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镁合金重量轻,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并且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中。甚至斯贝发动机中像中介机匣这样的大部件都采用镁合金,某些机种的滑油机匣也用镁合金制造。 镁合金最大的缺点是抗蚀能力较差,降低了使用寿命,限制了它在航空产品中的应用。为了防止镁合金零部件的腐蚀,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化学转化膜后再涂漆的保护方法。但是,由于镁合金的化学转化膜有膜薄、质软等缺点,仍然达不到防蚀目的。为了提高镁合金零件的防蚀性能,许多国家都在发展镁合金零部件阳极化的新工艺,即镁合金零部件经阳极化后涂漆而达到防蚀目的。现在美国已将镁合金阳极化列于军用镁合金产品的验收标准。现将美国镁合金HAE阳极化工艺作如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2024-T3铝合金为试验材料,进行阿洛丁1200S化学氧化,在工艺流程中,通过试验对前处理工艺、化学氧化时间、槽液温度、pH值、后处理工艺及干燥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使单个试片上的腐蚀点不超过5个,有效改善了阿洛丁1200S化学氧化膜层的耐蚀性,为某型发动机铝合金后风扇机匣的阿洛丁1200S化学氧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F10 0 -PW - 2 32发动机的前身为F10 0 -IPE92发动机 ,是F10 0 -PW - 2 2 9IPE发动机的发展型。通过在F10 0 -PW - 2 2 9发动机的机匣内将风扇的直径增大 0 .2 5 4cm ,使F10 0 -PW - 2 32发动机的总增压比由 32提高到 35 ,流量由 112 .4kg/s提高到 113.8kg/s ,涵道比由 0 .4 0降为 0 .34。这样 ,F10 0 -PW - 2 32发动机或者能够增大推力 (最大推力增大到 15 1kN ,额定推力为 14 6kN ,非加力推力为95 .2kN) ,或者通过发动机在更低的温度下工作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增大推力后的发动机的推重比为8.3。预计 ,F10 0未来发展型发动机将…  相似文献   

4.
针对Д-30发动机镁合金中央传动机匣表面的铝青铜涂层出现磨损、剥落的情况,采用冷喷涂工艺进行了工艺试验和机匣涂层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铝、铜涂层修复时,冷喷涂工艺可获得比火焰喷涂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型发动机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型发动机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编制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载荷剖面计算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为使编制出来的载荷谱易于应用,采用了一种压缩处理方法,以获得较少的等效循环矩阵。还分析了各个载荷矩阵之问的相位关系,得到了相应的相关矩阵。最终得到的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为后续的强度与疲劳寿命分析及其试验谱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厂某些零件是由国产新材料ZM-6制成,ZM-6不但常温性能优于其他铸造镁合金,而且在250℃以下具有优良的抗蠕变、抗持久和抗拉伸性能,适合于工作温度接近200℃的发动机尾部的应用。ZM-6的化学成份和ZM-5等其他镁合金显著不同,含约3%的以钕为主的混合稀土金属。按工艺文件规定,镁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直至成品需多次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在使用ZM-6料以前,我厂镁合金零件工序间防护采用氟化法,成品氧化采用苯钾法。氟化法(经填充)在ZM-6上形成的膜,膜色很浅,而且耐蚀性差。采用苯钾法氧化时膜色也较浅,而且耐蚀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表面防护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种新型镁合金(镁-锰系及镁-锌-锆-钇系)的表面处理工艺方法,提出了对膜层防护性能的质量评价标准,为这两种负电性极强的镁合金的使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超高温热障涂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先进燃气涡轮发动机热障涂层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新一代超高温热障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超高温、高隔热陶瓷隔热层材料,1150℃以上抗高温氧化、与先进单晶高温合金化学匹配的新型金属黏结层材料,长寿命、高可靠性热障涂层结构设计以及先进热障涂层制备技术;分析发动机环境下CMAS沉积物对热障涂层的损伤机理以及相关的CMAS防护方法;最后展望新一代超高温热障涂层的发展动向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燃气涡轮发动机发生的GH4169合金螺栓断裂故障,通过对故障螺栓进行断口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和金相组织分析,以及对未发生断裂失效的螺栓和螺母进行检查与分析,确定了该燃气涡轮发动机螺栓断裂性质为镉脆断裂;与螺母表面的镀镉层紧密接触、受到拉应力的作用以及工作温度较高,是导致螺栓发生镉脆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在涡轮后机匣连接部位选用GH4169合金螺母,并在发动机热端零部件连接件中避免使用镀镉层进行表面防护等建议,可供排除类似故障时借鉴。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组件因各种故障而需修理或导致报废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裂纹掉块、上部衬套磨损松动、弹性环磨损、同心度检测不合格等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制定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的合理技术标准和修理方法。在修理技术方法中,采用挖补补焊方法解决分流环裂纹掉块故障;采用极坐标定位与专用模板衬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新品衬套加工精度以解决上部衬套更换新品后装配准确性难题;采用装配过盈销钉和扩口工艺以保证零件的堵孔质量等。结果表明:这些修理措施提高了中介机匣零部件的利用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发动机修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表面处理对碳-酚醛复合材料界面粘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液相氧化、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聚合等表面处理对碳纤维的束丝强度和碳-酚醛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纤维的表面能和试件断口的扫描电镜形貌分析讨论了碳-酚醛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界面的粘接机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断裂力学观点,讨论了材料中的缺陷、损伤、微裂纹等对航空发动机构件的服役总寿命及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轮盘、叶片、机匣3个典型实例;介绍了损伤容限疲劳寿命设计新概念;提出了“过程控制”和“寿命监测-控制”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双转子涡扇发动机转子叶片-机匣碰摩振动问题,建立了新型叶片-机匣碰摩的力学模型。将所提出的碰摩模型 应用于某型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整机模型中,开展了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和高压涡轮机匣的碰摩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碰摩 导致整机振动值较大幅度的增大,同时伴随着高压转子倍频和高低压组合频振动成分。对某发动机整机试车振动数据分析表明: 其振动偏大主要是由于工作过程中转子和静子机匣的热变形不协调导致的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和高压涡轮机匣的碰摩引起的,主 要特征表现为振动总量和高压基频振动的增大,同时伴随明显的高压2倍频振动和高低压组合频振动。仿真分析结果与发动机 实测振动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双层模型机匣和叶片的包容性问题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式动力分析有限元技术,研究了飞断叶片模型与机匣模型的撞击过程,并且计算了不同类型机匣模型包容情况下的临界转速。计算结果表明,双层机匣模型的包容能力明显地优于单层机匣模型,间隙情况对双层机匣模型的包容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多层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综合性能试验与寿命评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贮存期的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零部件的功能试验和燃烧室的解剖试验。根据试验测得的推进剂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对不同贮存期的发动机进行了内弹道和结构完整性计算。比较理论分析和综合性能试验的结果,对该型发动机服役寿命进行了评估,发现决定其寿命的因素是粘接界面的失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整机寿命+大部件翻修寿命+A类件安全循环寿命"的寿命控制体系根据危害性分类分层进行寿命控制和修理的优点。结合某型发动机寿命研究,阐述了基于大量实际使用、修理数据,通过领先使用、分阶段检查评估确定发动机总寿命的评定方法、标准以及可靠性、安全性、性能衰减等分析评估技术。这套寿命控制体系、寿命评定方法,精细准确、安全经济,在该型发动机寿命控制和修理工作得到有效运用,且效果良好,对其他型号发动机的寿命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故障,提出了一种新型叶片-机匣碰摩模型,该模型在传统弹性碰摩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叶片数和转静间隙变化对碰摩力的影响,能够模拟机匣单点、多点、局部及全周,转子的单点、多点、局部和全周的碰摩规律.将所提出的碰摩模型运用于转子-支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中,利用数值积分获取碰摩故障下的机匣加速度响应规律.利用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器,进行了叶片-机匣的机匣单点-转子全周的碰摩实验,发现了机匣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碰摩特征具有明显的周期冲击特征,其冲击频率为叶片通过机匣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旋转频率与叶片数的乘积,在频谱高频段出现了叶片通过频率及其倍频,冲击的大小受旋转频率调制,倒频谱具有旋转频率及其倍频的倒频率成分,仿真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叶片-机匣碰摩新模型的正确有效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多种碰摩模式下的机匣振动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提经计算分析,某型发动机涡轮后机匣工作中处于非紧度状态,影响支承结构的稳定,需进行结构改装。采用复式小余量铰孔、精密研磨等技术对涡轮后机匣三层异种材料错位孔进行了精密加工和稳定性改装,提高了该型发动机涡轮后机匣的连接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面向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部件黏弹性约束层阻尼减振分析的工程需求,开展黏弹性阻尼-机匣弹性支承边界模拟和结构动力学分析研究。将机匣进行力学简化为圆柱壳体模型,通过引入一系列人工弹簧,将圆柱壳边界载荷的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了机匣任意边界支撑刚度的有效模拟。结果表明:增大边界刚度可以提高机匣的固有频率,机匣的阻尼特性对支承刚度的敏感性与固有频率相反。此外,在机匣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支撑结构的环向和法向刚度,获得满意的结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附件机匣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获得其寿命指标至关重要,在对附件机匣壳体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以及各载荷情况。基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附件机匣在考虑自身重力和固定约束条件、轴承载荷、温度场以及振动载荷谱共同作用时的应力响应功率谱密度。采用雨流循环计数方法并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附件机匣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振动谱沿Z轴得到的等效应力值最大,且最大点的应力响应PSD谱中σx的总均方根值远大于其余应力。单独采用σx应力PSD谱和采用所有应力PSD谱计算得到的寿命相差仅50 min,因此可采用RMS最大的σx应力PSD谱计算附件机匣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