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现状1 .1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1 .1 .1 国际卫星通信□□国际卫星通信主要提供国际通信业务 ,所用卫星都是静止轨道卫星 ,现拥有 1 4 0多个成员国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是国际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经营者。此外 ,俄联邦国际卫星组织 (INTERSPUT-NIK)也经营国际卫星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了 8代卫星 ,第 9代卫星将于 2 0 0 0年发射 ,其第 1~第 4代卫星已寿终停用。第 5~第 9代卫星的主要参数见表 1。表 1 第 5~第 9代国际通信卫星参数 1)型号 国际通信卫星 - 5国际通信卫星 - 5A国际通信卫…  相似文献   

2.
航天简讯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技术第 5届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为了推动我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经科学技术部和信息产业部批准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技术第 5届国际研讨会于 9月 4日~ 6日在北京京广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主办 ,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参加会议的除国内卫星运营商、制造商及专业用户外 ,还有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泛美卫星公司、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有限公司、亚洲卫星公司、亚太星公司和泰国 Shin卫星公司等近 2 0家国外知名公司。会议就 2 1世纪卫星通信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3.
当今,移动通信发展很快,利用通信卫星进行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通信已经开始实验,并取得了实验数据。日本通过技术试验卫星5号和6号确立这方面基础技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利用海事卫星Ⅱ试验飞机卫星通信;美国和加拿大的移动体通信卫星即将发射。本文介绍移动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正>4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通信卫星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三十年学术报告会",总结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三十年来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推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我国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献计献策。会议由通信专家杨千里教授主持,戚发轫院士作了中国通信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5.
1前言 在现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卫星通信仍然占据着通信领域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过去的十多年里,通信卫星产业经历了许多意义深远的变化:面对高密度、大容量光纤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卫星通信业务的需求在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卫星直播到户以及互联网的直接接入技术的突破,在这个领域里对宽带通信卫星的需求却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卫星通信工程上马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通信、广播部门迫切希望我国的通信卫星早日问世,以改变我国通信技术落后的状况。1970年,七机部组织一、五院开展了通信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研究,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项工程进展缓慢。1974  相似文献   

7.
1974年法国和西德联合研制的交响乐通信卫星对整个欧洲的卫星通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8年欧空局研制的轨道试验卫星(OTS)为欧洲实用通信卫星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建立欧洲地区的卫星通信系统,欧洲有关国家创建了欧洲电信卫星组织(EU-TELSAT)。该组织1979年与欧空局签订了协议,要求欧空局研制具有10年轨道寿命的五颗欧洲通信卫星——“ECS”即第一代欧  相似文献   

8.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经营的国际通信卫星系统是反映当今通信卫星技术发展水平的典型商用卫星通信系统。本文将首先简单地介绍国际通信卫星系统的发展概况,然后着重讨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在确保卫星系统可靠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所获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成长,我国的卫星通信广播事业而临着卫星通信容量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通信容量的瓶颈,我国政府决定在自行研制卫星的基础上,向西方发达国家购买通信卫星。在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制造领域,美国的技术实力是最强的。当时的美国三大通信卫星制造企业休斯公司(2001)年休斯公司的卫星制造部门被波音公司收购)、劳拉公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国际太空》2024,(3):39-43
<正>全球通信卫星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卫星技术持续创新、卫星系统快速更迭、应用服务不断深化、普及范围大大拓展,卫星通信进入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的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时代。高通量卫星(HTS)凭借超越传统通信卫星的高吞吐量和逐渐成熟的运营服务模式,成为未来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借助美国力量制造和发射了自己的中等容量实验通信卫星和实验广播卫星,迄今已有八、九年的时间。但是,直到1983年和1984年才先后用自己的火箭发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并且仍未实现完全国产化。为什么电子工业如此发达的日本,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却落后于欧美呢?根本原因是庞大的国营电报电话公司(NTT)在日本实行了独家垄断。另外,由于日本自造通信卫星尚缺乏经验,虽然多年来力求卫星国产化,但目前仅能达到30%。日本自己  相似文献   

12.
刘殿文 《国际太空》1990,(12):19-20
澳大利亚卫星公司(AUSSAT)和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于1988年秋季,利用日本ETS~V卫星进行移动体通信实验。AUSSAT公司现在使用两颗Ku频段(14/12GHz)的通信卫星AUSSAT-A,经营固定卫星通信业务。1991年澳大利亚将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AUSSAT-B。AUSSAT-B卫星上装有移动体通信用的L波段(1.6/1.5GHz)转发器,进行陆地移动体卫星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3.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范围大、可靠性高、可多址等特点,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目标,并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综合科技水平号称世界排名第6的韩国,也很重视发展通信卫星。目前,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与韩国电信公司(KT)合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支持“韩国卫星”(KORESAT,又叫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并承担星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通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2010年12月29日,韩国第5颗通信卫星韩国卫星-6升空。该卫星发射质量为2850kg,装备了30台Ku频段转发器,将以增强的能力接替韩国卫星-3任务,并从116°(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为朝鲜半岛提供广播和通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4.
自1965年4月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开始提供全球通信服务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迄今,国际通信卫星已发展到第七代,第八代国际通信卫星前两颗(即IS-801和IS-802)的定购合同也已于1992年9月正式签约,主承包商是美国通用电气宇航公司。这项价值1.65亿美元的定购合同规定,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一8将于1995年9月交货;第二颗卫星1996年1月交货。这两颗分别在普林斯顿和新泽西两地建造的卫星,计划优先部署在太平洋区域。该卫星的姿态控制方式采用三轴稳定,工作设计寿命(DOL)为10年…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13,(9):2
8月初,全球领先的移动卫星通信运营商海事卫星组织宣布,"阿尔法"1-XL大型通信卫星已成功进入工作轨道,该星将加强海事卫星组织现有的I-4系列卫星星群,提供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L波段覆盖。自2009年以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L波段卫星群已为政府和商业客户在陆地、海洋和空中提供宽带连接服务。  相似文献   

16.
1976年4月阿拉伯联盟中18个国家的邮电部长在开罗签定了阿拉伯卫星计划,并成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卫星系统的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1977年2月,阿拉伯联盟成立了由21个成员国参加的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理事会由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等九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为整个卫星系统提供26%的经费。早在1978年,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曾打算选择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为主承包商承造第一颗阿拉伯卫星,并决定在1981年发射。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原计划进行,直到1982年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才重新确认美国通信  相似文献   

17.
印度通信卫星别具一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太 《国际太空》2001,(12):14-17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大国 ,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 1/ 2以上。另外 ,印度国内的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预报工作也都比较落后。为了迅速扭转通信落后的局面 ,印度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起 ,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 ,一方面购买国外卫星 ,一方面自己研制通信卫星 ,从而发展国内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电视业务 ,普及教育。1 “借鸡生蛋”印度先是于 1975年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 6和法德合造的“交响乐”卫星 ,分别进行了卫星电视教学试验和卫星通信试验 ,而后又从 1977年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Apple)实验通信卫星。该星…  相似文献   

18.
刘豪 《国际太空》2012,(11):14-19
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卫星技术高速发展,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高可靠的通信卫星是当前全球商业通信卫星领域发展的主流。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已成为卫星运营商、卫星制造商以及航天保险人和经纪人所关注的焦点。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通常用卫星故障率、保险损失率等指标来衡量。2004年左右,国外咨询机构对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进行  相似文献   

19.
刘豪 《国际太空》2011,(6):47-49
2011年4月22日,阿联酋Al Yah卫星通信公司(简称Yahsat公司)的Yahsat-1A卫星由阿里安-5ECA火箭成功发射。此次发射为"一箭双星",随同升空的还有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新曙光"(Intelsat New Dawn)卫星。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准备建立自己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有的国家是直接从国外购买卫星,有的国家则租用外国或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卫星。非洲国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区域性卫星通信,即建立非洲通信卫星系统。根据对非洲次撤哈拉地区对通信需求量的调查,到90年代末,将需要25000条以上的单向话路和几路电视。要求在国家之间进行电话、数据和电视传输,在国内城市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