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大功率低损耗PIN微波开关的研制成功,对航天和电子对抗技术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为推动该技术应用,本文叙述了一个既考虑分布参数又考虑集中参数的混合集成大功率单刀双掷PIN开关的设计原理及实例,提出了克服二极管引线电感的方法;二极管安装位置的最佳选择原理和控制偏压对通过功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以及以资源一号卫星为例分析了微波辐射的状况及微波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不同频率信号功率混合器的基本形式和端口关系,导出了合成效率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合成效率的主要因素。列举了实例。  相似文献   

4.
民用微波     
  相似文献   

5.
宽频带晶体检波器采用混合集成工艺,用热压键合的方法把低势垒肖特基检波二极管的管芯焊接在微带电路上。整个电路制作在一个4mm×12mm×0.3mm的三氧化二铝陶瓷基片上,并安装在一个圆柱型8.5mm×35mm金属盒体内。射频联接应用SMA接头,配有SMA—N型转换接头。为了获得平坦的频率响应和低的输入驻波比,采用了一个R—L并联支路和“T”型匹配网络,从而使检波器在0.01~18GHZ频带内驻波比<1.5,频率响应起伏<±0.5dB,采用的R—L并联支路和“T”型网络亦可用于其它微波电路,以改善微波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星戴微波成像仪成像原理,归纳阐述星载微波成像仪的各种扫描方式、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麦久翔 《上海航天》1995,12(5):37-43
近期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合微波集成电路几乎进入所有实用的微波装备。本文对其结构、工艺材料以及在微波系统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陈保辉 《上海航天》1990,(3):41-44,61
概述当前微波技术的研制动向及部分产品达到的水平.目前微波技术发展特点是,已由第三代微波集成电路技术向毫米波段过渡,而且发展势头仍在倍增,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半导体微波器件快速发展.介绍了部分主要微波产品性能和应用;着重叙述今后微波器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微带型高隔离度微波开关是微波控制电路的一种,目前已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应答机.从微波开关的工程设计出发,根据实践经验及有关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提高开关性能的途径,给出了设计实例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前,前苏联成功研制了一系列电子束横波器件,其主要优点是线性、高效率和自保护。这些器件已在微波输电、雷达和通信中获得应用。文章对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等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是空间无线能量传输的一种途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作为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和研究。文章在2.45GHz频段分别设计了微带偶极子接收天线和高效微带整流电路,并组成50cm×50cm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阵列由72个整流天线单元组成,每个整流天线单元包括一个偶极子天线和一个整流电路。实验测试得到37.1%的整体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Tium.  B 聂瑶 《贵州航天》1995,(2):19-28
本文设计并分析了一种微波振荡环路,这种振荡环路由一个装有不介质腔体若干个放大器和传输线路构成,用于室温和高温下采样的介电常数测量。采用S参数法推导了一个任意环路的振荡条件,按照这一振荡条件,证明环路相位的常用振荡和增益条件只有在S11=S21=0或S22=S12=0两种特殊情况下才成立,根据S参数振荡条件,设计了一种原理模型,并证明此电路模型理论上计算出的频率和实际测量的振荡频率间误差小于0.04  相似文献   

15.
16.
江基纯 《上海航天》1992,(1):56-58,55
为避免或减轻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对微波辐射强度进行测量.简要介绍微波漏能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校准和定标方法.最后对微波漏能测试仪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一种Ku频段开关-混频器组合,该组合由开关和混频器两个微波部件组成.介绍组合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讨论开关和混频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组合主要的技术参数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首先研究一种周期电控脉冲起动单刀四掷微波开关,该开关又逐次起动可瞄准定向天线的每一元和它们的公共收发系统。因而该系统既能全向搜索空中目标,又能分区截取回波信号,由此获得引信天线电控扫瞄形式的可瞄准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引言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遇到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在民航业中,微波通信也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论述生物电磁学的发展现状,介绍微波对人体危害的机理,给出微波对人和生物体热效应的情况以及人体各器官对微波辐射的忍受能力,提出各种防护措施,其中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