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刷线路板铅锡合金镀覆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刷线路板镀覆层,有金、银、光亮铅锡合金和不光亮铅锡合金镀层。金镀层造价高,目前只在插头上使用;银镀层易氧化变黑,也很昂贵,已逐渐被淘汰,而以铅锡镀层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以M38合金作基材,先电镀Pd-20wt%Ni合金,再采用传统低温高活性(LTHA)固渗铝工艺,用NaCl作活性剂渗铝制得Pd-Ni-Al涂层。XRD和EPMA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为固溶Ni的β-PdAl单相结构;在900℃Na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主研制的电热损伤实验装置,通过CFRP试样电流、温度场的测试,给出了CFRP试样的电热温度与电流强度之间呈线性递增的关系;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初步揭示了CFRP材料随电加热温度的提高,其拉伸强度呈现"增加—稳定—降低"的趋势;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均呈现"降低—稳定—降低"的趋势。还通过电镀工艺优化和预紧力的精确控制,成功解决了CFRP试样与电极接触电阻过大和不稳定的难题。电镀铜处理试样的接触电阻可控制在0.39Ω以下,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电镀表面装饰业中掀起“仿金热”,仿金电镀业务日趋增多,尤其塑料镀件仿金业务增长最快。 一、合金仿金镀层 仿金镀主要关键有三: ① 镀层是否符合仿金色译; ② 仿金镀多为镀合金,而这些合金易在空气中氧化而变色,需采用良好的钝化工艺; ③ 为增加抗蚀性还需采用保护涂料。 1.常用合金仿金镀层 目前国内合金仿金电镀主要有二大类:一为二元合金铜一锌或铜一锡,另一类为三元或四元合金,如铜锡锌、铜锌钻或铜锌锰等,可以按仿金外观要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某型飞机铸铝A356合金的断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A356合金标准试样的常规拉伸试验、断裂韧度测试实验,得到了拉伸试样应力-应变曲线,通过KYKY-1000B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对拉伸试样断口、断裂韧度测试断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机电气系统绝缘测试部位和设备数量繁多、手动测试效率低、容易造成事故隐患等问题,介绍了一种航空电气系统绝缘电阻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设计并实现了通用航空电气系统绝缘电阻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运用工控机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自动完成测试,并实现数据处理、信息存贮等功能。应用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度快、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7.
直流微特电机的换向器不仅要求有很好的导电和耐磨、耐电烧蚀性能 ,而且还要求与电刷之间的接触电阻小而稳定 ,抗大气腐蚀能力好。因此 ,微特电机的换向器常采用Ag -Ni -Cu合金 ,但银合易产生硫化发黑现象 ,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在换向器上镀覆一层保护膜 ,防止银的硫化 ,以提高其抗大气腐蚀能力。这层镀膜除了要求化学稳定性好、不易与硫发生反应外 ,还要求导电性能好、接触电阻稳定 ,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电蚀性。另外 ,在镀覆这层保护膜时 ,不能破坏原有工件的电气、机械性能、使工件仍保持良好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工艺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IN718致密度、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借助FORWEDO LM180型SLM成形机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制备了分析试样,通过维氏硬度测试,光学和扫描电镜观测以及X射线检测方法对试样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激光能量密度提高(激光功率起主导作用),成形试样孔隙缺陷减少,致密度显著提高;在较大激光能量密度下,合金试样微观组织生长趋于均匀,晶粒更加细小;提高激光扫描速率,造成激光辐射和冷却时间变短,合金微观组织生长方向变化显著;SLM工艺复杂的传热特点影响试样组织形貌的复杂程度;合金试样的显微硬度随着组织细化和致密化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非金属电鍍     
一、概论 (一)非金属电镀的用途 1.得到装饰性的金属外观。最常见的是零件装饰性镀铬。例如汽车上塑料零件、电子仪器上的壳体等装饰性镀铬。 2.使非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磁性和可焊性。为获得导电性、可焊性,在非金属上可电镀铜、银、锡、金等金属镀层。为获得导磁性可电镀镍、钴—镍合金。  相似文献   

10.
铌合金和钼合金在空间动力系统中具有潜在的用途。因此,安排了一计划测定在这些合金中是否发生时效脆性,也测定了铌合金的时效脆性是否取决于合金成分。研究的合金包括主要在现代空间动力系统结构应用中选用的C-103,加上备用的Cb-lZr合金。研究中也包括了Cb-752和钼合金Mo-TZM。合金试样在700°—1025℃范围内五个温度下时效1000小时。弯曲塑脆性转变温度和金相特征描述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时效试样随后掺以氢也以弯曲试验来确定时效是否增加铌和钼合金对氢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103铌合金对时效脆性是不敏感的。试样在时效条件下,甚至在掺有氢的情况下,显示出一个低于-196℃的塑脆性转变温度。Cb-lZr和Mo-TZM合金也不显示出时效脆性。然而,与未掺氢的时效材料的塑脆性转变温度(低于-196℃)相比,时效的Cb-lZr试样的掺氢使塑脆性转变温度增加到-100℃。时效的Mo-TZM合金不会被氢所掺杂。相反地说,在900℃长期时效的Cb-752合金产生某些时效脆性。这由塑脆性转变温度的增加(从低于-196℃到大约-150℃)来表明。脆性可归因于在此合金中的添加溶质钨和锆的临界成份。光学显微镜检查表明,在时效期间,锆在晶界上发生偏析。此偏析导致随后的沿晶界的脆性断裂。Cb—752合金也对氢脆敏感。掺有约40ppm氢的退火和时效试样具有高于室温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性能测试和软磁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850 ℃均匀化退火后炉冷(FC)、空冷(AC)、水冷淬火(WQ)和液氮淬火(LNQ)四种冷却方式对FeNi32Co5合金的显微组织、热膨胀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回火处理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FC,AC和WQ试样主要为面心立方(fcc)奥氏体相,同时含有少量的体心立方(bcc)相,LNQ试样出现大量bcc马氏体相,退火后各试样晶粒均发生粗化;WQ试样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20~100 ℃)仅为0.38×10-6·K-1,较原始OS试样降低了56.32%,并且最大磁导率μm提升至1.908 k,矫顽力Hc降低至91.32 A/m;对WQ试样进行315 ℃回火处理(WQ-TP)后有效改善了由热应力导致的软磁性能损伤,WQ-TP试样的最大磁导率μm进一步提升至2.993 k,矫顽力Hc降低至57.8 A/m,同时保持了优异的低膨胀性能(α(20~100 ℃) = 0.54×10-6·K-1)。综合考虑下,对均匀化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水冷淬火和回火处理可获得兼具优异的软磁性能和低膨胀性能的FeNi32Co5合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新型微型接线板的各种电性能测试及其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接线板电性能良好,如芯柱间绝缘电阻大于1×10~(10)Ω,绝缘电压大于1000V,可广泛用于航天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简要介绍了印制电路镀覆技术的发展概况,包括孔金属化、电镀铅-锡合金、浸涂锡-铅合金及热风整平、插头电镀等。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阻燃合金Ti14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了合金常规加工和半固态加工后,试样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宏观力学行为,分析了断口的宏观、微观形貌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半固态加工试样300℃以下拉伸,表现出高强度、低塑性特征,400℃以上拉伸两种加工方法的强度和塑性非常接近;半固态高温断口特征表现为韧性断裂,宏观断口存在明显的二次裂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碳-环氧抛物面反射器天线材料性能研究。包括的项目有材料微波反射性能和其他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为此对T300、M40碳纤维增强环氧648复合材料的上述各项性能进行测定。并对T300纤维增强四种环氧树脂(环氧648、644、618及AFG-90)复合材料进行微波反射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微波反射试验条件下,试样的微波反射系数值与试样表面纤维方向有关.当纤维方向与微波反射在表面形成电流线方向成平行时,反射系数最大,成90°时反射系数值最小,树脂基体对碳-环氧复合材料表面微波反射系数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声F扫描方法检测了经不同能量冲击后的碳/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并测量了复合材料冲击前后电阻.结合冲击能量、电阻变化、超声F扫描图像综合分析了冲击后碳/环氧复合材料的状况.结果表明,超声F扫描能够确定碳/环氧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能量阈值;不同能量的冲击都会使碳/环氧复合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但只有大于能量阈值的冲击才会在复合材料中产生损伤;超声F扫描提高了基于电阻变化判断复合材料是否损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单纤维拔出试样制备方法,分析了单根硼纤维拔出特性;同时采用该方法分别测试了四种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固化剂采用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比采用二乙烯三胺(DETA)的提高了44.7%;采用液体丁腈橡胶(LNBR)改性环氧树脂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97.7%~135%。  相似文献   

18.
选用新型结构粘接材料中低温固化环氧结构胶膜J-351和改性丙烯酸酯液体胶胶黏剂SY-50s,表征胶黏剂对有机玻璃的粘接性能以及应力-溶剂银纹性能,并研究胶黏剂对有机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胶黏剂对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J-351抗应力溶剂银纹性能优于SY-50s;有机玻璃表面施胶后力学性能下降,与定向有机玻璃相比,浇注有机玻璃力学性能下降更为明显。通过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分析发现,拉伸试样带有胶黏剂的一侧首先发生破坏。因SY-50s与有机玻璃界面结合紧密,导致带有SY-50s胶黏剂的有机玻璃力学性能下降程度较大;而J-351环氧胶膜与有机玻璃界面清晰,对有机玻璃力学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因胶黏剂对有机玻璃性能的影响,导致采用SY-50s胶黏剂粘接的试样边缘连接强度低于J-351胶黏剂粘接的试样,新型结构粘接材料J-351环氧胶膜在有机玻璃粘接中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银纳米线与基材的结合性和提高银纳米线在基材上分布的规整性,采用恒电压沉积法,以改进的阳极氧化铝/聚乙烯醇/氟掺杂氧化锡(AAO/PVA/FTO)为模板,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和尺寸的FTO基纳米银电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研究结果表明沉积60min时的产物为生长在PVA膜上的长度为20~25μm的FTO基银纳米线阵列。进行了该电极对低浓度甲醛催化氧化的研究,实现了对甲醛浓度在0.1~3.7mmol/L范围的检测,检测灵敏度为48.966 0μA·cm-2·(mmol/L)-1,检测限为6.48×10-3 mmol/L。与乙醛、乙醇和丁醇相比,该电极对甲醛的选择性好,并且制备方法简便,有望作为低浓度甲醛检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1420铝锂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的撕裂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420铝锂合金及其激光焊接头的撕裂韧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按照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B871—01《铝合金产品撕裂试验标准》进行。同时调查了铝合金及激光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及显微组织。撕裂试验表明,所有试样的启裂能均高于裂纹扩展能。不论启裂能还是裂纹扩展能,基材均高于焊缝及热影响区,基材L T方向高于T L方向。断口观察发现,基材的断口表面,特别是T L方向存在长而深的撕裂凹槽,焊缝及热影响区试样表面主要是沿晶或沿亚晶的脆性断口。由基材的高韧性到焊缝与热影响区的低韧性,是由于发生了断裂模式的转变,发生了由延性断裂向沿晶脆性断裂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