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映晓  晓坤 《今日民航》2011,(8):122-122
即使是不喜欢歌剧的人,对普契尼的那个著名的唱段《我亲爱的爸爸》,也是听过和喜欢的罢。实在流传太广,旋律太动人优美。但这一女声唱段并不是唱颂父爱,而是央求"逼迫"父亲同意自己嫁给所爱的男孩:  相似文献   

2.
韩子勇 《今日民航》2010,(3):119-119
吐鲁番木卡姆只流传在吐鲁番地区,其中以鄯善县的鲁克沁镇最为典型。吐鲁番木卡姆目前收集到十一套,其录音版本均为第三代、第四代吐鲁番地区的木卡姆传人所唱,而以鄯善鲁克沁镇的艺人的唱本更为完整和典型。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航》2010,(7):84-84
林夕《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假如《原来你非不快乐》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快乐,《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说到的幸福,不是角度,也不是"非""不"之负负得正,而是开宗明义的告诉你:幸福的代价。这本小书,不是为要造就一个已经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自己,而是告诉你,这个愿景,你我他也可以边走边唱。唱着唱着,直至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大家一直以为幸福是虚,代价是实时,唯有还在唱下去的你才知道:原来幸福可以是实,代价才是虚的。于是,在虚虚实实中,你不再介意唱的,是幸福的歌,还是最幸福的歌了。  相似文献   

4.
骄傲     
《今日民航》2012,(10):104-105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一如歌词中所唱,你的名字,是几代人用生命和鲜血浇筑出来的,你是我们的无上骄傲,我们要用生命来捍卫你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巴山背二歌     
陈珂 《西南航空》2006,106(11):68-68,70
“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在当地,人们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而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所唱的山歌就叫“巴山背二歌”.在隐藏于巴中市南江县大山里的米仓古道上,我们见到一群背运筑路条石的背二哥.他们刚爬过一个陡坡,靠着打杵在山梁上歇脚.“背二哥来好遭孽,连路走来连路歇,一年四季穿一件,浑身晒得黢麻黑。”当一个背二哥即兴而唱,其他人随即和唱起来。他们的眉宇间还滴着汗珠,用粗糙的大手捞起本已盐溃斑斑的粗布衣襟,揩着面颊的汗雨.这些汗湿淋淋,喘着粗气的沉重形象,已经一代代刻在了这条古道上。巴中境内的古道有由巴人在三千余年前开通的“巴岭路”、“大行道”.“米仓道”,北通陕西梁川、南郑、直达关中平原西安,下通巴州直延重庆。巴山背二哥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翻越大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而“背二歌”这种在长途背运中产生的山歌,其历史可与巴人的背运一样追溯到秦汉以前,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6.
文雅 《今日民航》2011,(7):85-85,84
小院的木门虚掩着,树影落在院内精心而制的木栅地面上,空中飘来属于季节的隐约花香,耳畔传来让人愉悦的清脆鸟鸣。安敏在茶席桌边上精心布置着夏季茶席,等着三五茶友陆续到来。曾记得那么一句"茶盏虽小,杯口吟天"。茶,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至今流传  相似文献   

7.
郑亮 《今日民航》2011,(4):32-34
在徽州民间,"老墨"甚至用来治病。坊间流传着小儿腹泻,舔一下墨块,即可痊愈的传说。因为墨块中含有货真价实的名贵中药——冰片、麝香、金箔、梅片等八宝。过去一线的制墨工人多半长寿,他们常年与麝香打交道,所以,年纪一大把,往往还是一头青丝。  相似文献   

8.
与客人密切接触的服务业,员工需要付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就是情绪劳动.结合民航机场工作中情绪劳动的高负荷高应激特征,从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沟通平台和人力资源机制提出建议,使员工满意并认同组织目标,实现为旅客真情服务,推进人文机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江西南丰县军峰山下有一片丘陵连绵的山地,数百年的风云变换,人口交替更迭,但有两样东西却流传至今,那就是"南丰蜜桔"和"南丰乡傩"。起傩距南丰县城40公里远的丘岭里有三个大凹地,当地人称之为"三坑",坐落在这里的村庄自然而然就有了顺应的名字"三坑村"。三坑始迁发展的大姓家族为王、聂两姓,从清代开始,这里的傩班就在族谱上有了记载。不同于  相似文献   

10.
爆爆 《今日民航》2011,(3):82-83
在家里,一个恰当的摆设,一个适合的小用具,或小巧精致,或大气狂野,都能为家平添几分情趣。让小家"极简";让各种各样可爱的家居小饰品唱"主角";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家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11.
石三 《今日民航》2013,(8):112-113
2010年一首演唱会现场录音的"给自己的歌",唱成我们午夜梦回每个人自己心里的歌。匆匆三年,只听一首"给自己的歌"!匆匆十年,李宗盛即将唱出十年来唯一一首录音室作品,一首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午夜听的歌。读李宗盛的歌词,就像在看小说。也只有他的东西,才能在不押韵的情况下也让人欣然接受。当然,这更关乎他的唱法。比起表达,他更像是一种灌输,咬字和断句的结点,踩着你喘气的节奏,贴着你骨骼的疲劳。比起一般歌曲恒定的段落、切割好的几何形状,李宗盛的歌更能让人跟着思考。就像我们生来爱听故事,从不懂看书听着父  相似文献   

12.
一墨 《今日民航》2011,(5):56-60
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和广西部分地区,流传着一种只在妇女中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女书"。旧时的才情女子便用这种男人不识的文字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并将"女书"刺绣、刻画、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之上,传记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和幽怨私情。  相似文献   

13.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按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和实训项目,系统设计了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和安检岗位工作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与行业标准的"课证一体"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专用贵宾礼品“中国著名画家陶艺挂盘”,从2006年开始征集作品,经过两年多精心制作,面世后备受关注。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表示:“用陶艺来表现中国文化,特别是在陶盘上烧制中国著名画家的心血之作,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项伟大工程,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发扬和流传。”  相似文献   

15.
张鹏程 《西南航空》2012,(9):80-82,84,86
在中国音乐的版图上,西部是一块腹地深阔、乐种多样、形色奇诡的辽远大陆。有一群来自西域的旅行者,从新疆走到西藏,走到北京,走到丽江,准备环游世界;有一群天生的歌者,冬不拉、马头琴、曼陀林、非洲鼓、长调、呼麦……用全世界都能听懂的旋律和节奏,带着西域游牧及草原风味的民风浩荡,一路唱来,关于旅行,关于故乡,关于回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15日,北京万安公墓,韩复榘的后人们为这个家族的显赫人物换上了新的墓碑。这个墓碑的主人,生前有着太多的没想到:他没有想到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枪响了;他没有想到他的身影永远地停留在了湖北武汉;他更没有想到身后流传着的那一连串"韩复榘笑话"。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是通过单位与其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来进行的,从法律性质来看,其聘用合同应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合同.由此,事业单位聘用争议的处理,也纳入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南航空》2013,(9):I0001-I0001
"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骑着马儿翻山坡,千里牧场牛羊壮,丰收的庄稼闪金波……"施光南创作的这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歌曲早已脍炙人口,歌曲节拍欢快、曲调优美,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事实上,在中国的新疆,确实有不少人过着歌中所唱的惬意日子,而在新疆的伊犁,这种田  相似文献   

19.
养老一直是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德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从2004年到2030年,德国15—64岁之间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将会缩减12.6%。与此同时,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和年数都会大幅增加。许多家庭都是老年人独居,依靠家庭赡养和护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进入"专业护理老人院"是德国老人最  相似文献   

20.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3,(4):118-118
我一连看了两遍《悲惨世界》。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最新音乐片。1980年音乐剧法语版在巴黎体育馆上演时观众达50万。英语版1985年轰动伦敦,成为音乐剧经典。《悲惨世界》音乐剧新片在中国遭"80后"冷遇,悲惨剧中人一唱"80后"打哈欠或者哈哈笑。只能欣赏恶搞剧?夸你们什么好呢?这部片子最大看点或者说"听点"在于同期录音。以往音乐片拍摄是这样分两个部分做成:声音部分先在录音棚完成,配好各种乐器和编曲合成之后输出成音轨,作为声音素材;表演部分在片场完成,演员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