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青年科学家魏格纳在翻看地图时,忽然发现地图上的非洲大陆海岸和美洲大陆海岸的图形相似,在互相拼接后两块大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隙。他设想,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发生了“撕裂”,将陆地一分为二。这个假说,就是今天的“大陆漂移说”的起源。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科学条件限制,魏格纳去世前也没有找到证据能够证明非洲和美洲大陆原来是一整块大陆。   20世纪 70年代初,海洋学家利用水下声纳探测技术,发现了大西洋底有一条 4万多千米纵贯南北的中脊,在中脊顶部有一条很深的大裂…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核动力潜艇“库尔斯克”号被困水下,118名艇员水下身亡。2005年8月4日,正值5周年纪念的前夕,又一艘俄罗斯潜艇被深深的困在海底…漆黑的舱室、刺骨的寒冷、焦急的等待……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的全球反潜.侦潜的战略和水下作战的装备及部署在90年代之前,基本上是针对苏联海军潜艇的水下活动而设计的。重点的反潜作战防区以美国东岸和西岸沿海区域为主,猎潜作战以北大西洋和欧洲东部大西洋沿海为主,尤其是冰岛和英国之间海峡和挪威外海的三角海域是发现和追捕苏联潜艇的重要区域,因此美国与北大西洋公约国家的反潜机制至为密切。美国西岸由于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控制在美国手中,且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实力不强,活动不多,故当时美国海军的反潜部署是“重欧轻亚”,仅在80年代初期为防堵苏联和朝鲜潜艇经对马海峡和宗谷海峡潜赴太平洋,而要求日本建立侦潜和反潜军力,这包括P-3C机队。  相似文献   

4.
由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作用,在2千米~3千米下的深海底是漆黑一片的。过去人们都认为深海底寒冷、黑暗,不可能有生物在那里生存。然而,1977年2月,法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艇“阿尔文”号到大洋中脊裂谷地带进行考察时,他们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的水下2500米深处发现,那里有着许多火山口,火山口附近有着许多热泉,热泉不停地喷涌着热泉水,泉口周围的水温在12℃~17℃,在热泉口周围发现了5个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群落中有粉红色的鱼在暖水中游动,紫色的章鱼也在游水,成千上万的直径达1米的大白蛤和棕色的贻贝铺…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仔细研究,美国科学家桑德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人类居住的地球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海底文明!2004年5月13日,俄罗斯《真理报》对此进行了披露。这个海底文明社会甚至可以制造“太空飞船”.上面装备了类似于雷达的不间断工作的扫描装置。  相似文献   

6.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7.
比杰尔·林德别尔格领导的一支海洋勘察队在对瑞典与芬兰之间的波的尼亚湾的海底进行探测时,发现了直径约20米的盘状物。当时科学家正在利用安装在“海洋考察”号上的声呐对这一海底进行考察。他们在这里进行考察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在寻找古代运载香槟酒的沉船。他们在这里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一些瓶装酒,  相似文献   

8.
随着空间技术的进步,卫星的监视设备能够透视到水下潜艇,使反潜战(ASW)向新的目标发展。据美国《航空时代》杂志报道,苏联已经掌握了从卫星观测海底的技术,苏联的宇宙1870/A1maz雷达卫星最近成功地在深度为几百英尺海中捕捉到潜艇的图像,并将这一事实公布于众。该情报一旦公开,美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隐蔽性非但没有保证,而且组成美国核战略的三大支柱(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机载巡航导弹和潜艇弹道导弹)之一角将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罗伯特.D.巴拉德有过许多重要的海底发现。他在深海发现了传奇式的沉船“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这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深海探险家。让我们来听听他畅谈闪光的人生,并和我们分享他如何把学生引上通往科学领域的壮丽航程的过程。以下是《科学年鉴》杂志对他进行的一次访谈。《科学年鉴》(以下简称科):巴拉德博士,你在加利福尼亚海滨长大,所以你总是能够享受海洋,在海里游泳,在海滩上散步。你的朋友们可能也做这些事。那时你对海洋的看法就与你的朋友们不同吗?巴拉德(以下简称巴):我不记得和我的朋友们谈论…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由于其广阔与不能自由翱翔的限制,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神秘世界。但如今,研制出像在天空一样自由飞翔的“水下飞机”不再是奢求。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水下滑翔机。能够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的能量作为“水下飞机”的动力能源,可以实现几年内在海洋翱翔,而不受海洋深度与距离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海军完成了“北极星”/“海神”武器系统计划之后,从1968年起美国海军便开始着手“海神”C-3导弹之后的新一代武器系统水下远程导弹系统的研发工作,新一代的武器系统将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潜艇上发射具有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同时,装备这种洲际导弹的潜艇的艇体和推进系统也都将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潜艇噪声也将很低,因此,可以说水下远程导弹系统是一种致能更高,生存能力更强.具有更大核震撼能力的战略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特异极》最近披露了美国“艾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1964年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底发现神秘“铁塔”的部分情况,现摘录如下: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千米左右时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  相似文献   

13.
海底生命     
《飞碟探索》2008,(7):5-5
英国科学家在2008年5月23日,借助海底钻探在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床表面以下860米~1620米深、温度达100℃的地方发现了单细胞生物。这是迄今发现的生活在海底最深处的生物。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员戈尔顿·库必尔首次发现,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宇航员能够从太空轨道站上透过舷窗靠肉眼看到平时看不见的地面和海底某些地段的详细情况。在这里,大气起到了望远镜的作用,所以把它称为大气“透镜”现象。尔后,俄罗斯宇航员列夫·杰明、韦塔利·谢瓦斯季扬诺夫等也相继看到了大气层的这一神秘的“透镜”现象。他们从太空的轨道站上识别出太平洋、印度洋等大洋深处400米到700米的海底山脉、盆地及火山等地形地貌。这些地物,按科学家的说法,对宇航员来说目标距离相当遥远、相当小,能够从漫漫太空中看见…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海底世界对人类还是一个谜。潜水员只能潜入浅海处探索有限的海洋世界.对大海深处的海底还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在水下通信系统中,仅仅考虑节点的强度来描述水下通信系统中各个节点的重要性是片面的,为了更好地对水下通信系统的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估,提出了节点连通度这一指标对水下通信系统进行描述。对节点连通度的定义和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水下通信系统节点重要性和失效方式进行了计算推导,得到水下通信系统节点信息被获取的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一个水下通信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节点连通度指标可以描述水下通信系统的生存性。   相似文献   

17.
王淼 《飞碟探索》2010,(8):58-58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约300千米的地方,有一面积近4000平方千米的高原,人们称它为“卡巴杜西亚”。它是由远古时代的5座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岩形成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把这里的火山岩切削成几百座金字塔形状的岩柱、山峰,它们伴随着无数悬崖、深谷构成了这里毫无生息的自然景观。在这片没有生机的岩石世界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奇迹。近千座依山傍石而建、  相似文献   

18.
1938年,美国肯塔基州柏里学院地质系主任柏洛兹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纪砂岩里发现了10个类人动物的脚印。显微照片和红外线照片证明.这些脚印是人足压力自然造成的,并非人工雕刻。据估计,有人足痕迹的这些岩石有约2.5亿年历史。更早一些时候,有人在美国圣路易斯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块岩石上,也曾发现过一对人类脚印。据地质学家判断,这块岩石约有2.7亿年历史。  相似文献   

19.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8):63-63
13000 美国考古学家近日发现北美洲史前人类也具有艺术天分的证据。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考古学家在佛罗里达州挖掘出一片至少13000年前的骨雕,上面竞刻有约7.6厘米宽、4.4厘米高的长毛象或乳齿象图案。这份发表在考古科学期刊的报告指出,尽管在欧洲早已发现描绘动物的史前艺术,但该骨雕可能是西半球第一件史前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四平 《太空探索》2007,(6):54-55
在载人航天的历史上,还没有哪艘飞船像它一样倒霉。 从1961至1975年间,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座号和阿波罗号载人飞船均成功在海上着陆,飞船里的航天员100%安全返回。但是有一艘飞船却被失落在大海里,而且“一失足成千古恨”,38年后它才被从海底捞出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