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解涡环旋转伞的减速导旋特性,提高旋转伞系统的减速导旋效率,以满足某些载物工作状态对转速、落速的苛刻需求,设计一种由涡环旋转伞和圆形减速伞构成的组合伞系统。制作单伞系统和组合伞系统的试验模型,分别进行伞塔试验。基于伞塔试验的高速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伞物系统的弹道数据点,结合弹道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弹道数据,得到单伞系统和组合伞系统的极限速度和阻力特征。基于姿态存储测量法,获得伞物系统的转速变化规律。对单伞系统和组合伞系统的弹道规律及减速导旋效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可有效提高旋转伞系统转速落速比的方法。结果表明:对高速录像进行图像处理可简单快速有效地提取伞物系统的极限速度和阻力特征;单具涡环旋转伞可提供更大扭矩,使载物旋转加速度更大,其导旋效率高;组合伞可提供更大阻力,使载物极限落速更低,其减速效率高;组合伞系统的转速落速比更大,整体性能优于单伞系统。  相似文献   

2.
利用组合预测方法中方差倒数加权(Variance ReciprocalWeighting,VRW)原理对测控网中多台外弹道跟踪测量设备测量数据的单独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预测。计算数据结果表明,方差倒数加权预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优于任何单次预测结果,获得的计算结果更逼近实际弹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数值模拟法求解非定常二维激波的斜壁问题。计算采用了时间分割法、MAC格式、FCT修正和自适应网格生成技术。文中对不同马赫数M和不同斜角θ_ω三种组合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所预示的反射形态领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硝胺推进剂弹道调节剂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剑 《推进技术》1993,14(5):46-52
硝胺推进剂是固体推进剂高能化和无烟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所有硝胺推进剂均存在弹道性能难以调节的问题。本文在对近几年硝胺热分解和燃料性能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类推进剂弹道性能差的本质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硝胺推进剂弹道调节剂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实时弹道解算应用中,外部环境不稳定的影响以及观测过程中野值的存在,使得基于经验参数设置的滤波易于发散.因此,需要针对指定型号调节和设置滤波器参数的取值,使其克服上述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理论弹道先验的参数稳健设计方法,对滤波器参数最优值进行预测.从滤波器的架构出发,梳理出影响滤波器性能的相关参数,结合稳健设计思想,外设计部分基于理论弹道先验信息,通过模拟弹道特征点构造弹道观测模型;而内设计部份,构造模型的测元数据进行正交试验,判断参数的显著性,获取相应的最优参数取值,从而为实时解算弹道的参数设置提供指导.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滤波器的实算稳健性和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优势,阐述了多种高超声速全球/远程打击飞行模式的特点。指出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动力水平起降机载发射高超声速弹道飞行模式,在平台机动性、发射隐蔽性、突防概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且可有效牵引TBCC发动机、水平起降高超声速发射平台、小型机载战略武器技术分阶段渐进发展,在未来能量中心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地(舰)空导弹的弹道要求出发,分析了地空弹道对冲压发动机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冲压发动机大攻角飞行的必要性.并讨论了燃油调节规律及方案选取,及选用具有总压孔的喷油杆雾化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国外TBCC发动机进气道设计和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研究了国外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进气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列举了典型的进气道设计方案,总结了TBCC发动机进气道的关键技术,如模态转换技术、不同工作模式匹配技术、流场控制技术以及一体化技术。TBCC发动机进气道需开展大量试验研究以突破技术瓶颈,国外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果。二元可调进气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是TBCC发动机进气道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种求解最优控制的新方法——hp自适应伪谱法,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末制导弹道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波束驻留时间最小为指标函数,考虑SAR成像约束、导弹过载约束、导弹动力学约束,建立了SAR成像末制导弹道优化模型,利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hp伪谱方法通过伪谱分段数和配点数目的自适应调节,融合了分段伪谱法计算效率高和全局伪谱法收敛速率快的优点,得到的弹道平滑、精度高,与采用直接打靶法的弹道优化相比,优化时间显著降低,可为SAR成像末制导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7,25(6):I0001-I0008
第1期(总第117期)工程技术航空器通信寻址报告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黄俊祥(1)小区域交通流协调控制技术及应用...........................................................................................吕宗平,伞春艳,杨宏宇(4)泊位引导系统中运动物体的检测与分类.............................................................................高庆吉,支源,胡琢,等(7)航空制导炸弹挠性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ASP模式下业务流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ServicProvider,ASP)是通过Internet为客户提供各种软硬件应用服务的新兴经营方式。本文面向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资源共享的需求,首先归纳出ASP服务的4种服务模式及其特点,定义了参与业务流程的各个角色的任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对ASP模式下的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并利用网络与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一个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调节控制技术的研究历程及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航天动力研究基础,指出通过在主系统或副系统管路上设置液体或燃气流量调节装置、通过可调结构的针栓式喷注器同步对流量与压力进行匹配调节仍然是实现大范围变推力调节的两种主要手段;分析了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调节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建议,为我国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的发展和有关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周期平均的固定翼双旋弹弹道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诺  于剑桥  王亚飞 《航空学报》2015,36(9):2892-2899
针对一种滚转稳定的固定翼双旋弹,提出了一种平均控制力大小可调节的弹道修正方法,并据此设计了该弹的制导与控制方法。根据固定翼双旋弹的高速旋转特性,在对其角运动方程进行简化后进行角运动分析,得到了弹体的合法向力与固定鸭舵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周期平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弹道修正组件以不同转速、不同振幅旋转以产生大小可控平均法向力的弹道修正方法,并通过六自由度弹道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弹道修正组件固定的传统弹道修正方法,这种新型的弹道修正方法可以通过连续地控制平均法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固定翼双旋弹的制导与控制,消除弹道偏差,提高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阻力与能量的关系,优化并设计了再入参考弹道。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推导了轨道控制器的各项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阻力与能量关系剖面设计的再入轨道满足各项约束,成功地导引飞行器到达TAEM终端,而模糊PD控制器则能排除干扰,实时跟踪参考弹道。  相似文献   

15.
一种进气道流场畸变模拟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进/发匹配的畸变模拟板与紊流发生环组合畸变模拟技术,根据该技术所设计的畸变模拟装置由可调节角度的模拟板以及可换装的紊流环组成,轴向长度仅等于通道截面一倍当量直径。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可调畸变模拟板与可换紊流发生环的几何设计参数及其组合状态下的气动性能变化规律,为该组合模拟技术的进一步运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当前制造业最为显著的生产特征。为解决目前制造企业设备低利用率与企业得不到快速成形与制造 (RP&M)技术服务的矛盾 ,必须将数字化服务有机地集成到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环境中。应用服务供应商 (ASP)促进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的新发展 ,而基于ASP技术的网络化分散制造是以服务商为中介的新的先进制造模式。文章分析在国内外网络化制造服务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制造业的生产实际需求 ,提出了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服务的模式及其对策 ,对促进网络化分散制造信息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打击复杂地形目标的导弹再入机动弹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张毅 《飞行力学》2004,22(3):53-56
建立了再入机动弹道数学模型,给出了气动力系数为速度、迎角、高度的函数拟合式,进行了最佳再入机动弹道设计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正确,计算方法可行,利用再入机动弹道技术可有效地打击复杂地形目标、提高导弹的作战效能和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涛  樊士伟  薛永宏  丁永和 《航空学报》2015,36(9):3027-3033
拟合导弹主动段弹道并估计其弹道参数是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导弹主动段弹道进行描述,并建立主动段弹道的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其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将导弹弹道估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准则下的样条系数和样条节点分布最优估计问题;最后利用投影定理将样条系数估计和样条节点分布估计分离开来,并通过迭代逼近给出了最优样条节点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对主动段弹道的拟合精度高,而且还减少了待估参数的数目,简化了求解过程,可在无先验信息条件下较好地解决导弹主动段弹道的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PID控制的垂直发射控制技术的研究,针对导弹的垂直发射问题,文章阐述了:①建立了气动舵,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的模型;②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垂直发射快速转弯的程序弹道指令设计方法,并设计了导弹3个通道的PID控制器;③通过对弹道进行6DOF仿真分析,验证了指令和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未来战斗机关键技术——主动柔性机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设计角度看,机翼的柔性越大,结构重量可降低的幅度也越大,但是,柔性结构通常会带来一系列的耦合效应,给飞机飞行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主动控制技术(ACT)在航空技术领域的发展,逐步使人们认识到结构的柔性在主动控制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