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7日民航总局在京召开国际航空运输研讨会,会上国际合作司王荣华司长介绍了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国际合作司国际处柳芳处长介绍了近两年与东盟、中美、中法、中英、中荷、中北欧、拉美、中澳、中新、中韩等新签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和航权安排,运输司何锦日副司长介绍了第二天即将签署的香港航权谈判情况,最后民航总局杨国庆副局长就中国民航构筑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线网络促进国际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作了总结发言。一、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截止2004年9月,中国已与93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与3个国家草签了航空运输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航权开放是国际航空运输面临的大趋势,是各国参与国际航空运输竞争、拓展航空运输市场的必要手段。但是,航权开放也会对本国的航空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航权开放谈判中,如何能获得"双赢"结果,是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北京和上海两大机场先后完成了航空枢纽发展战略规划和中枢结构设计,进入枢纽战略的实施阶段。市场资源的量化分析和研究证明,北京和上海两大机场都有近期内建成兼具国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和国际转国际等四种中转功能在内的复合型中枢结构的巨大潜力。另外,随着东盟十加一合作的不断深入,预期昆明新机场远期很可能率先发展成为中国的第四大门户枢纽。北京和上海中枢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第六航权的充分使用、第六航权网络结构的规模和质量,是中国复合中枢结构的核心内容和成功标志。本文旨在阐明第六航权的巨…  相似文献   

5.
2018年11月23日,西安获得开放第五航权国家支持,是西安打造国际重要门户枢纽、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全面扩大开放的良好契机。西安在开放第五航权、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不少挑战。西安应从积极推进第五航权开放、加快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对外开放平台和临空经济发展、提高政府服务品质等四个方面主动作为,充分释放第五航权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国航空市场的自由化进程,是中国国际航空市场政策演变的典型代表,其发展趋势对远程宽体客机的市场走向也具有重大影响。2003年,中国民航局提出逐步开放航空市场的目标,并开始融入国际航空市场自由化的潮流,自此,中国民航开始调整国际政策以支持航空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但是,中国枢纽的发展目标仍然受到了来自邻国—首尔和东京枢纽的激烈竞争。2004年和2007年签署的协议对中美航空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客运输量有了惊人的增长,市场竞争也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7.
杨学兵 《大飞机》2023,(6):17-19
<正>民航“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以骨干网、基础网为支撑的国内航线网络。骨干网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为核心,是国内航线网络的基本盘。基础网覆盖广大支线机场,是“干支通,全网联”的重要发力点。2022年8月,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民航局定点帮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努力将乌鲁木齐机场打造成连接内地、东亚与欧洲,面向中亚、西亚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  相似文献   

8.
是否拥有航空枢纽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北京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北京新机场,将北京市打造成为国际航空枢纽。  相似文献   

9.
从5月22日起,中国政府将首次向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采用波音747-400型飞机运营,每周三个出发航班,航线为新加坡-厦门-南京-芝加哥;两个到达航班,航线为芝加哥-南京-新加坡,返回线路经过欧洲;新货航在厦门、南京拥有装卸国际货物的权利,没有国内业务经营权。对中国而言,第五航权指经中国政府批准,外国航空公司飞机经停中国境内某点上下旅客或装卸货物,再转往第三国。国际航空管理体制的发展《芝加哥公约》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以双边协议来管理国际航空运输的体制。我国的航权管理原则上航权要对等,主要局…  相似文献   

10.
梁馨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2-22,24,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对外航权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5月22日,厦门、南京对新加坡航空公司开放少量第五航权。6月底,民航总局同意海南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部分航权的试点省份。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申请开放航权。为进一步了解民航在航权开放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民航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  相似文献   

11.
袁耀 《民航管理》2023,(10):38-43
<正>空中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拓展了“一带一路”的覆盖维度。航空物流是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的关键产业,而航空货运是航空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航空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明显,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依然较弱,不利于产业的国际供应链稳定。打造航空货运枢纽,提升航空货运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在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同月,民航总局批准海南省进行开放航权试点。随着海南开放航权的实施,一股“天空开放”的热浪在各地泉涌。如何面对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到来,接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洗礼,加快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疆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设枢纽机场,实现枢纽战略,是我国民航界十余年来议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十分令人纠结的话题。虽然我国民航运输持续快速增长,自2005年起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就已跃居全球第二,但国际业务领域竞争力的增长却相对滞后,至今尚未形成所谓的国际旅客和中转比例较高的国际航空枢纽,各大机场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不如周边的一些中小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读者园地     
读了《国际航空》第6期版权页上发表的题为"如何看待中美航权的进一步开放"的评述,感觉此文再一次点出了我国经营国际航线的三大国营航空公司多年来存在的积疾,即国际航线开得越多越亏本,但又不能不开,因为我们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双边国际航权,不能白白放在那儿不用。于是,它们用大约只有20%的运力投放于国际航线,其余绝大部分运力则投放在国内航线上,希望用国内航线的盈利来补贴国际航线的亏损,或者说希望"堤外损失堤内补"。从而导致我  相似文献   

15.
纵合  东子  三亚 《航空港》2012,(9):26-33
8月13日,上海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十二五"上海民航发展纲要》。根据《纲要》目标,到"十二五"末,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运营网络;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及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虹桥机场成为最具人性化的国内航空网络枢纽机场。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50万吨。  相似文献   

16.
AirlineIntangibleAssetsandValuation无形资产是航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航权及在拥挤机场的起降时刻,还有可能包括品牌价值、管理水平及员工经验和培训D等方面。本文主要讨论航权、时刻及其价值的评估方法。一、航权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经政府授予航权方可经营国际定期航线。大多数航权仍需由两国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确定,双万各指定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使用经谈判确定的航权。起先航权谈判中政府本着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奥在相同价值的航线。然后逐渐发展成现今大多数双边谈判所采用的“平等交换经济利…  相似文献   

17.
8月15日,南航正式公布"广州之路"战略,即打造面向欧洲的扇形航线网络与面向大洋洲的扇形航线网络,并以广州枢纽为连接点,搭建连接欧亚澳的空中桥梁。这是南航国际化战略转型发展的新里程碑,标志着南航在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刘伟民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6-26,28,30
2003年,“开放航权”,成了中国民航界以及关心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人们的热门话题。 “航权”概念是历史的产物 “航权”是航空运输中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航会议,是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临空经济的发展从聚焦空港及航空指向性产业,逐渐扩大范围并升级内涵,演变至今,空港枢纽化、产业体系化、区域城市化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特征与趋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先后批复建设的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已达17个。根据《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全力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空铁融合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国内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高质量临空经济体系。为促进广州临空经济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比分析广州临空经济发展优劣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筑航空市场网络 开发中国支线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目前国际上的一般定义,支线航 空运输是指使用100座级以下机型,飞行距离在1000公里以下的航空运输。支线运输是航空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把客货从不适宜起降大中型飞机的边远城市或中小城市机场运往大城市机场或航空枢纽,再把客货从大城市机场或航空枢纽运往边远城市或中小城市;或者是省际、区际、中小城市之间的运输。 国际支线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国际航空支线运输的现状及趋势 国际航空支线运输的现状 支线航空运输从50年代末起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新型支线飞机的问世而得到相应的发展。据统计,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