气下才能实现; 二是地 面监视并管 制,通知驾驶…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航行系统(CN/ATM)计划的实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将面临重大变革。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空管保障系统将采用更新的技术,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手段也将逐渐从程序管制过渡到雷达管制,营运的民航飞机近几年来在机型和性能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因素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将产生重要影响,在实施管制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管制员掌握各种管制手段的技能和管制用语的标准化,而且要求他们掌握现代飞机、空管保障系统的基本性能。但现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民用航空领域,及时可靠的通信是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运营的最基本保障之一?本期特别关注以民用航空通信技术为空管提供保障作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航空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当前采用的主要技术,中国民用空地数据链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通信系统的电路故障诊断及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以使读者能够了解在空中航行系统正面临转变的情况下,民航通信技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快速发展,从而为新的航行系统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是确保航空器的安全飞行,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需要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及预警的研究.借鉴大数据理论建立空中交通管制大数据概念,从影响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出发,建立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运行的状态向量空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去除基础向量线性相关性,再利用聚类分析过程建立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安全预警知识库,实现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安全评估和及时预警.结果表明:所用的预警分类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预警分类和安全评估,为管制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项由民航广西区局研制的,能完全适用民航中小型机场和大型繁忙机场使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民航科研成果《航行管制系统数据自动处理中心》,日前在桂林通过了由民航总局组织、中南管理局科委主持的国内有关专家、教授参加的技术鉴定。长期以来,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航行调度、飞行指挥的数据是通过航行管制人员人工处理完成的,每个管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一般介绍1.背景近几年,美国每年大约有6300万经由塔台管制指挥的起降航班,19382架商用和209700架通用航空器接送6.33亿旅客,同时还要运送254亿磅的货邮。每天的任何时刻,全美的空中停留着大约4000至6000架仪表飞行规则的航空器,另外还有数千架目视飞行规则的通用航空飞行。根据联邦航空局的预测,到2016年航空市场的需求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20%。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合理地利用空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空中交通管理潜能从而满足空域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美国联邦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全球未来空管系统的发展,国际民航组织先后制定了《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全球空中航行计划》、《全球空管系统需求手册》和《全球航行系统绩效手册》等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未来全球空管系统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细化未来全球空管系统在飞行和流量信息方面的运行和数据需求,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委员会下辖的空中交通管理需求和绩效专家组(ATM RPP)经过数年的酝酿,提出了一个可替代现有国际民航组织飞行计划的机制——协作环境下飞行和流量信息(FF-ICE)概念。该概念对包括军民航在内的空中交通管理单位的需求作了通盘考虑,重点放在了飞行和流量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完整性和数据保密等  相似文献   

9.
EADS、空中客车和泰雷兹6月14日在巴黎航展上共同宣布,以经济利益联合体(G.I.E.)的方式把2002年7月创建的空中交通联盟改组为公司。新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成员公司的共同目标:满足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导航服务供应商对完美的全球共同运营的空中运输系统的需求,将利用成员公司拥有的领先的飞机、航空电子、地面空中交通管理和卫星能力,整合为单一的解决方案。 空中交通联盟由EADS、空中客车和泰雷兹组建,联合领先的工业实力,通过综合空中、地面和空间的技术专长,加速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空中交通联盟在巴黎航展上宣布改组为公司…  相似文献   

10.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是由地面设备和空中设备组成.地面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及终端显示器等;空中设备包括机载应答机(ATC)和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当空中应答机被地面台或其他空中应答机询问时,能自动发射脉冲代码回答信号,把飞机的识别、高度及位置信息提供给地面台或装有TCAS系统的飞机.地面调度员利用这些信息对飞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装有TCAS计算机的飞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防撞预测.目前我国使用的ATC系统有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和离散寻址信标系统(DABS),两者相互兼容.这里只介绍ATCRBS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在航空发达的西方国家,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教师,通常是从现职管制员中招聘。受聘后的管制教师在完成3~5年教学工作后,再回到一个管制部门从事管制工作。这是因为空中管制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管制实践经验,方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管制专业教师,又会使原有的管制技能退化和落后于飞速发展的管制技术而影响管制专业的教学质量,所以它采用轮换招聘制。民航学院成立以后,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教师缺编,由于我国用人制度的限制,效仿国外的作法是不可能的,只有走自己的路,自己培养。  相似文献   

12.
扇区容量反映的是扇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诸多要素综合寻优下的流量水平,目前将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阈值映射为扇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存在片面性。为改善扇区容量评估方法,以成都进近南扇为研究实例,采集198组实际运行数据建立样本集,确立了涵盖空中交通流密度、管制运行安全性能、管制运行效率性能及管制员工作负荷等4类因子的管制运行品质量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了扇区管制运行品质综合评价,经函数拟合确定扇区容量为29架次/h,新方法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航行情报服务是搜集整理、设计制作、发布情报资料,提供给飞行机组以及其他技术保障单位在组织与实施飞行过程中使用,保证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它包括:航行、通信、导航、气象、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的资料和规定。航空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大的航班量,使得空中飞机的密度越来越大,对航空管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测量技术相继出现,机载导航设备和陆基导航设备的在精确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进。RVSM是指通过缩小垂直空间间隔,提高空域使用的灵活性和容量。RVSM在欧洲大部分空域…  相似文献   

14.
空中交通流仿真可用于分析空中交通流特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空中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阐明空中交通现象及其机理。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工具NetLogo建立终端区进场交通流仿真模型,并实例化描述了工具在空中交通实验中的建模和实验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智能体的仿真建模工具可用于空中交通仿真实验,较好地再现真实世界的交通流特性。NetLogo是一个方便实用的空中交通仿真建模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ICAO 未来空中导航系统(FANS)是依据先进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技术来利用空域(含机坪)的一个系统,目的是使空中活动更有效,容量更大,而且安全。FANS 还将从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过渡到未来的空中交通管理(ATM)。然而,进入CNS/ATM 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它是一个由24颗高高度卫星组成的星座(及地面控制系统),通过向相关的接收机发射低功率信号,获取非常精确的位置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终端区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及影响机场跑道容量的因素,将发布着陆许可最晚时机从时空上与临界资源互斥特性结合起来,引入"跑道组件"概念。在FAA经典时空模型基础上考虑更多因素和参数,主要对跑道组件互斥占用时间和空中间隔进行探讨,构建更适用于中小机场在程序管制下仅到达、仅起飞及混合运行情形的跑道容量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及随机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功能脆弱性的空中交通相依网络流量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兴隆  齐雁楠  潘维煌 《航空学报》2020,41(4):323479-323479
依据空中交通管理与航班运行规则,采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由机场、航路与管制扇区组成的相依网络模型,建立不同扰动策略的影响规则,提出以网络流量熵和交通流损失比变化率为指标识别网络功能脆弱性。并以网络总流量熵最小为目标,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网络流量协调分配策略,以降低空中交通相依网络的脆弱性。以民航华北地区空域为原型,发现了其相依网络脆弱性表现规律和脆弱源,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网络流量分配方案,优化结果降低了网络总熵值和功能脆弱性,其中机场网络流量分配后效果最为显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空中流量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京-广州以东地区各主要机场二次雷达的逐步安装就位,在我国东部地区实施雷达管制已为期不远了.先进的设备还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对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指挥者,空管员素质、技能的状态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一名合格的空管员除了具备熟练的空中及地面的管制能力外,还需要有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管理等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这些技术最终将提高航空安全性、减少延误和降低营运费用。 技术已不再是绊脚石。使发展减慢的因素是采用每一种新技术时要使国际上对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应遵循的标准和操作步骤取得一致所需的而又消耗时间的过程。 国际民航组织(ICAO)自1993年11月建立未来空中导航系统(FANS)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来,已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澳大利亚民航局的H.布赖恩·奥基夫是这一负责监视和协调发展和过渡计划(FANS第2阶段)专门委员会的主席。他在  相似文献   

20.
“自动相关监视”这一名字是令人费解的。这一名字是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行系统委员会,根据卫星技术在空中文通管制服务中运用而命名的。“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简称 ADS)是英文翻译而来,也可译为“自动依赖监视”,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为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监视系统,它是自动的、要有依靠(或有依赖)才能完成监视服务的。所谓自动的,就是说飞机上的各种信息是自动发送、自动收集处理、自动显示的,无须人员操作;所谓依赖或相关,就是说这种系统须依靠飞机提供的各种飞行信息才能完成。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