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天文学家发现,在木卫二周围有一含少量氧气的大气层.以前,人们只知道太阳系中3个行星的大气层中有氧,这就是地球、火星和金星.他们通过哈勃望远镜研究紫外光线发现了氧分子,当时木卫二离地球几乎7亿公里,这是由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和宇宙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的.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说,木卫二的氧气层极为稀薄,由于这一卫星太冷不可能存在生命,据测量其温度在零下145℃以下.木卫二的大小和月亮一样大,它是木星周围四大卫星之一.它的表面有很厚的冰层,而在冰层以下的深处可能有液体(水).虽然木卫二的表面作为卫星来说异常平整,但是黑暗斑纹使它看起来却像一个破碎的蛋壳.  相似文献   

2.
吴研 《国际太空》2003,(10):14-17
□□2003年1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美国航宇局(NASA)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Delta-2)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激光高度计试验卫星”(ICESat)卫星。这是一颗试验型激光高度计卫星,星上装载一台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GLAS)。ICESat卫星是“地球观测系统”(EO  相似文献   

3.
<正>3月28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历时20年的研发之后,对木卫二的探索终于即将拉开新的帷幕。这也许将成为我们在太阳系中找到外星生命的最佳机会,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木卫二生命假说木卫二又名欧罗巴,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63个卫星中一颗冰封的卫星,仅比月球稍小一点儿,直径为3100千米,在距离木星67万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它被木星潮汐锁定,如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样,永远面对着木星。与月球不同的是,木卫二具有含氧的稀薄大气层。以前的航天探测器发回地  相似文献   

4.
<正>十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木星的卫星木卫二表面冰层之下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美国航宇局(NASA)正在按部就班地谨慎实施一个计划,力图在下一个十年查清真相。2016年,美国国会在当年的拨款法案中,要求NASA向木卫二发射"一个携带有着陆器的轨道飞行器"并且发射的时间"不晚于2022年"。NASA总部则已经批准了对木卫二着陆器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但尚未批准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寻找地外生命广受世人关注。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们已经确定,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8颗大行星上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是,这8颗大行星周围都有各自的卫星绕其运转,这些卫星上会不会有生命存在呢?最近,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木卫二这颗冰冻的星球上。 木卫二是木星的4颗大卫星中最明亮的一颗,它的半径约1570千米,轨道长半径为670000千米。根据早期旅行者2号获得的照片得知,  相似文献   

6.
“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把国防部的一颗军事侦察卫星(据透露是新一代的电子侦察卫星)置入空间后,于1月27日返回地面。这次飞行(编号51-C)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5次飞行,是“发现”号的第3次飞行,整个飞行过程都是保密的。这次飞行成功,标志着美国在利用航天飞机进行军事操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木卫二是木星的第六颗已知卫星,论大小它是老四,其表面物质为水冰。木卫二与木卫一一样,都是岩质星球,而且它们的主要化学组分亦大体一致,都是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只是木卫二只有一层薄薄的冰的外壳(资料表明,其表面冰层的厚度不超过150千米)。从"伽利略"号传回的资料表明,木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苏联已经完成了激光反卫星卫星的研制并达到空间发射程度,估计首次发射在今年年底。美国估计苏联具有6个实用反卫星激光系统,在今后的七年内将陆续部署在轨道上。苏联激光反卫星卫星的部署和试验,将使其军事空间系统达到新的技术水平,提高反卫星系统的灵活性。苏联反卫星激光武器系统具有袭击高轨道卫星的能力,因而能干扰海军导航星  相似文献   

9.
钱茹 《飞碟探索》2010,(1):20-22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水、木卫二海洋中存在类鱼生命以及大过星系的古老粒子等。  相似文献   

10.
激光测高卫星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直以来,国内有些学者对卫星激光测高(SLA)、卫星雷达测高(SRA)、卫星激光测距(SLR)3种不同的技术产生混淆,而后两者技术发展相对较快,导致对卫星激光测高的关注度不高,客观上制约了国产激光测高卫星的发展。文章从3种技术对比入手,对国内外激光测高卫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美国未来几年对地观测激光测高领域的前端部署进行了介绍,以期引起国内对卫星激光测高技术更多的关注,能够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24日,美国国务院抗议俄罗斯一些公司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将一些敏感的军事器材卖给伊拉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莫斯科一家公司出售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设备。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研制压制不同无线电系统的干扰器,其作用对象包括战斗机和炸弹上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美国政府更指控,俄罗斯的技师正在巴格达协助建立干扰GPS的系统。由于这套系统很复杂,俄罗斯技师还协助伊拉克操作。  相似文献   

12.
<正>NASA把发往木卫二的轨道探测器正式命名为"木卫二快车"。这项任务此前的正式名称是"木卫二多次飞越任务",将耗资20亿美元。该探测器定于2020年发射,将在绕木星运行的轨道上对木卫二进行数十次近距离飞越探测,研究木卫二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同直接进入绕木卫二运行的轨道相比,  相似文献   

13.
<正>据法新社报道,法国科研人员日前宣称,木星冰冷的卫星木卫二可能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活动构造板块。由于此前科学界一直认为,板块构造是地球所独有的,因而这一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来的研究曾提出木卫二生命假说,新的研究成果又充实了此一结论。那么,木卫二对人类的宜居性到底有多大?未来人类又将如何探测它呢?或拥有板块结构木星是太阳的第五颗行星,也是  相似文献   

14.
<正>NASA官员表示,若仍想让该局赶在2022年前发射"木卫二决船"探测器,将需要国会增加经费。"木卫二快船"旨在通过对木卫二这颗木星的多冰卫星进行几十次飞越探测来研究其宜居性。白宫此前—天公布的2018财年预算案为该项目研制工作申请的经费是4.25亿美元。预算案打算在2018年-2022年为这项任务总计拨款16.3亿美元。但根据NASA的预算文件,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德尔塔4"发射美雷达侦察卫星1月12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塔4M+(5,2)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的一颗保密卫星,代号NROL-47。据猜测,NROL-47是在"未来成像体系"计划下研制的新雷达成像卫星系列的第5颗卫星,由波音公司建造。(小默)宇宙神火箭发射美预警卫星1月19日,联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月,美国航宇局(NASA)的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授予波音卫星系统(BSS)公司设计、制造、组装和发射3颗“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COES)的合同,这3颗卫星分别是COES—N、O和P。这是美国新一代的COES卫星,包括它们在内,波音卫星系统公司总共制造了8颗COES系列卫星。COES—N将于2005年5月4日发射,12月和2008年发射。本期封面。另外2颗将在2005年GOES—N在轨示意图见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 2 0 0 1年 1月 10日消息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 0 0 1年 1月 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将于 2 0 0 3年一季度在西昌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卫星。亚太五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是一颗高功率的卫星 ,拥有 5 4个转发器 ,其中 C波段 38个 ,Ku波段 16个 ,卫星寿命为 13年 ,发射重量为 4.8吨。中国将发射美制“亚太五号”卫星  相似文献   

18.
说美国先驱者11号79年9月3日探测土星时受到苏联预警卫星无线电频率的干扰,中断传输信号45分钟。在苏联宇宙号卫星中,有些卫星的轨道参数与苏联闪电型通信卫星的轨道参数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些卫星轨道的分析,很清楚地看出,宇宙号中的这些卫星负有新的飞行使命,它们属于宇宙号中的预警卫星系列。  相似文献   

19.
<正>3.3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是美国和欧洲航天局(ESA)联合探测外行星的计划之一,该计划的探测对象涉及木星和4颗卫星木卫二(Europa)、木卫三(Ganymede)、木卫一(Io)和木卫四(Callisto)。该计划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木星木卫二轨道器"(JEO);另一个是"木星木卫三轨道器"(JGO)。前者主要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而后者主要由欧洲航天局负责。  相似文献   

20.
<正>激光通信是卫星通信界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早期的激光通信功能是大型卫星的专利,耗资巨大。最早的星间激光通信是由欧洲的"艾迪米斯"卫星和日本的"闪光"卫星实现的。美国也曾经考虑过用激光来实现军用星地高速通信,但是因为预算问题被砍掉了。如今,商业器件和小卫星技术的发展让卫星激光通信的门槛大为降低了。美国航宇局(NASA)为此启动了一个称为"光学通信和传感演示验证项目"的计划,由商业企业用两颗"立方星"来尝试星间、星地激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