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京时间2020年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阿联酋火星任务"(EMM)起航,名为希望号(Hope)的火星探测器搭乘日本H-2A火箭发射升空。探测器计划于2021年2月,即阿联酋成立50周年抵达火星,将研究火星天气的每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沙尘暴等低层大气中的天气事件,以及火星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如果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阿联酋将成为首个访问火星的西亚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组成,通过一次任务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1]。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进入火星环绕轨道,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航火 《太空探索》2023,(5):12-13
<正>4月24日上午,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永信共同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过202天的奔火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5.
2021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1 全球火星探测热潮持续,中国一次实现火星"绕、着、巡" 2021年2月,中国天问一号、美国"火星2020"以及阿联酋"希望"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  相似文献   

6.
1 任务基本情况 "阿联酋火星任务"(EMM)是阿联酋的首个火星探测任务,任务探测器名为希望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大气和气候,提供对火星大气的全面了解. 希望号探测器发射质量约为1350kg,宽度约2.37m,高约2.9m.探测器的有效载荷包括用于获得高分辨率彩色图像的"阿联酋探索成像仪"(EXI),用于监测大气...  相似文献   

7.
正阿联酋计划于2020年7月发射其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Hope),这将是阿拉伯国家的首个深空探测器。希望号探测器将采用日本的H-2A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将于2021年到达火星开始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8.
王帅 《国际太空》2022,(2):20-24
1 整体情况概述 中美阿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实现多项成就 2021年2月,中国天问一号、美国"火星2020"(Mars 2020)以及阿联酋"希望"(Hope)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之后,"火星2020"携带的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其携带的机智号(Ingenuity)火星直升机试飞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大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任务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进行精细巡视勘查。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过程复杂,却又精彩纷呈。可是,在不同的阶段到底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太空》2021,(3):6-9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历经202天的太空航行,天问一号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108km,距离地球约1.92×108km,器地通信单向时延约10.7min,各系统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为火星探测大年,各国相继赶在发射窗口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截止目前成功赶上发射窗口的国家,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阿联酋、中国和美国。本文给出了2020年火星探测发射和到达窗口的“猪排”能量图,在有效载荷、发射窗口、运载火箭、地火转移轨道、火星俘获及着陆、通信等方面,对三个国家发射的探测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此次火星探测各环节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实施,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到达火星表面后释放火星车。  相似文献   

13.
天问一号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离子和中性原子分析仪(Mars Ion and Neutral Particle Analyzer, MINPA)用于探测行星际及火星空间环境中的离子和能量中性原子.在地火转移阶段,MINPA于2020年10月31日正式开机工作,获得了至2021年1月26日期间的太阳风监测数据.进入环火轨道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从印度南部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发射场成功发射“火星轨道器任务”(MOM)探测器。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目前飞行情况正常。该探测器已于12月1日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火星轨道器任务”也被称为“火星探测器”(Mangalyaan),音译为“曼加里安”,是印度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总成本约为45.4亿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经过了不平凡的2020年,2021年的世界航天有望迎来繁花似锦.各种新探测器、新飞船、新火箭在经历漫长的研发制造测试后,即将你方唱罢我登场. 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三国火星探测器不约而同奔向火星,并将于今年陆续抵达火星.其中最具看点的火星任务当属中国的"天问一号",如果成功,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进行火表...  相似文献   

16.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火星表面软着陆,进入舱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GNC系统)负责在火星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实施进入舱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确保进入舱安全着陆火星表面.介绍了执行天问一号火星EDL任务的GNC系统飞行阶段划分、系统组成、方案架构,以及针对火星EDL任务的特色设计,最后介绍了GNC系统在轨飞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火星2020"(Mars2020)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火星巡视探测任务,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19:50由宇宙神-5-541(Atlas-5-541)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该任务的科学探测目的为探寻火星过去的宜居条件,探索火星表面远古的生命痕迹,并采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样品,将其存储在容器中,供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带回地球。"火星2020"探测器携带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将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表面,工作时间为至少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4日,由阿联酋出资研制的名为"酋长国火星任务"(又称"希望号")探测器运抵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场,将开始开展最终的测试、加注和其它准备工作。该探测器将在7月14日开始的一个三周的窗口期内由日本H-2A火箭发射。"希望号"探测器由阿联酋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和美国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24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式对外宣布,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历经10个月、跋涉6.66×108km后在当地时间07:47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离火星表面大约500km,距离地球约2.15×108km处正常运行,开始执行为期6个月的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22,(2):16-17
1.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