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详细分析研究了造成CFM56-3C-1发动机排气温度超温的4个主要外部因素,即冷态起飞、起飞功率设置、起飞机场高度与环境温度,并利用实际的飞行数据和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影响,提出了预防超温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830℃以初始应变速率(?)=1.67×10~(-3)s(-1)拉伸,得最高延伸率823%,流动应力23.67MPa。合金在拉伸变形时,其组织由α β δ三相构成;α相较硬,晶粒始终保持微细等轴状,其等轴比在1.01~1.36范围内。显微组织参数恰是微细晶粒超塑性所要求的组织条件。试样的断裂是由于在变形后期,因空洞长大连接所致。  相似文献   

4.
应变速率循环对Ti—10V—2Fe—3Al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变速率循环法是一种新式的超塑性试验方法,即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应变速率的大小按预定规律不断连续循环变化,直至试样拉断,从而获得材料的超塑性力学性能参数。本文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了Ti-10V-2Fe-3Al合金的超塑性。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同传统的恒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相比,应变速率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合金的超塑性能,获得更大的延伸率和更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例如,在最佳变形温度800℃条件下,延伸率从296%增大到440%,m值从0.36提高到0.48。应变速率循环为该合金超塑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X—31A超机动性验证机试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展燕 《飞行试验》1994,10(1):17-2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超高强度钢(11.73Ni-13.85Co-3.13Cr)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30℃回火,马氏体分解形成大量的渗碳体,合金的韧性最差。455℃回火合金的强度达到最高值的组织因素是位错上有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共格区。482℃回火韧性迅速增加是由于组织中缺少粗大的渗碳体粒子以及在板条边界形成薄膜状的逆转奥氏体。高温回火强度下降,是因为M_2C粗化失去与基体的共格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重点研究了Fe-10Ni-14Co钢的标准处理状态(830℃风冷+—73℃+510℃Sh)的微观组织结构。510℃回火不同时间,由于M2C的析出状态发生变化,钢也由峰时效(510℃/10min)→过时效(510℃/5h)→明显过时效转变。510℃5h合会开始发生逆转变。  相似文献   

8.
9.
10.
叙述了铝合金超塑成形、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万法;该工艺基础技术及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热处理和冷变形对Ti—Ni合金非线性超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拉伸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冷变形量、热处理工艺对Ti-49.8%(原子分数)Ni合金非线性超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冷变形量丝材经723K,0.5h退火处理后,冷变形量较大的丝材(大于20%)经一定次数的应力-应变循环处理后,可获得完全的非线性超弹性,而冷变形量较小的丝材,即使经过多次应力-应变循环处理也难以获得完全的非线性超弹性。经同一温度退火处理的不同冷变形量丝材,冷变形量越大,获得完全非  相似文献   

13.
Ti—15—3钛合金超塑性最佳变形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Ti-15-3钛合金在等速和应变速率循环两种变形模式下的超塑性能,进而探讨它的最佳变形模式计算机优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未经细化处理的Ti-15-3钛合金在应变速率循环的变形模式下具有比常规变形模式更显著的超塑性,而通过计算机优化可以进一步挖掘材料的潜力,获得更为优良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激光器-光纤系统在跨越风洞蒸汽屏流态显示中的应用,并得到了跨超速时的空间流态图像。说明激光-光纤系统在跨越风洞中的应用,观测激波、涡及其相互干扰是可行的,且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5.
Mg—Li合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国外Mg-Li合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Mg-Li三元合金(Mg-Li-Al系、Mg-Li-Zn系、Mg-Li-Ag系等其他三元系)、四元以上合金等几个重要体系,并提出了Mg-Li合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18.
温杰 《国际航空》2010,(6):12-14
<正>5月26日,X—51A验证机在首次飞行试验中取得成功,创造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持续工作的新纪录,为全球打击/侦察、进入太空和商业运输等高超声速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5 月26日上午,美国空军第419飞行中队的一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先进材料超塑性研究和商业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评述了国际超塑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JT8D-217A/C发动机超温现象发生的原因,制定了JT8D-217A/C发动机起飞EGT裕度监控方案,并利用此方案监控发动机,在中国北航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