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简讯     
铱系统正式开通铱星公司11月1日宣布,铱全球移动电话卫星通信系统已正式开通。11月6日,一枚德尔它2火箭又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将5颗铱星送入轨道,其中一颗将替换有故障的卫星,另4颗为在轨备份。(力)日本批准研制侦察卫星日本政府已制订计划,将用13亿...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宇局6月 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洛马公司/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2A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新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TDRS)。这颗卫星是休斯公司建造的3颗新一代TDRS卫星中的第一颗,代号TDRS-H。新卫星将供美国航宇局、情报部门、商业界和欧洲及日本的航天机构使用,使美国的卫星中继能力有新的提高。该项目的研制工作已进行了5年,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负责管理。 与6颗由TRW公司制造的老型号TDRS卫星相比, 3颗新卫星(另两颗代号为TDRS-I和TDRS-J)在采购上进行了改革,采取商业采…  相似文献   

3.
小卫星将引起空间技术发展的一场革命王景泉36年前,美苏开始空间竞赛时,均从小卫星开始。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3.6kg,1958年2月,美国发射的第一颗探险者-1号卫星,仅重4.8kg……经过30多年发展后,小卫星又出现高潮...  相似文献   

4.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截止1997年6月,中国共发射了49颗本国的卫星,成功率80%。在中国的卫星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负责研制的有;东方红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风云1号和风云2号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5.
子力 《中国航天》2007,(4):10-13
(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 “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萨里公司是根据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技术中心(CNTS)的一项诀窍与技术转让计划研制该增强型微小卫星的。“阿星”1是CNTS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步。该卫星计划由卫星、设在阿尔及利亚阿尔泽的任务控制中心和在萨里公司进行的阿方技术队伍动手培训工作组成。  相似文献   

6.
日本准备在7月22日首次发射其H-2A运载火箭,火箭携带的将是运载器评定有效载荷(VEP)。暂定于12月份进行的第二次发射将携带一颗任务验证卫星和另一个VEP。首次实有飞行将在明年2月份进行,有效载荷是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2以及3颗搭载卫星──澳大利亚的联邦星1及两颗国产卫星微实验室星1和鲸生态观测卫星。由于技术问题,H-2A的首飞时间已推迟一年。另外,美国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已赢得了对日本J-1A改进型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进行设计论证的合同。该级将使用俄制NK-33液体发动机。(小)H-2…  相似文献   

7.
简讯     
和平号盼游客 两名“飞天” 73天的俄宇航员6月16日结束了首次由私人出资的太空飞行,乘联盟 TM30飞船离开和平号空间站,安全返回地面。这样,和平号再次处于无人值守状态。负责和平号商业经营的和平公司6月19日宣布,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将成为和平号的第一位游客。蒂托是一投资公司的创始人,曾在美航宇局喷推实验室工作,参与过行星际飞行任务的制订。他将于明年上半年飞到和平号,行期7-8天。据称他这次旅行的费用在2000万美元上下。和平公司还在与其它几位欧美和亚洲客人接触。(小)天上将升“应急星” 现代社会越…  相似文献   

8.
简讯     
简讯发现号与和平号交会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月6日同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地进行了在轨交会,从而向计划中的美国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7次对接任务迈进了一大步。执行首次对接任务的亚特兰蒂斯号将于今年6月8日发射。这次交会时,发现号模拟了亚特兰蒂斯号将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日H-2火箭发射环境研究卫星日本的H-2运载火箭8月17日从种子岛成功地发射了日迄今最大的对地观测卫星先进对M观测卫星1(ADEOS-l)。同时发射的还有一颗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小卫星。ADEOS-1起飞重量3553公斤,在日本造航天器中仅次于今年1月由...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按栏目分类,标题后第一个数字为期号,第二个数字为页码)中国报道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1-3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运载技术1-4我国空间技术更上一层楼1-9“九五”计划期间中国航天创辉煌1-12珠海航展上的中国导弹1-14我国“十五”期间将发射30余颗卫星和多艘飞船1-17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并回收成功2-3透视太空实验室2-5我国首颗“种子卫星”将上天2-8“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工程科技论坛在京举行2-10中国卫星工程的成就与展望2-1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3-3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