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空间时代初期,由于受运载火箭技术的限制,美国曾发射过1~15公斤的小型卫星。这种濒于灭迹的小型卫星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生机。但今天的小型卫星已不是当初那种小型卫星的重复出现,而是在空间技术高度发展以后派生出的完全新型的卫星。和当今普遍发展的大中型卫星相比,今天的小型卫星,确切地说,应称为微型卫星。微型卫星概念美国把具有独立卫星功能的,重量在10公斤量级的小卫星定义为微型卫星。根据当今的空间技术,10公斤重的卫星已有可能用  相似文献   

2.
欧空局于1982年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通信卫星——奥林普斯(olympus,以前称为 L—Sat)计划。目的是要研制并发射一个大型多功能卫星平台系列及其相应的通讯、广播有效载荷,以开拓新的卫星业务,满足未来市场对于新型通信卫星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Olympus 卫星系列的发射重量将达2500—3500公斤,直流功率将为3—6.5千瓦,可通过不同频段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返回式卫星与空间科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至今已有30 多年, 共发射了23 颗返回式卫星. 在多次返回式卫星任务中成功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 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情况、技术特点、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的空间科学实验情况; 其次, 介绍了卫星平台对有效载荷可提供的环境条件、服务支持以及载荷设备研制与卫星技术流程之间的匹配关系和接口要求; 最后, 对卫星平台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瑞典的第一颗卫星——海盗料学卫星,目前正在Saab-Scania的Linkoping工厂进行总装,预计在1984年10月,随法国的SPOT卫星一起由阿里安运载火箭射入轨道。卫星的平台直径1.9米,发射重量550公斤,其中有效载荷的重量大约占百分之十。由于运载火箭的限制,卫星设计成一个扁形体,其位置是在三级火箭与SPOT卫星之间。发射后,卫星将进入近地点802公里、远地点15000公里的大椭园轨道。  相似文献   

5.
纪实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10):22-27
一、钻石卫星苏联第一颗钻石卫星(A1maz)是在1987年7月发射的,该星当时的代号为宇宙1870。1989年7月它脱离轨道,寿命为2年。这颗星原定80年代初发射。钻石卫星前部似礼炮号空间站,主体长7米,最大直径4.15米。发射重量18.5吨,科学仪器重4吨。有效载荷舱的容积为90立方米,内部大气压可达到在地面时的水平,由空气或氮气加压。有效载荷内的温度为5~35度,温度精度为±1度。设备舱采用空气或别的气体通风。钻石卫星由2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的面积达86平方米,平均输出功率2400  相似文献   

6.
综合消息     
美国公司为小用户设计的标准空间平台,可安放11个68公斤重的有效载荷,可工作5个月,每个载荷收费400万美元(含试验、发射、操作和数据加工等费用),供电50瓦,数传速率9600bit/s,平台为三轴稳定。卢森堡4颗直播卫星投资六七十亿法郎,已发射的两颗为21~25亿法郎,后两颗约四五十亿法郎,将于1993年后发射。每颗卫星有16个电视频道,寿命16年,一个频道年收入约4200万法郎。  相似文献   

7.
法国S80小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发展小卫星是一个趋势,各国都在制定小卫星计划,法国也不例外,它提出S80卫星系列,马特拉公司已中标,现在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证。 S80卫星系列计划研制80颗,用于移动通信和车船定位,覆盖欧洲需6颗卫星。1992年发射第一颗技术试验卫星S80T。 S80T卫星的外形如图,采用标准型UoSAT-F型。平台重35公斤,有效载荷(不含天线)重5公斤,有效载荷天线0.6公斤,卫星总重40.6公斤。电功率分配:平台5~7瓦,在地面站可见区之外,预热用  相似文献   

8.
怡云 《国际太空》1995,(6):14-14
1995年4月5日,以色列从本国内格夫沙漠(帕尔马奇空军基地)用自制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地平线一3的战术侦察卫星。并兼有观测地球资源的任务。地平线一3卫星的发射重量为225千克,它运行在一条倾角为37、远地点为700千米、近地点为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预计工作寿命为1年。地平线一3是一颗采用三轴稳定的小型卫星。它高2.3米,底部直径为1.2米,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3.6米2,电源功率180瓦,姿态控制精度达0,1。卫星净重189千克,有效载荷重量36千克。地平线一3卫星…  相似文献   

9.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通信卫星-V(以下简称INTELSAT-V)是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成员国传输电话、电视信号而设计的。第一颗卫星已于80年12月初用阿特拉斯-人马座火箭发射成功。 INTELSAT-V任务由于大功率要求和有效载荷的复杂性而导致选择了三轴稳定方案。它是迄今为止所制造的最大的商用通信卫星。为简化安装,采用模块式结构。应用新技术与经飞行验证过的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满足了减轻卫星重量和减少方案冒险性这一主要设计限制。为减轻重量,卫星上广泛使  相似文献   

11.
星上运动部件对气象卫星姿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为对象,分析了有效载荷扫描镜运动和太阳翼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载荷的正常扫描运动和太阳翼的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小,但有效载荷的黑体校准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大,必须进行补偿控制,否则卫星有效载荷扫描镜的指向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第一颗荧光屏卫星于1976年10月26日发射,并于11月11日定点在东经99°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到1982年底,该系列共发射了9颗卫星。据估计,荧光屏卫星的重量约为1970公斤。星上装有一个200瓦的转发器和一个由90副小型螺旋天线组成的大天线阵,可播送一套电视节目。上行频率为6188—6212兆赫,下行频率为714兆赫,转发器带宽为25兆赫,EIRP为50分贝瓦,卫星设计寿命为1—2年。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电气公司黑田隆二去年底发表的“日本主要空间开发计划”一文介绍,日本正在积极研制一颗可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用于尖端技术产业开发、不载人、可回收的空间实验装置,即返回式卫星。这颗卫星将于1993年用宇宙科学研究所的M-3SⅡ火箭发射到高度为250公里的圆轨道上,工作约一周时间后按预定计划回收(回收舱重800公斤),在日本本土上实现软着路。西德参加了这颗星的部分研究工作。可回收有效载荷舱由热防护罩、观测仪器安装平台、各种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26日5时47分,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成功发射了首颗国产雷达成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1。卫星运行在高609千米、倾角97°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5年。卫星重约1858千克,其中自主研发的星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质量约950千克,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5种扫描模式和多种极化系统设计,分辨率为2米~50米、幅宽30千米~240千米。卫星能够穿透云雾,  相似文献   

15.
杨萱  杨华  刘元 《空间科学学报》2011,31(5):640-646
根据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结合卫星总体设计及构型布局设计原则, 在运载对卫星构型布局约束条件下, 针对天线单元的两种探测形式, 给出了两种卫星构型设计方案. 其目的在于为有效载荷在星上的布局提供可视化平台, 确定有效载荷在星上的位置和方向, 避免有效载荷间的位置干涉和相互遮挡, 观察有效载荷的工作空间, 初步确定科学目标实现的方式, 为卫星平台的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经探测任务初级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两种方案均可满足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照相侦察卫星是航天侦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军事上,它们可用于情报搜集、军事绘图、为精确打击武器提供目标指引以及打击效果评估等,是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杀手锏”之一。卫星有效载荷比是指卫星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的质量之比。有效载荷比越高,卫星系统的效率就越高,并越节省费用;有效载荷比的提高也有利于实现卫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相似文献   

17.
王萍 《太空探索》1995,(5):22-23
目前,日本已成功地发射了58颗卫星。为了满足卫星发展的需要,现正在努力发展M5全固体燃料火箭和改进先进的H_2火箭。H_2是世界上第一种全部采用氢氧发动机的运载火箭,它能将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M5是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为适应未来空间科学计  相似文献   

18.
6月19日阿里安将欧洲气象卫星-2和印度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同时送入转移轨道。27日印度宣布它的卫星已进入同步轨道。但两块太阳电池帆板中有一块未能展开。此卫星自77年开始研制,79年底结束,周期两年多。卫星上装有两台C波段转发器,600条话路;三轴稳定;起飞重量670公斤,轨道重量352公斤;最大输出功率241瓦;EIRP值为31.5分贝瓦。设计寿命两年。为研制此卫星向欧美各国采购的关键设备主要有:行波管(美)、太阳电池帆板(美)、帆板驱动机构(英)、蓄电池(法)、姿控用的动量轮(西德)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1999,(9):1-2
8月8日,实践-5卫星圆满完成任务庆祝会在京举行。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介绍,我国实践-5卫星,自5月10日在太原发射升空后,已成功在轨运行90天,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科学研究和试验任务。这颗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用户要求。此举表明,我国小卫星研制已建立公用平台、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研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徐福祥说,卫星公用平台是一…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以来,世界航天界兴起了发展小型卫星的热潮。在此基础上,以重量为主要依据分别提出了小卫星、微卫星、纳卫星等概念,继而又提出微微卫星、毫微微卫星的设想。但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意识到,仅以重量作为区分卫星的依据是模糊不清的,一个更为合理的标准是用重量与卫星性能的合成,即功能密度”进行区分。因此,所谓小卫星是指重量轻(通常不超过I000kg)、功能密度高(通常比现有卫星的功能密度高3~4倍)、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的卫星。其中卫星重量小于IOOkg的小卫星又称为微卫星。l)卫星每千克所能获取的功能,如姿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