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动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价值观的构建是核心要素。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会导致发展的目标不清、动力不足和发展的危机。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包容和社会排斥等现象,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前我国的包容性发展建设。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包容性发展的主导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营造全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氛围来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在讨论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应对措施方法,以期待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动摇了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加了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困难程度,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以致青年学生表现出爱国热情 减退、社会责任感弱化、奋斗精神缺失等表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管理者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要... 相似文献
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6):46-4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关键在于要大力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本研究对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可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文化、市场经济以及网络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着力抓好“是”与“非”、“义”与“利”、“虚”与“实”等关系,汇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8.
黄金盛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1):71-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突出教育重点,丰富教育内容,逐步探索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肖婷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24(5):57-59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对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为依据,以省内高校学生素质需求测评为样本,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最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从模块的确定、排序、实践化运行评价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最后对该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本文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标准化管理有积极作用,为地方高校的德育实践育人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对价值目标的应然预设。经济富裕、国家强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价值要义,四者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相得益彰。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国人现实影响最为深远,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潜移默化的日用价值观。实现儒家传统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文明的价值对接,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精华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这既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认知与实际贯彻的应然之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