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时,应采取与市场经济中"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做到"教育公平优先".由于各方的强烈呼吁,国家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而具体落实到实际操作方法时,以达到资助公平为目标,其前提是必须准确的界定贫困生身份,使真正的贫困生获得必要的资助,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贫困生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生活状况也不容乐观,国家、社会和高校分别采取了各种措施以缓解贫困生的困难。但是,任何的减贫方式若没有贫困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我们有必要换一个思路来仔细地探讨在缓解贫困这一问题上如何把贫困生的自助与社会性的“他助”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并且敏感焦虑,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加强人文关怀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高校应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以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及能力关怀,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体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推进,高校贫困生问题更加突显.如何扶助贫困大学生、为其搭建成长平台,成为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贫困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还直接关系到党的全面育人方针的实现.从贫困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切实"解贫".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国家助学政策落实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困扰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项难题。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比例也有所提高,使得科学的认定贫困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校贫困生的感戴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其与自尊的关系,选取福州地区五所高校1000名在校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马云献、扈岩(2004)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与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SE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贫困生感戴总均分较高;理工类贫困生的感戴总分显著高于文史类和艺术类贫困生;贫困生感戴总分及其各维度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对感戴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感戴对自尊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校贫困生的感戴与自尊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PRI公在以"开发世界级的特种工艺供应商"为使命的Nadcap项目出现之前,航空主机厂都是根据自己的质量要求来检验其供应链的符合性。例如,如果一家供应商同时为罗·罗和空客提供热处理服务,他们就至少要接受2次客户审核。如果这个供应商还提供其他高风险的特种工艺服务,那就意味着他们要接受更多的审核。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相融合?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和挑战,应当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教授.  相似文献   

10.
学会敬畏     
<正>一个人要活得堂堂正正,无论为官为民,还是为工为商,都应有敬畏之心。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就是敬畏的意思。"天命",指自然规律;"大人",指品德学问高超的高人,"圣人之言",指圣贤之士的教导。它们都具有神圣性,代表着高尚的价值取向。敬畏它们,就是敬重这种价值取向,并且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畏惧对他们的偏离与违背。也就是说,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