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正>小卫星如今是航天业界的热门话题,诸如立方体卫星、手机微卫星等概念都被人们热炒。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用和商用电子器件的水平已经相当高,很多器件可以直接送进太空里正常工作,不需要专门订购宇航级的器件。英国萨利卫星公司的一位高层曾经表示,商用元器件会极大地改变卫星制造业的形态。最近有个数字,可以量化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新的卫星公司(卫星公司系指专门从事向空间制造商购卫星,委托运载火箭研制部门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提供用户使用的中间商)。正在购买小型卫星来投入新的卫星通信市场。技术进步虽然已扩大了通信转发器的用途,也促进了小型静止卫星的应用。但是这种重量不到500公斤,转发器数目少于12个的小型卫星能广泛应用,仍然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近3年多来,有几家商业性的卫星公司宣布了他们将提供的新的卫星服务计划。例如,在美国国内和国外,开办高保真度无线电广播和区域通信业务。这些公司打算采用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1996,(2):41-41
  相似文献   

4.
陈静 《国际太空》1996,(10):4-5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预测,今后10年中,可能有200多颗重量小于3000千克的卫星需要发射,其中,大多数卫星的起飞重量将小于1000千克。这些卫星中的2/3将用于通信,主要是低地球轨道话音和数据通信星座的卫星,它们将由大型和中型运载火箭成组地发射。但...  相似文献   

5.
肖杏 《国际太空》2006,(9):20-20
除了"实践"系列、"探测"系列等小卫星外,近年来中国还发射了其他一些小型卫星. 2003年10月21日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100kg以下的微卫星,可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汛抗旱等数据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100kg以下小卫星的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6.
1会议概况国际宇航科学院(IA)于1996年11月4日至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地球观测小卫星研讨会。研讨会由IAA发起,委托德国空间局(DARA)、欧洲空间局(ESA)和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DI,R)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成立了一个由ZI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空间专家组成的科学项目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应邀担任该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并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近3O个国家的大约30O名代表。这次小卫星研讨会由国际宇航院出面,参加国家的面比较广,发表论文125篇,是一次技术内容丰富、有较高权威性、真正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用个人计算机来比拟小卫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把小卫星定义为质量不足900kg的卫星,而在欧洲则有人把小卫星的质量限定在450kg以下。总而言之,小卫星是一些轻巧而便宜的卫星,因而受到买不起较大卫星的一些大学和科研组织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未来4年内,印度计划至少发射4颗小卫星,即“印度浮质与大气卫星”(I-STAG)、研究近太空环境的SENSE卫星、研究日冕的Aditya卫星,以及测量阳光辐射的YOUTHSAT卫星。计划在2012年发射的I-STAG是印度“小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第1颗卫星———“印度迷你卫星-1(I MS-1),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1997,(5):17-18
美国TRW公司为NASA“小卫星技术创议”承制的第2颗小卫星叫“刘易斯”(Lewis),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尺寸:卫星本体为直径1.sin、高2.Om的六边形梭往体,有2个太阳电池翼;重量:386kg;电源:37OW;姿态控制:三轴稳定,零动量偏置;推进:8个4.4N讲推力器;遥测:S频段(与GSTDN——全球空间测控网兼容);星载仪器:超级成像光谱仪(HSI),线性标准成像光谱阵(LEISA),紫外宇宙背景观测;新技术试验(部分):脉冲管致冷器,固态存储器,星上数据压缩,GPS姿态确定,宽现场星跟踪器,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与热控一体…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口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空间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类不仅制造出了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卫星,而且还建造了空间站、实现了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1.
一颗重仅6.5千克的小卫星最近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注意。这颗卫星名为“快照一号”,是以研制微小卫星著称的英国萨里大学的成果。不展开时,该卫星的高度和直径仅为330毫米。星上装4台照相机,每台相机比一枚两便士的硬币还要小。萨里大学在“快照一号”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其中包括使用冷气推力器的微型推进系统、小型化姿态控制技术和先进星载计算机。正是这些技术可以让这个“小机灵”与其他卫星交会并迅速为交会对象拍摄特写。2000年6月28日升空后不久,“快照一号”就在距一颗俄罗斯卫星2.2米处为其拍了照,并将图像传回了地面。 萨里大学的本意是打算通过“快照”的近距拍摄能力判断在轨卫星的“健康状况”,找出卫星存在的问题,为卫星保险界和工业界提供信息。然而美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小卫星的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利用姿态动力学方程为一动力学参数矢量的线性函数这一事实,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全局渐近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欧洲对于发展小型、廉价卫星进行科学、技术和环境试验也颇感兴趣,并提出过若干飞行任务的设想。但是,至今还没有见大的行动。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欧洲自己的可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器。欧洲需要一种能够把小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而其价格能随有效载荷相应降低的运载器。由于没有合适的小型运载器,大多数质量小于1000千克的卫星,至今尚处于初步设计阶段。那末,欧洲为什么不赶紧研制小型运载器呢?欧洲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欧洲航天界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的小运载器,小卫星就吸引不了用户,就没有生命力;但是,如果看  相似文献   

14.
沈震 《国际太空》1994,(11):10-11
根据美国国际防御预测公司(DFI)最近发表的题为《小卫星市场:机会和战略》的研究报告预测,总的航天市场在90年代不会有大的发展,总营业额将从1994年的297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32亿美元。但是小卫星市场营业额将会成倍增长,在整个航天市场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从目前的5%跃升到2000年的11%,大约为36亿美元(具体见图1)。国际小卫星组织(ISSO)主席,PacAstro小火箭公司总裁R.弗利特根据他个人对市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航天市场的总营业额不会有大的增加,但小卫星在航天市场中…  相似文献   

15.
小卫星动平衡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性规划灵敏度分析技术和小卫星质心对中计算平台 ,分析质心偏差(Rc)、允许质心偏差 (Rc0 )、单个配重允许值 (wb)、卫星总质量 (Mc)对总配重 (W )的影响。分析表明 ,在允许配重位置确定的情况下 ,Rc0 ∝ 1 /Mc;Rc0 ∝wb;单个配重允许值低时 ,偏心增大显著增加总配重 ;偏心大时 ,放宽单个配重允许值可以有效降低总配重。分析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航天器和一般机械产品  相似文献   

16.
如今,对于军事作战来说,卫星已变得像战斗机和战舰一样的重要了。但像卫星这样的天基支援不能过于昂贵,美国空军和国防部认识到,军用航天方案不必都采用费用高、能力大的卫星来完成任务,多年来倍受争议的小卫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7.
在小卫星研制方面久负盛名的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正在策划一个全球性的小卫星灾害监测网,该公司旨在与十几个国家合作,发展小卫星,然后将这些卫星组网,联合进行环境和灾害监测。此举将会进一步促进小卫星的发展,并使其朝着价廉物美和高分辨率方向发展。 要实现连续地灾害预报和监测靠单颗卫星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几颗甚至十几颗来组网,才能保证连续和快速反应能力。这种系统由大卫星来实现非常昂贵,需要几十亿美元,风险太大。而如果用500~1000千克的小卫星来组网,不但卫星便宜,发射维护费也会大大降低,如果把这些费用和风险摊到十几个国家,实现的机率更大,系统的效益也会更高。  相似文献   

18.
9月9日,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的“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全面深入地研讨了中国小卫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小卫星多级故障诊断系统,利用多级的方式对小卫星的故障进行诊断。其中第一级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故障定位于模块级;第二级采用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完成故障的部件级定位。最后用该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卫星故障仿真系统做了实验,对其预设故障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与仿真系统预设故障完全一致。实验表明:多级故障诊断结构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系统性、准确性并大大降低了故障诊断中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20.
据来自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的消息,中国正计划开发两种新的小卫星。一个用于地震预报数据的传送;另一个是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前者的研制工作在国家地震局领导下实施,后者由中国宇航学会监督完成。 地震预报数据卫星的功能是数据的存储和传送。每颗卫星重50千克,将被发射到倾角60度的1000公里的轨道上。 中国的地震专家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