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空间扫描     
《国际太空》2005,(10):31-31
日本“朱雀”天文卫星关键部件失灵;2018年之前美国将有4名航天员登上月球;俄罗斯成功发射美国的银河-14通信卫星;印度将在2006年成为第5个拥有可回收卫星的国家;日本将与亚洲邻国建造气候变化监测网络;印度军用卫星网络将于2007年组建完毕;俄罗斯航天员打破人类在太空停留纪录  相似文献   

2.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7,(5):30-30
新型太空防护系统有助于实现火星任务;美俄签署“国际空间站”协议附录;“伽利略”运营公司正式成立;美国空军聘用外界咨询公司监督新GPS卫星的研发;日本2003年发射的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失灵;“第聂伯”火箭成功发射16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3.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相似文献   

4.
最新消息     
“金星快车”11月9日升空,第2颗国际移动卫星-4于11月8日由海射火箭发射成功,俄美航天员11月7日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2月10日11:55(北京时间11日00:55),美国卫星和俄罗斯卫星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发生碰撞,卫星碰撞后所产生的碎片目前已进入“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未来可能会对空间站以及航天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完整记录的卫星与卫星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6.
空间扫描     
肖昊 《国际太空》2007,(6):29-32
我国于4月14日04:11用长征-3A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M1;“北斗”试验导航卫星故障成功排除;欧洲航天局4月23—27日举行环境卫星研讨会;阿尔卡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更名;欧俄将联合进行火星生活地面模拟实验;洛马公司完成GPS-3系统设计评审;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1997,(5):17-18
美国TRW公司为NASA“小卫星技术创议”承制的第2颗小卫星叫“刘易斯”(Lewis),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尺寸:卫星本体为直径1.sin、高2.Om的六边形梭往体,有2个太阳电池翼;重量:386kg;电源:37OW;姿态控制:三轴稳定,零动量偏置;推进:8个4.4N讲推力器;遥测:S频段(与GSTDN——全球空间测控网兼容);星载仪器:超级成像光谱仪(HSI),线性标准成像光谱阵(LEISA),紫外宇宙背景观测;新技术试验(部分):脉冲管致冷器,固态存储器,星上数据压缩,GPS姿态确定,宽现场星跟踪器,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与热控一体…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美国航宇局对女航天员的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61年到1978年,即从“水星”13名妇女的航天员试选到美国第一批女航天员的正式选出,称为“保守期”;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至1999年,即从第一批女航天员的选出到航宇局第一次让妇女担任航天飞机机长,称为“开放期”;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至今,称为“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阳光 《太空探索》2014,(6):12-12
4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3。箭上还搭载了5颗微小卫星,其中一颗还将会部署104颗极微小的芯片卫星。飞船于4月20日抵达空间站,由站上航天员操纵机械臂捕获,随后停泊到“和谐”号节点舱上。  相似文献   

10.
最新消息     
卡西尼于10月26日首次近距离拍摄土卫六表面照片;美国航天员首次从“国际空间站”投票选举总统;俄罗斯11月8日成功发射首枚联盟-2火箭;美国于11月6日发射1颗GPS卫星。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7,(5):F0003-F0004
2007年4月24日发射的美国“近轨道红外试验”(NFIRE)科学卫星;计划于2007年5月发射的SES ASTRA公司的天体-1L(Astra-IL)直播卫星。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侦察卫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良  徐捷 《国际太空》2001,(10):16-18
1 基本情况□□电子侦察卫星是美国获取电子情报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在冷战中 ,还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几次局部冲突中 ,电子侦察卫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侦察卫星在美国一直被列为高度机密 ,即便是情报的使用也要求预先进行模糊处理。 2 0世纪 90年代 ,美国使用的电子侦察卫星主要有“水星”(Mercury)、“军号” (Trumpet)、“顾问”(Mentor)和“命运三女神” (Triplet)。“水星”电子侦察卫星亦称为“先进漩涡”(Advance VORTEX) ,是准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 ,主要进行通信侦察 ,它能够侦听到低功率手持机通信。“水星”电子侦察卫星由…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19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质量1452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宣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我们从2006年第4期开始连续介绍了我国空间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返回式”系列遥感卫星“、实践”系列科学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资源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海洋”系列海洋卫星、“探测”系列等卫星。近年,中国还发射了其他一些小型卫星。例如:2003年10月21日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88.8千克的小卫星,卫星上装有处理转发器和收发天线等有效载荷,可在交通运…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我国探月工程引入竞争机制;神七航天员团队当选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微小卫星产学研基地落户深圳;天津市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速;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巡,E15~米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度,全球卫星发射和在轨运行故障频出,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航天事故:印度2次发射失败,1星在轨故障;俄罗斯1次发射失败(“一箭三星”),2星在轨失效;韩国1次发射失败;日本成像侦察卫星在轨失效;欧洲、美国也均有在轨卫星重大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现已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广域航空器监视科学试验卫星。为了评估“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提出了ADS-B系统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及统计方法,并利用“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在轨观测数据,统计给出了“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包括监视覆盖半径、检测概率、识别概率、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及载荷消息速率。统计结果表明:“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运输航空及通用航空器监视跟踪的能力;监视覆盖半径达1 710 km,检测概率大于35%,识别概率大于68%,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小于8 s。  相似文献   

20.
黄海元 《国际太空》1994,(10):14-15
1994年6月27日至7月1日,来自30个国家的35名代表参加了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召开的小型卫星系统与服务会议。与会代表认为,需要利用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的发射服务将造价最多为数百万美元的小型卫星送入运行轨道。瑞典政府已定于1995年利用俄罗斯的“宇宙”运载火箭发射瑞典自行研制的用于科学研究的微型卫星。这些卫星将从俄罗斯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瑞典将帮助俄罗斯改进该发射场的通信与基础设施。瑞典拟发射的“阿斯特里达”(Astrid)卫星重25公斤,是按1992年利用中国长征-2C运载火箭发射的重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