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若日本大林公司的一项大胆设想成真,人们2050年前将可乘坐太空电梯上天。日本媒体近日报道说,设在东京的这家建筑公司希望在本世纪中叶前建成一种实用型太空电梯,能用稍长于一周的时间把乘客送到地球上空3.6万千米的一座空间站。根据设想,电梯可乘30人,  相似文献   

2.
王庄林 《飞碟探索》2010,(11):52-52
在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3.
坐上电梯就可以进入太空去旅游,这是科学家的设想。这一设想是前苏联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后来,美国科学家进一步做了论证。目前,这方面的探索仍没有停止。美国宇航局去年举行了一次太空电梯研讨会,专家提出用一根4.5万千米的绳索将电梯的上下两端连接起来,这一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6。如何生产出如此长的太空电梯的牢固材料,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1999年,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纤维材料,韧度是钢的数百倍,重量只有钢的1/6。但目前的生产成本太高,每一克这种碳纤钢索的成本是500美元。成本…  相似文献   

4.
腾月  思飞 《太空探索》2012,(6):41-43
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太空观光最便捷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乘坐太空电梯。然而,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十分不易。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日本一家公司还是迎难而上,准备在40年内建成太空电梯,每次可搭乘30名乘客升到距离地球3.6万千米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5.
铭旋 《太空探索》2006,(3):51-5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当地球上的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到太空去旅游,体会一次太空飞翔的滋味,已经引起众多旅游爱好者极大的兴趣。今天,太空旅游正在抢滩中国。那么,什么样的身体能到太空去旅游呢?自己的身体能不能上太空去旅游?是想到太空旅游的“有钱人”最为关注的。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必为身体担心。美国的专家已经专门做过研究,他们认为,到太空旅游是短时间的,参加旅游的人只要通过一般的身体检查,没有特别严重的疾病,经过一定的训练,体力达到一定的状况就完全可以了。即便是对付太空失…  相似文献   

6.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14-14
美国航宇局近期表示,他们正在试验一项新的太空技术,建立一种以激光为传输介质的行星间的数据传输系统。如果这项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的话,在未来太空探索中,将会使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星系碰撞     
白木 《飞碟探索》2008,(9):48-49
美国航天航空局的弹头式太空望远镜已经将它的红外线眼睛对准了一个正在发生碰撞的星系——线状星系。这里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了死亡,而是蕴含着许多新生命的诞生。正在互相融合,就像牛奶与水搅拌在一起一样。弹头式望远镜的红外线可以穿透尘埃发现其中隐藏着的新生星体。在最近对线状星系的研究中,弹头式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8.
当地时间10月4日,人类首架由私营企业研制的载人飞船——“太空船一号”在一周内第二次升入太空,而且升到了安萨里X奖基金会规定的太空高度,从而成功问鼎了1000万美元的巨奖。成功问鼎10月4日早晨,在美国加利福聚集着几千名航空航天爱他们正在等待“太空船一号”在一个星期之内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拟定进行一项空前的计划,致力探寻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物。他们将动用宇航员、探测器及轨道望远镜搜寻太阳系方圆50光年~100光年的外星星球,探察是否存在外星生物。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韦勒表示,两年前,因一块来自火星的古老陨石可能含有外星生命而引发了大众兴趣,导致太空总署构思探寻外星生物的计划。美国政府准备在未来5年中为这项计划拨款10亿美元,而且,目前这项计划已经动用了2000名工作人员。第一个准备在2005年送到太空的设备是一架干涉仪,它由数个太空望远镜组成,能使观测的清晰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11):5-5
开启新航天时代 人类开启航天时代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然而我们目前在太空中仍然不能以很高的速度飞行。日前科学家表示,如果使用一种聚变燃料,我们或许可以将前往火星的飞行时间缩减为3个月,就像《星际迷航》里那样。——是的,这就是“二锂晶体”!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研发一款新型推进技术,其可以实现相当于现有技术2倍的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11.
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郊外的“卫星城”一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些不平常的人——宇航员,他们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宇航员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太空中见过上帝吗?”虽然无神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2.
最新消息     
哥伦比亚号失事,给留守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为此,俄美两国专家正在合作,力图使他们在太空保持心理健康。例如,定期与航天员交流,让他们与家人联系。最新消息@小号  相似文献   

13.
柯谱 《国际太空》2013,(9):50-56
很久以前,人类就梦想建造太空电梯(space elevator,也叫太空天梯)上天,并一直不断努力,如今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长的、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这对于研制太空电梯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相关内容最近已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  相似文献   

14.
印度和美国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双方将签署一份重要的太空发射协议,允许印度不仅可以发射美国制造的卫星,还可以发射使用美国零件的其它国家的卫星。谅解备忘录将帮助印度主要的太空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高收益。协议中的一些最后条款正在起草之中。印度的“月球初航”任务已接收了2个美国有效载荷。双方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合作,进一步展开战略太空技术的交流。一旦太空协议通过,印度将具有良好的机遇去调节商业卫星发射计划,分析家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很可能更热衷于印度火箭。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太空宽带网络,相当于为这些国家架设"太空丝路"。支撑并保卫这条"太空丝路"的是数颗中国制造的卫星,由它们构筑起的太空信息走廊,与蜿蜒的"海上丝绸之路"遥相辉映,一起把中国和东盟及世界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11月21日凌晨,"太空丝路"上又迎来了一颗新星——老挝一号。由于它更快、更强、更聪慧的特点,航天专家给它起了个爱称:"太空钢铁  相似文献   

16.
前哨 《太空探索》2002,(11):2-5
信不信由你,21世纪后期,人们到太空旅游不是乘载人飞船,也不是乘航天飞机,而是乘太空电梯。人类的梦想——通天塔用梯子登天的想法古已有之。《圣经》上说,公元前2100年就有人打算在巴比伦用砖和焦油建一座通天塔,即“巴别塔”。到公元前1900年,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做了一个梦,用梯子登天,这就是所谓的“雅各梯”。1895年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太空中种花,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正在国际空间站值守的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近日完成了这一创举,他花数月时间栽种的一批百日菊,在今年1月终于开花。凯利近日在其推特上发布照片,向公众展示这棵"太空花"——一棵橙色的百日菊,长出13片花瓣,颜色鲜艳,为国际空间站添上一股暖意。  相似文献   

18.
前哨 《太空探索》2003,(12):34-37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就会想到是在太空战争中使用的、给太空中的敌人和装备造成伤亡和损坏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因为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类对地太空武器,这种武器的特点是从太空发射和使用,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而不是太空目标,它主要是给地面上敌人的武器装备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9日上午,当“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抵达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时,受到近百名母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欢迎。人们的掌声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到来,更是为了他们探索太空世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同时。由于航天飞机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安全隐患,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决定2010年全面停止航天飞机的发射,采用下一代太空飞行器CEV取代之。  相似文献   

20.
前哨 《太空探索》2009,(11):35-37
神奇的太空飞绳 未来人们乘坐太空电梯到太空旅游,最多只能将你送到36000千米的对地静止轨道高度,如果你要到月球去旅游,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0千米,中间还相差348400千米的路程,这段路程太空旅客将使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7答案是“太空绳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