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轴对称火焰温度场的全息干涉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星  汪铸 《航空动力学报》1990,5(3):219-223,284
本文对轴对称位相物体的全息干涉计量中光线在位相物体中的折射引起的计量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且介绍了一种修正这种误差的简单方法。根据这一原理对酒精灯火焰和氢气火焰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全息干涉计量。在干涉条纹的细化搜索中,采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有特制的全息光栅参与组成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非隔振条件下实时云纹干涉法试验光路,并详述了它的原理和特点。试验在非隔振条件下得到动载复合材料带孔板试件实时观测记录的云纹干涉系列条纹图;还将云纹干涉试验与电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两者的一致性证实云纹干涉法试验结果是可靠的。此光路也适用于现场实测。试验结果还说明复合材料边缘有提高应变集中系数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友 《成飞情报》1995,(1):20-25
本文简单介绍了什么叫干涉铆接、干涉铆接被采用的原因、干涉量如何获得及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干涉铆接对设计结构的要求、铆接方法的选择及表面质量的保证,对工艺参数的选择及试验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对试验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用一个激光器光源制作的全息底片再现出来的三维象所具有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四年以前当它们首次得到证实以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当实现了将全息底片所重现的一个或多个的波前用干涉测量法进行比较时,全息摄影法的用途大为扩大了。精密的  相似文献   

5.
最最的绝对距离测量方法是非相干飞行时间测量法。随后,在小数重合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多波长干波绝对距离测量技术。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80年代又出现了调频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并很快成为一种新的测长技术。本文在综述绝对距离技术及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调频激光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的一些新发展及其几种不同的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对激波管流动采用两次曝光全息干涉、M-Z干涉和差分干涉三种技术所获得的双马赫反射二维密度场的定量测量结果,并与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两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干涉测量在深空航天器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确定航天器相对于自然射电源或另一颗航天器角位置的几种无线电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在深空探测航天器导航中的应用。差分干涉测量通过对传播时延进行差分消除了大量公共误差,可以达到很高的测角精度,对深空航天器的导航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几种干涉测量技术中包含的相位整周模糊这一关键问题,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的几种解决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干涉测量的主要误差源,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反求工程中自由曲面的测量方法反求工程中自由曲面的测量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接触式测量法,如三坐标测量法;二是非接触测量法,如投影光栅法、激光三角形法、全息法、深度图像三维测量法;三是逐层扫查测量法,如工业CT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激光全息干涉图的采取以及干涉等值线条纹图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进行的细化算法对等值线进行细化,解决了以前算法细化不全和速度慢等问题,使以干涉等值线为基础的光学数据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机载导航设备试飞时确定了飞机瞬间位置座标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是以摄影测量信息,近距导航天线电系统(CNRS)及气压高度表(AB)信息的飞行后综合处理为基础的,这一方法综合了摄影测量法,无线电测量法和气压测量法的优点,可以用于解决不同机载导航系统精度的特性估算问题,非齐次数据的分析方法是以对一个时间序列中所测信号进行统计平滑,并用精确的摄影测量数据对信号漂移进行了补偿为基础上,综合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高速旋转条件下,盘/片(耦合)振动的新试验技术—用全息干涉术与图象消转技术结合对航空发动机盘/片组合件进行振动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这种方法记录的动态构件的全息图与振动理论分析和频谱记录的结果相符合,可望为新机设计和航机排故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比较了用无线电干涉测量跟踪地球同步卫星的四种方法。以类星体为参考的差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需要用非常灵敏的接收机,利用双基线系统可使位置精度达到米级。以卫星为参考的△VLBI使用简单、便宜的接收机,所得精度稍低一些。非差分VLBI利用GPS进行不太精确的传播修正及时钟校准,双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仍可达5~10米。对于倾角较大的轨道,这四种干涉测量方法都能用单基线给出上述定位精度的六个卫星状态分量。  相似文献   

13.
戴福隆 《航空学报》1985,6(2):101-113
 本文综合评述了光测力学的近况和发展,其中包括传统的光弹性法和云纹法,以及近代光测力学的全息干涉法、散斑计量和云纹干涉法。文中简要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给出了若干工程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电弧激光全息干涉图像的微机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为微机应用于焊接电弧激光测试,提高测试速度和精度提供了一种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多方向全息干涉法是获得三维流场重构数据的较好方法,采用离轴式像面全息干涉技术从正交两方向对同一流场进行显示,得到了模型流场清晰的序列全息干涉图,可用于三维重构数据提取的需要。同时,采用CFI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该研究的总结和分析,为今后多向(≥6方向)全息干涉技术测量湍流流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相关想法。  相似文献   

16.
经IEEE/AES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小组批准后,一份新的加速度计技术规范格式指南和试验方法的标准,即将被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采纳拟作为“IEEEStd.1293”标准布发布,该标准对加速度计性能参数的规定提供指导,并为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方法。该标准同时给出了力矩平衡摆式加速度计、振梁加速度计和在一个硅片上的开环与闭环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还包含有一些有用的附录:滤波器声,瞬态分析方法,标定和建模方法(多位置翻滚,振动和冲击试验分析),以及惯性仪器试验中的地球物理效应的影响。在标准IEEEStd.863-1992中介绍了加速度计的离心试验。以外,本文还讨论了已由陀螺和加速度计小组编写完毕的角加速度计、单自由度和双自由度转子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和干涉光纤陀螺仪的标准。本文还讨论了由该小组推出的一种新的哥氏振动螺仪的文件。  相似文献   

17.
用理论和实验分析比较了全息干涉术和剪切散斑干涉术对金属蜂窝构件的无损检测。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证明了随着加载量的增大,条纹变密的程度较全息干涉条纹缓慢。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灵敏度只有较大的可调性,加载范围大为加宽。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航化产品全浸腐蚀试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试验中的试验温度、试验时间以及试验过程中的一些误操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同时也对国外试验标准的修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伊立言 《航空学报》1984,5(1):82-91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院研制的电涡流激振器在叶轮组合体模型上实现非接触式多点激振的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试验原理,论证了分离纯模态的激振力布点调力调相准则;列出了各模型的试验结果,并对叶片轮盘耦合振动的若干规律作了探讨。文中,还阐明了在复杂结构振动试验中采用多点激振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前言目前,时间推移法干涉测量术和画等值线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为用照相术检验的工序不能适应成批生产检验和非破坏性试验的要求。如用照相方法检验汽车轮胎,每个轮胎消耗的时间和成本是非常高的。本文所叙的时间推移干涉测量术和画等值线技术是使用电视系统来实行的,电视系统既快又不消耗材料。此外,这种技术可使用电信号,照相术则不能。电视系统的主要限制是转换器的空间分辨率低,我们将看到分辨率限制对系统性能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