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择 《上海航天》2011,(1):68-68
据报道,目前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开展的计划是在广泛的技术和概念领域寻求创新性方法。如态势感知。DARPA的地基光学系统将提供经济可承受的增强型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主要通过太空监视望远镜计划(SST)实现。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0,(4):73-73
据人民网2010年7月5日报道,美国空军近日透露将发射一颗“太空监测卫星”,以便做到全天候地将所有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和太空碎片(垃圾)纳入美军的监控体系。目前,美国空军主要通过一套陆基雷达系统和光学望远镜来监控约1000颗现役人造卫星和2万多块太空垃圾。美联社报道,  相似文献   

3.
米广 《中国航天》1996,(1):9-9,13
危害日益严重的太空垃圾一份由美国航宇局出资、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指出,空间轨道上的人造垃圾虽然目前对卫星的威胁还不大,但却正在变得日益严重,应弓愧全世界的关注。该委员会一位负责人指出,各航天国家应在太空垃圾问题还能控制之时,携手合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美国军方2012年11月14日表示将在澳大利亚部署先进太空雷达,帮助跟踪威胁卫星的太空垃圾,并筹备部署新型光学深空望远镜——空间监视望远镜(SST)。两国防部部长在高层会晤之后宣布,美国预备2014年将其目前部署在中美洲安提瓜岛上的C波段雷达迁至澳大利亚的哈罗德.伊霍尔特海军通信站。该C波段雷达一天可以跟踪最多200个目标,还可以  相似文献   

5.
天兵 《航天》2011,(6):28-31
据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网站2011年3月14日报道,经过5个多月的在轨试验与评估,美国空军最近已把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卫星的控翩权移交给了位于施里弗空军基地的第50作战大队第1太空作战中队。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美国为提高空间目标和活动监视能力,完全掌握空间战场态势研制的天军武器系统。该卫星投入正式运行后,能按照美国联合太空运行中心的需求与空军的地面太空监视系统(由光学望远镜、雷达组成)整合共同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2,21(2):39-39
据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网站2012年2月1日消息,该组织近日发布的太空态势感知(sSA)事实页文献,概述了太空态势感知遥感器类型、全球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等概念,并认为太空态势感知就是对太空环境及其对太空活动影响的表征;太空态势感知包括利用光学望远镜与雷达获取地球轨道内的物体位置和太空气象信息,即太空监视。军事及情报领域的太空态势感知应用,还包括对太空中物体及其能力、  相似文献   

7.
ESA已经完成了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制造的两台设备中的最后一台——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Spectrograph,NIRSpec),该望远镜将于2018年搭乘“阿里安”一5运载火箭,开始太空观测之旅。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9,18(2):19-19
自从美国和俄罗斯卫星太空相撞后,欧洲航天局2009年2月16日宣布,他们已经决定采取行动,建立自己的太空监控网络,对太空垃圾进行严密监督。目前的太空监控网络是由美国创建的,主要监视绕地轨道上的1.7万个太空碎片。欧洲航天局在此次撞星事件后,向NASA索取了相关材料,并开始完善自己的监控网络——“空间状况感知”系统。该项目已于上月启动。启动阶段的耗资为6400万美元,2011年完成。据欧洲航天局专家介绍,项目最早可望在2017年或2018年完成。除了太空垃圾,他们还打算通过这一系统监视对卫星有致命伤害的太阳耀斑、近地小行星等目标。  相似文献   

9.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10.
李书成  朱保魁 《航天》2014,(10):54-57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最近提出和制定的“凤凰计划”,旨在将沦为太空垃圾的报废卫星进行回收并再利用,以降低太空开发的成本,但从军事角度讲,“凤凰计划”隐含着美国未来太空战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4月 25 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大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在去年6月4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该项目被称为是21世纪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立项。中国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计划于“十五”期间的晚些时候发射到太空中。 太空望远镜一直…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经把卫星、飞船、空间站、大型天文望远镜等送上了天,而且其数量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但同时,据估计,目前约有5500吨的太空垃圾漂浮在地球轨道上,而且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不难看出,人类的太空活动越频繁,产生的太空垃圾就越多。为了消除或者防避太空垃圾,各国科学界一直在努力着。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2-143
2008年10月中旬,美国MSNBC网站公布迄今最伟大的8台太空望远镜,近20年里这些先后进入太空的望远镜好比“太空之眼”,帮助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太空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先辉 《中国航天》2001,(5):34-37,41
据报道,去年2月.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 BMDO)出台了一项旨在进行天基激光器( SBL)集成飞行试验的计划.以确定在太空部署能摧毁处于发射段或助推段弹道导弹的激光器的技术可行性。尽管有关部门称2020年以前还不可能部署这种天基武器系统,但是该计划已经表明目前美国正在加紧研制天基武器,而且越来越相信“面对未来的军事威胁将需要空间武器化”。根据这一情况,本文将未来可能部署到太空中的武器简要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5.
丹宁 《中国航天》1997,(5):21-25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月11日至21日在太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第二次全面修理。在此期间,宇航员们不仅按预定计划给望远镜安装了多台新的仪器设备,还对因长期暴露在太空而造成的绝热层破损进行了修补。修理后的哈勃焕然一新,新安装的仪器都具有gO年代的水平,将大大改进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09,(6):36-36
据美国spaccnews网站2009年10月报道,随着现有监视太空气象系统的退役,美国空军正在考虑获取此类信息的候选方案,包括专用卫星和搭载于商业卫星上的政府遥感器。数年来,美国空军都依靠“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星座上的一套遥感器,关注电磁干扰,它会影响无线电和地面雷达等军事设备。最新一颗DMSP卫星预计在2017年退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研制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巨大的红外线天文观察仪)将于2014年登台亮相,到时它能探测宇宙中出现的第一代恒星。以下便是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6个有趣事实。"太空轨道折纸"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简称JWST)体积巨大无比,它的多层遮  相似文献   

1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59-59
2007年4月12日,思科全球防卫、太空和安全部门的太空计划负责人劳埃德·伍德(Lloyd Wood)称,美国国防部推出名为“太空互联网路由”(IRIS)项目旨在通过安装在卫星上的路由器来为军事通信提供便利,该项目也有望惠及民用宽带卫星通信,它能够实现互联网协议(IP)在太空中卫星之间的路由,方法基本上和信息包在地面的传输一样,可以减少信息发送的延迟时间、节省容量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一凡 《航天》2009,(3):4-7
2009年2月9日,美国“铱”通信卫星星座的33号卫星和俄罗斯的报废卫星“宇宙2251”在780千米高度相撞,两星顿时化为两团碎片云,继续在轨道上飞行。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发生正式的卫星相撞,给外层空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空间碎片也俗称太空垃圾,本文将同时使用这两个称呼。  相似文献   

20.
艾薇 《航天员》2009,(2):32-33
不是新问题 就在美、俄卫星相撞事故发生后的3月底至4月初,欧空局主办了第5届欧洲太空碎片会议,这个4年一届的大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垃圾”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太空机构、政府、私营企业、和学术界的330多名国际专家。在为期4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太空碎片测量、环境建模、风险控制、缓解措施和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